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气溶胶”传播是什么?该如何防疫?

电子烟、烟雾(

台湾武汉肺炎本土疫情升温,5月11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7例本土确诊,华航诺富特群聚案则累积36人染疫。如今美国疾管中心指出新冠病毒(又称中共病毒)会透过“气溶胶传播”,引发民众忧心。究竟什么是气溶胶?哪些为高风险空间?

病毒传播

美CDC证实病毒可经气溶胶传播扩散距离比飞沫更远

yahoo新闻报道,交通工具成为病毒传染途径,各界忧心再成防疫破口、扩大群聚风险。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5月7日发布最新指南,指出新冠病毒除了能借由飞沫和接触传染,也能透过附着在比飞沫更轻的悬浮微粒“气溶胶”上进行传播。

气溶胶(Aerosol)又称气胶、烟雾质,是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约5至10微米,较飞沫细小,能在密闭空间中飘浮数小时;扩散距离则较飞沫更远,能达到10余米。对此疫情指挥中心专家咨询小组召集人张上淳证实此种可能性,但强调交通工具感染有多种因素,目前恐难以厘清。

典型的气溶胶为香烟与电子烟的烟雾(图片:pixabay)

香烟烟雾为典型气溶胶可夹带病原体酿空气传播

生活中典型的气溶胶为香烟与电子烟的烟雾。前者为固体,后者为液体,它们会分散、弥漫在空气中,不因重力掉落地面,这也是人们在密闭空间抽烟,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能闻到烟味的主要原因。其余常见气溶胶例子还包含烟、雾、粉尘、PM2.5,以及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吸入型药物。

此外,人类说话、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也能经外部水分蒸发成为较细小的“飞沫核”,与气溶胶一起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而当这些随气体流动的气溶胶与病原体结合,又不慎被健康民众吸入或眼手接触时,就可能经由空气造成传播。

飞沫经由空气造成传播(图片:Wikimedia)

气溶胶传病毒早有先例模拟飞行器与医院都具高风险

18年前香港淘大花园爆发SARS粪口传播,就是因为含有病毒的排泄物散发至气体中,形成带原气溶胶,再经通风管道泄漏传递,让疫情在短时间内扩大。

台湾先前华航确诊机师案1183疑因与案1153同处模拟飞行器确诊,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长黄高彬便对此指出,密闭的模拟飞行器就是气溶胶传播的高风险环境。而医护人员长时间与患者共处同病房,若未做好防护措施,也可能遭气溶胶传染。

避免密闭空间+长时间暴露加强通风可使气溶胶飘散消失

气溶胶传播能力较飞沫强,美国CDC指南更显示,只要密闭空气中病毒浓度足够,与带原者相隔6米还是可能遭到感染。因此电梯、邮轮、KTV包厢、SPA馆以及未开窗会议室,都是适合气溶胶发展的病毒温床。

未开窗会议室都是适合气溶胶发展的病毒温床(图片:pixabay)

不过防疫专家也点出,气溶胶传播条件相对严苛,须符合“密闭空间”与“长时间暴露”两大要点,不仅颗粒小无法携带过多病毒量,在空旷场域或有人走动时,几秒钟就会飘散消失。因此只要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加强室内空调通风或换气频率,就能有效避免病毒侵袭。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16/159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