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迷恋手机,孩子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3张图让人过目不忘

作为父母,尽管百般不情愿,但还是得承认,我们的孩子其实是被手机“泡”大的:

很多孩子,从很小就开始用电视、手机、ipad看动画片;

稍大一些的孩子,早教课、启蒙课也都是用电子屏幕在线上来完成的;

甚至还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把手机扔给孩子,打游戏、刷视频……

那么,家长们真的了解,对于大脑仍在发育中的孩子来说,“泡”在电子屏幕中,到底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邀请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姜艳蕊医生,和我们一起聊聊,看如何正确来应对、设立规则、把握好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

以及如何把屏幕时间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用亲子方式让孩子体验同样的快乐!

1

沉迷屏幕

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我们先来看2组科学研究。

研究1:

一项发表在儿科学权威杂志JAMA Pediatrics的研究显示,过多使用电子屏幕可能让孩子的大脑结构发生改变。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47名学龄前儿童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发现,使用屏幕媒体频率越高的儿童,他们的语言及读写能力相关的关键区域受损程度就越大。

研究2: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及罗伯特·J·琼维斯博士,做过一组试验。他们让三组5岁的孩子在纸上画小人。

每天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画的小人最好看,最完整。

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的小人基本有了人的形状,但很呆板,不完整。

而看电视内容不被限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基本不成人形,要么缺胳膊要么断腿,还有的少脖子。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公平了,选择把时间放在什么地方决定了一个人的出路。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资料显示,儿童早期屏幕依赖会对大脑发展产生诸多的影响:

1.影响大脑内部化学物质分布;

2.影响大脑的功能性发展;

3.造成失眠,焦虑,注意力分散等症状;

4.此类儿童将来得精神心理疾病以及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更大等。

最重要的是,这种伤害日后很难弥补!

这就是长期使用屏幕or不用的差别!玩手机一时爽,害的却是孩子一辈子。

2

不用几乎不可能

那么,该如何正确、科学的使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让孩子生活在脱离手机等电子屏幕的真空中生活这是不现实的,关键是父母如何引导孩子使用。

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了最新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指导和建议:

18个月以下

1.严格限制数字设备的使用。

2.极个别例外情况:如和家庭视频聊天的场景。

18-24个月

可以选择性的陪伴孩子使用数字设备,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选择高质量的内容。

2.和儿童一起使用数字设备。

3.避免儿童单独使用数字设备。

2-5岁

1.每天不超过1小时的屏幕设备使用时间。

2.选择互动性强、非暴力、教育性强、社会性更强的内容。

3.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陪伴儿童一起观看。

4.为儿童找到其它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替代活动。

6岁以上

1.对数字设备的使用制定持续连贯、前后一致的要求,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2小时。

2.保证不影响到孩子睡眠、身体活动和其它必要健康活动。

3

想要孩子做得好,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有了上面的权威指导和建议,仍需家长努力。让孩子减少、合理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你自己必须努力做到这一点。

首先,你必须投入精力,坚持并且努力去做

就像你试图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样。这不是一次性的演讲,而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就像改变任何不良习惯一样,你必须帮助你的孩子养成新的更健康的习惯,以取代旧的“屏幕时间”的习惯。

其次,你必须减少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间

至少当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需要这样。这是因为孩子们是强大的模仿者。他们只会做你“做”的事情,而不是你“说”的事情。如果你想让孩子的屏幕时间减少,你就一定要减少自己的屏幕时间。

4

妈妈们最关注的这些问题

请专家一并解答

关于电子屏幕的使用,我们也在社群征集了一些妈妈们困扰的问题,请姜医生给大家一些建议。

Q:可以用APP、iPad等产品,帮助孩子学习讲话吗?

