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为何新冠猝死案例这么多?

作者:

要降低猝死和死亡的人数和风险,靠的不是特效药,甚至不是把疫苗当成救命的稻草。(汤森路透

有脸友问我为什么Covid(中共病毒)猝死案例这么多,要如何避免。基本上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们还是要先了解Covid的临床特性,就是其光谱非常广。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包括青少年和孩童),在感染之后是无症状,所谓无症状就是真的没有症状,可能连流鼻水咳嗽这种轻症都没有。而经过二十一天,他们就自己痊愈了,也不知道自己被感染,对他们个人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危害。

我看过非常非常多这样的个案,那他们一般会被确诊,是比方说要出国之前或到境做个PCR,或工作场合被广筛时发现自己是阳性。

以我自己为例,我也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被感染过,我只能确定我现在没有被感染,因为我每个星期都有做PCR检测,那由于我打过疫苗了,所以就算我去验血清抗体是阳性也不能代表什么。

年轻人被感染,绝大多数时候对自身没有危害,但如果他们自由移动,他们会将病毒传给高风险族群,比方说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那在高风险族群,病毒一样也会是有段潜伏期,(一般二到七天,最长有可能超过十四天),可能一开始也是无症状或轻症,(一点流鼻水也很难判断到底是染疫还是冷气吹太多),但是有可能病情会突然急速恶化很快,那从发病到死亡有可能甚至只是二十四小时内的事情。所以关键在于这段急速恶化期,医疗系统有没有接住这些病人,抗病毒药物,单株抗体,类固醇,抗凝血剂,已经是被科学证明有效,但是要用得及时,否则病情恶化太快才到医院,就算可以用呼吸器等辅助治疗维持生命,患者也有可能始终无法康复。

所以要降低染疫猝死的风险,还是回到几个原则,减少移动,降低病毒传播,及时筛检,医疗监护。高风险族群像老年人最好就是不出门,任何人与人的接触都有可能被感染。如果同住的年轻人要出门,最好是分住,不然就要在家戴口罩和不共食。如果不幸有呼吸道症状还是有接触史,那最好还是去筛检,因为虽然去筛的过程有可能因此染疫,但是万一染疫了自己不知道待在家里没人看护那更危险。无论筛检结果如何,就是需要隔离十四天,或二十一天更好,而且过程一定要有人看着,不管是透过视讯还是用血氧仪自我监测,任何状况要及时送医。高风险族群确诊后也应该放在医院的病房里比较安全。

要降低染疫猝死的风险,还是回到几个原则,减少移动,降低病毒传播,及时筛检,医疗监护。(汤森路透)

因此去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完全没有和医疗团队以外的人社交的,我的足迹就是家里和去上班两个点,我也不去书店,如果有任何情况需要与任何人交谈,我也是站在几米之外。我们也是这样撑了一年才有疫苗打,(当然,去年下半年新加坡后来清零了,也就没有这么紧绷)。

关于疫苗最重要还是平常心,那就好像骑机车戴安全帽一样,比较安全但不代表不会出车祸,也没必要去抢,或打了就以为自己无敌了开始飙车,因为如同交通安全,个人的安全不止看个人的驾驶习惯,也是看集体的驾驶习惯,所以最终也还是要等到一个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打了疫苗才安全,如果自己抢先打了疫苗,但社区里还是很多病毒跑来跑去,那风险还是高的,即使是美国还是有打了两剂mRNA疫苗后染疫死亡的案例,风险是低很多很多没错,但不是零,(因为他们社会也还是有相当多的人还没打疫苗)。

另外,我们可以理解人在焦虑恐慌的时候会追求某种特效药,从去年的Hydroxychloroquine,Clarithromicin,到现在的Ivermectin都是,但真的Evidence都没有那么强,就算退一万步说,可能在某些情况有些益处,也没有到说广发了这个病毒就会消失这么神,而且那些益处一般要高剂量长期吃,才有可能显见,这些药都不是没有副作用的,要在没有强力的医学证据下给公众特别是老年人吃,医学伦理上不是很合适。像印度那时医疗完全崩坏,医院床也没有,抗病毒药物和单株抗体也没有,有些地方连氧气都缺,已经没有选择的情况,有些家属希望死马当活马医,要求医生投放Ivermectin,也是可以理解。但要说印度疫情大幅度缓解是因为Ivermectin,我觉得也不大可能。

一个传染病的爆发其曲线本来就有顶点,因为社区里很多人都感染了也免疫了,到了一个程度过了高峰自然就会曲线向下,也有可能是限制移动的公共政策的结果。因此别说台湾没有到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马来西亚卫生总监近日也否定了这个给公众大规模喂食Ivermectin的建议。

结论是,要降低猝死和死亡的人数和风险,靠的不是特效药,甚至不是把疫苗当成救命的稻草,(长期有效,但短期内缓不济急),最重要还是回到基本功,把减少移动,降低病毒传播,及时筛检,医疗监护,这几个最关键的原则做好,那就可以保障个人和家人的安全,也保障社会的安全。

责任编辑: 李韵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614/160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