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习近平二十大前后的几件头疼事

为了明年的顺利连任,现在正是展示领导人成果的时候,毕竟现在的共产党也是以"成果"为导向的。如果设计的政策与结果不同,自然会使其头疼。至于习近平,比较其几个前任,更是个愿意把所有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物。这样,一旦某些领域有问题,责任自然也就要统统归咎到他的头上了。

现已拍板的在下个月8-11日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准备工作表明,面对着目前各方面的不顺,习不可能在经济外交等方面太拔高吹捧自己。但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他在明年打破邓小平以后的"十年"执政的游戏规则,从而的顺利连任,必须创造一种氛围。首先在人事方面,各省的党委书记做了更新。仅在10月19日一天,云南、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南、西藏、广西等7省区换书记,辽宁、山西省委副书记职位亦有调整。其次,正在全力准备发表中共中央的第三个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个月政治局听取了该决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修改后将决议稿提请11月份召开的六中全会审议。

第三份"历史决议"

此一决议非同小可。迄今为止,中共在历史上一共通过两个历史决议,分别是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个历史决议都是在中共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做出的总结,分别确立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核心地位,成为进入毛泽东时代和进入邓小平时代的标志。而建党以来第三份、估计很快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就意味着习近平完全确立了他在党内绝对领导地位。而且,此决议草案在这个月被政治局讨论并基本通过,意味着这里象征着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因为2021年是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本人的即将到来的连任恰好是在第一个百年结束、第二个百年开始之际。

强调这一点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习近平2012年任中国一把手以来,保证共产党不像苏联共产党那样变色,而且要更红,也就是说,党对各个领域的掌控比以往更全面更精密。全国听党的话,全党听习近平的话,已成政治生活的一切。

但即便2022年习近平的连任顺利,习的做法实际上还是为共产党领袖今后在"有序接替"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习近平自己在最近还说,"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而他的连任,一方面是为今后党领袖的接班定下一个新的规矩:即以后再也没有顶多十年在位之说。而另一方面,党的第一领导到底如何接替的问题,其实远非得到解决。本来在胡锦涛时期被认为可能会培养成下下一代接班人的候选人之一胡春华至今还没有进入政治局,而另一个候选人孙政才则在2017年便被彻底扫离了政治舞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提及接班人之事。

作为连任的另一个准备工作,就是提出一套新的行动理论-共同富裕方案是他的新设计。习在最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这是习对邓小平路线(先让一部人富起来)的修改。按照9月2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中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所以邓小平的使命已完成,而下面应该是习近平赋予的使命了:但问题是如何操作,并无具体化。习近平说,"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真不知道,习近平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否把欧洲国家也放进去。或者说,中共官方如果诚实的话,那自己也应该承认,其贫富悬殊不比"一些发达国家"更好一些。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伏笔"

而上面习的讲话中,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时间点定在2032年,很值得回味。因为预计到2027年,即习近平的第三个任期结束,中国都无法完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因此又有了第四个任期的"需求"。这意味着必须保证他至少从2022年起两次的连任,事业才能实现。

最近一整套经济金融领域的动作(反垄断、处理恒大事件等),已经让人看出"共同富裕"政策的雏形。而这些政策将进一步强化控制企业和社会的管理,这不禁使那些富有成就的民企老板心寒颤抖。

在外交方面,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在西方国家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其最大表现,体现在西方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的宽松地向中国技术转移,尤其是那些敏感技术。换言之,今后跟西方政界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差,以至于以往那种政治信任似乎今后几年也很难再度扳回。当然,习近平自己也知道,中国还是一个大市场。中国的制造工业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所以中国必须不断地放出些诱饵,即慢慢地向外开放一些领域。但即便这些诱饵,也许能换到一些西方实业界继续留在中国,并在自己的西方政府那里去为中国游说的可能。但这也无法换回习想要的关键的东西:高精尖的技术。因为即便西方实业资本也明白,如果我的技术给你了,明天靠什么吃饭?换言之,西方政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从而收紧对中国的技术转移,而西方资本和实业界则是从今后的竞争着想,也不想把自己的最拿手的一招奉献给中国。

而正是这样,问题就来了:尽管中国自我研发能力自然令人赞赏,但一旦中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通过顺利地获取西方高精尖技术,要达到工业和经济升级的目的,至少也许不能在习近平接下来的一二个任期内实现,即2022-2032年。而如果是这样,中国的经济单靠自己的力量大幅度升级的几率很小,而在这个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只能通过提高税收等手段来实现。而这对本来税率已经很高的中国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而对富人阶层来说更可能是一种剥夺或者是"被共享"。

责任编辑: 李韵  来源:德国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026/166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