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如果你是一个明朝人

回到明朝去读书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分为两种——官学和私学。官学是中央政府管理的学校教育,私学是历代私人创办进行的学校教育。

一般小孩刚开始念书,都是从地方的私塾开始的。国子监是明朝官方的最高学府,是那个时候读书人心中的北大、清华,这里的学生叫作“监生”。

如果你在这里念书,不仅可以和皇子皇孙们做同学,而且读书期间还可以享受朝廷发放的俸禄,此外考虑到你背井离乡来求学,皇帝还会给你的家人发放补贴。

△ “志于德,拒于道,依于仁,游于艺”《书法立轴》·清·金农

中国古人读书,可不是一些人以为的,只是闭门造车,光研读四书五经,优秀的人才还得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所以在国子监,除了供监生读书用的藏书阁和堂房之外,还有射圃这样的场所,监生们可以在此处射箭练武。这里每天早晚,都要举行升堂仪式,由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来主持。

国子监的监生们,除了学习,还经常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政治热情,向朝廷谏言往往也都非常勇敢、直接。

有时候他们也需要外出实习,去帮助各地政府机关处理一些事务,诸如清理户口、丈量土地、监修水利等。这里,对于明朝来说,是最重要的人才库!

△ 明·仇英版《清明上河图》

明朝科举怎么考?

明朝是科举制度发展最为完善的时期。这个时候确定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级别的考试制度,院试通过了就能被称作秀才。

接下来通过乡试,就能成为举人。接着,要参加会试的考生就需要来到京城了,因为会试是由朝廷的礼部主持的,通过会试者叫作贡士。

最后一级的考试,在皇帝上朝的大殿上举行,皇帝亲自来当主考官。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排前三名的分别称作状元、榜眼和探花。古代进士并不多,而且科举制度与现在的学校教育不同,它是以考试来选拔官吏的。

明代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就是科举考试中考得最好的三人,均赐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作为一种身份,终身享有。

△ 《观榜图卷》·明·仇英

明朝的女人们“敢”时尚

回看中国历史,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者往往就是士大夫、文人们,男性往往要承担养家糊口的压力,但是社会施加给女性的各种压力也不小。

明朝对女子的束缚一度非常严格,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渐渐变得开放,女性的三从四德等礼教约束也有所缓解。

在历史上,几乎形成了一个妇女解放运动的“小高潮”。根据朱元璋多次修订的《大明律》,如果人们的穿衣打扮不符合规定,要受到非常严格的惩罚。

△ 《寻梅图》·明·仇英(传)

《明史》中记载,一般百姓只能穿细绸、绢布和素纱的衣服,靴子不能用金色的线绣边,首饰只能用银而不能使用金和玉,民间妇女只能穿紫、绿或者桃红等及浅淡颜色的袍子。

到了明中后期,江南的纺织业极其发达,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耕种的农业,转而从事商业贸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带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女性服饰的质地和样式都有所改变。

不仅是穿衣,明朝女子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在婚姻上,她们也开始挑战传统的观念和制度。这时候坊间流行的小说、戏曲里,经常讲述一些敢于改嫁、离婚或者自由追求爱情的女子的故事。

比如,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 《牡丹亭记》·明末茅暎朱墨套印本

为什么说明朝多灾多难?

根据自然气候历史的研究,明朝正好处于一个“小冰期”的时段,主要表现为气候冷暖变化异常和干湿变化异常,冬天异常寒冷。

这样不稳定的气候,很容易导致旱涝、蝗灾、风雹等自然灾害。这对古代中国这样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影响非常大。

据统计,明朝在270多年间,发生了1000多次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会遇见几种灾害。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明朝末年还连续发生了十余年的大饥荒。

△ 黄河图卷

除了气候原因,黄河也一直问题不断。黄河之水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进入华北平原之前要穿过黄土高原。所以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进入平原地带之后,水速放缓,泥沙也就都沉积在河床里。

日积月累,河床越来越高。有的地段,黄河的河床甚至比地面都高,形成了“地上河”。河水容易溃堤,发生洪灾,淹没房屋和庄稼。一旦原来的河道被冲坏,河流就又流向新的方向。

△ 《水图卷·黄河逆流》南宋·马远

黄河下游的改道,据历史记载几乎每三年就要变化两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地图里的黄河河道,在历史上已经变化了数百数千种形态呢。

早期黄河流入黄海,现在的黄河流入渤海。1494年,明朝大臣刘大夏组织了一场人为的黄河改道。

他在黄河南段,建筑了一道太行堤,改变了河水的流向。黄河原本是往北流的,他这一改,让黄河水往南,经过济宁和徐州等地,最终注入淮河入海。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知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010/165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