这不是好方法,会阻碍正常的语言学习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语言发展交给电子屏幕,想通过这类产品帮助孩子学习说话、丰富词汇量,反而会适得其反。研究发现1岁以前接触屏幕媒介,以及目前屏幕时间>2 h/d的儿童,发生语言发育迟缓的风险是其他儿童的6倍。

语言的学习是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体验和认知、加工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而2~3岁的孩子对平面图像的认知加工能力有限,使用电子屏幕无益于概念的形成,反而会减少父母与孩子的相互交流,阻碍正常的语言学习。

所有的“教”,都只有在生活中,和孩子的生活发生一定联系才有意义。建议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每天讲讲故事,放一些儿歌,抓住机会和孩子聊聊他正在体验的事儿。例如,外出遛弯看到不同的风景,可以捡一捡落叶,讲讲叶子的颜色、形状等。

生活中体验式的语言引导,才能更好的刺激孩子语言中枢发育。只要你们在对话,孩子在思考,你在用语言回应TA,就是最好的早教!

Q:姥姥帮带娃,孩子1岁多,平时经常会和亲友视频连线聊天,也会在视频里让孩子露面,每次短时间的接触手机,对孩子会有影响吗?

别焦虑,视频电话≠玩手机

通过手机视频和亲友连线沟通,是这个时代家庭生活模式共有、全新的体验。也有许多家长认为视频电话≈玩手机,美国儿科学会在使用电子媒体的限制中,专门为视频聊天开了绿灯。不建议给18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电子媒体,视频聊天除外。

短暂的视频聊天和使用电子产品是有区别的!

孩子在视频聊天中可以与某个“固定的人物”进行互动,建立聊天方式,如有趣的打招呼、夸张的动作,会让孩子更好地记住对方。其对孩子认知发展、获取社会信息以及语言的学习是有益处的。

家长也不用过度担心视频聊天会对孩子视力造成影响,近视的原因主要和遗传、近距离用眼有关,让孩子和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实际上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在视屏通话中,也不可能保持很长的注意力,不必担心几分钟的视频聊天会对孩子视力产生影响。

Q:孩子2岁半,可以选一些优质的教育类APP使用吗?

使用APP时,一定要有家长的陪伴

2岁多的孩子,每天接触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可酌情适当让孩子接触优质的教育类APP。由于孩子的记忆系统、注意力、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通过APP学习效果对他们来说,远不如生活中与父母互动过程中学的多。

在APP时,家长一定在旁边陪伴和解说,在互动中学习,孩子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在认知能力、语言、行为和社交情商上得到真正的成长。

Q:宝宝3岁多,每次看动画片都很专注,这样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专注力吗?

看动画片是一种“被动”注意,会破坏专注力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在看电视、玩手机的过程中特别安静,也坐得住,注意力全在电视、手机上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但实际上,电视、手机是通过丰富的视觉、听觉刺激引起孩子的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无意注意)。而孩子需要具备的是“主动”的注意(有意注意),如看绘本,绘画等,都需要孩子主动调动注意集中在学习上,更有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而电视、手机带来的丰富刺激会让孩子来不及加工思考信息,导致思维疲劳难以集中。久而久之,孩子会对拼图、阅读这类需要集中的活动提不起兴趣,对今后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培养很不利。研究也证实了屏幕暴露对儿童注意力方面的持续影响,1-3岁时的屏幕增多,会引起其7岁时的注意缺陷/多动症状。

Q:孩子总惦记玩一会手机,看一会抖音,形成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扭转这种情况?

多陪伴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才是根本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兴趣爱好不够广泛,以及家长陪伴太少,没有做好榜样导致。

如前文所提到,家长应先做到自己在孩子面前不玩游戏、不刷抖音。让孩子意识到,手机只是通讯工具和生活学习用具,而不是玩具!

其次,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做朋友,一起读绘本、一起玩玩具、一起游泳……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了更多可以做的事,就可以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说在最后

其实电子屏幕可以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是很多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拥抱科技带来的便利和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电子屏幕不应该被视若猛虎,而是合理利用,适当限制。

在与电子屏幕使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家长如果没有改变心态,去引导孩子从电子屏幕中脱离出来,只是单方面抱怨孩子做的不好,希望孩子能自我改善,那估计很难实现!

所以,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加油!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父母世界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005/165554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