生活 > 古诗古文 > 正文

辛弃疾《贺新郎》中的“一诗四鸟”(图集)

作者:
辛弃疾“一诗四鸟”:鹈鴂、鹧鸪、杜鹃、燕燕。这四种鸟在古文学中出现率很高。我们来看看它们的身姿及其含义。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三鸟起兴,另有上阕末句“看燕燕,送归妾。”

辛弃疾“一诗四鸟”:鹈鴂、鹧鸪、杜鹃、燕燕。这四种鸟在古文学中出现率很高。我们来看看它们的身姿及其含义。

鹈鴂(tí jué伯劳)

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丨离骚

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丨辛弃疾《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鹈鴂,一说杜鹃,一说伯劳。洪兴祖《离骚补注》、《尔雅》和《左传》等都说是伯劳鸟。辛弃疾采伯劳之说。“鴂”的意思就是伯劳

阮籍《咏怀》:“鹈鴂发哀音。如离骚述,伯劳鸣于暮春,盖有美时已去,美物迟暮之意。

另外,伯劳鸟有单栖习性。如南朝《西洲曲》“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鹈鴂(伯劳鸟)广泛分布中国各地。意象:亲友离别愁绪、美好逝去等

杜鹃(子规、布谷)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丨琵琶行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丨李贺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丨文天祥

杜鹃即子规、布谷鸟、杜宇等,叫声“布谷布谷”,所谓“其鸣若'不如归去'”。关于杜鹃最有名的当属李商隐《锦瑟》,以及望帝传说,不赘述。谈下为何有“杜鹃啼血”之说

杜鹃口腔和舌都近红色,鸣叫时可看到满嘴血红。加上彻夜“悲鸣”,会让人联想凄切之声不止,直到啼血。于是乎,文人就煽情了……

杜鹃是一种悲鸟和怨鸟,广泛分布于祖国东西南北中。意象“忧伤”、乡愁、哀思、悲愁”等

鹧鸪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丨李煜更漏子

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丨秦少游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丨辛弃疾菩萨蛮

“鹧鸪天”本身即词牌名。鹧鸪被古人赋予某种灵性,是古人一种情感寄托。

鹧鸪为江南鸟,栖于山林,鸣声凄凄悲婉。据说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所以鹧鸪这么一喊,文人骚客就受不了了啊。

南鹧鸪北杜鹃。鹧鸪意象类似杜鹃,比如乡愁、悲愁、男女愁思等。另,有时鹧鸪也少见的代表洒脱闲情,如“斜阳芳草鹧鸪飞。”

燕燕(燕子)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丨诗经·邶风·燕燕

燕子,春之信使,但于古人,不尽然。辛弃疾“看燕燕,送归妾。”就是引典《诗经·燕燕》。《燕燕》算最早送别诗,借燕燕之自由欢畅,反衬亲人离别之感伤苦楚。

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燕子成双,上下翻飞而鸣。一连串形象、细腻到极致的动态,把燕子欢快自由画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此情此景,相好对离别,诗人已泪如雨下

燕子,我们最熟悉,也是古诗词最常见的鸟。春光美时、欢快自由、爱情、思乡、信使等等,都被赋予燕子一身

情感情绪来自内心,折射到环境,经外部渲染再感染内心,这就严重了啊。辛弃疾很懂这理论,所以送十二弟时他竖起耳朵,生怕漏了一只鸟。

话说伯劳和杜鹃均生性残忍,却捞得美名,修成正果,让下蛋打鸣的小鸡们情何以堪啊。

附:宋代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完整诗文: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责任编辑: 李雨菡  来源:今日头条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16/158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