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45岁父亲卧底“这个群”救了几十人

时代塑造着人,也局限了一个人想象痛苦的边界。

这是一个45岁平凡父亲的故事,却冲上了今天的热搜榜第二,8731.8万次阅读。他的大儿子自杀后,偶然卧底进"约死群",救赎了30多个有过轻生念头的鲜活生命。

01

儿子自杀后,他变化身"卧底"

"你真傻,有什么比我们一起快乐地玩耍更有意义吗?自杀就是胆小鬼,最后只能下地狱!"

"约死群"里,45岁的徐世海模仿着中学生的语气,劝着一个年轻人打消自杀的念头,随即便遭到了其他群友"围攻",然后被踢出了群。

事实上,他至少被踢过6次,但每次被踢,他就又开新号、拜托别人拉自己进群。

像这样进群——卧底——救赎——被踢——换号进群,徐世航已经持续了一年半。

去年5月12日,他17岁的大儿子自杀了。他翻遍了大儿子的遗物,却始终也找不到他跳楼自杀的理由,这说不通,但他没有答案。

直到他偶然翻看儿子生前的聊天记录,找到他常去的 QQ聊天群——进入到那个隐秘的角落,他才发现,原来这里就像一个黑洞,裹挟了太多青少年。

自此,他就潜伏进这个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约死群",时刻窥屏着,一旦看到有青少年有轻生的念头,他就出动"救援"。

徐世海的大儿子徐浩宇曾在家里的小黑板上为父亲画像

来源:冰点周刊

02

一个人的网上救援队

大部分时间,徐世海在群里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中学生,暗中观察群里的学生,看他们聊歌曲,吐槽学校。

但他随时可能露馅,因为这个实打实的中年人,不太懂中学生们熟悉的那些网络词语。

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合群,他会在放学的时候去中学附近蹲着,听中学生们都在讨论些什么,努力学习大家的网络语言。

他时不时发发红包来刷存在感,但这只是表面行动。只有一种消息,能触发他的真正行动,那就是"想死"。

一旦有人发出这种话语,他就立马提交好友申请,并将对象设置为"特别关心",开始私聊开导对象。

有一次,群里有人说了几句想死的话,几十条怂恿和"鼓励"的信息随即冒出来。

徐世海气得不行,立马模仿青春期少年的语气劝解。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群里热闹的时候,孩子们能聊到大半夜4、5点不停歇。

年轻人熬夜,他这个伪装的中学生,也不敢轻易睡觉。

一看见有年轻人发"轻生"的言论,不管这言论中发泄情绪的成分有多大,他都会立马启动"救人"模式。

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说不准何时,就会有年轻人发来消息。

所以他的手机二十四小时不关机,始终开着响铃震动,睡觉也把手机放在枕头边上,以便于能随时接收到孩子们的"吐槽"消息。

一个湖北女孩到郑州参观动漫展,被人骗到酒店,拍下裸照,写下欠条,上面有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和父母联系方式。她不敢告诉家人,深夜在街边痛哭,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徐世海是她的网友,得知她的情况,一边在线开导她,一边帮她报警。

有天深夜,一个男孩爬上宿舍楼顶,在 QQ群里发了一句"再见"。

徐世海陪他聊了5个小时。凌晨4点,男孩对他说,学校要出早操了,"放心,我已经想开了"。

有时他正开着车,信息来了,他会靠边停车,熄火专心陪聊。有好几次,他在驾驶座上从天黑坐到天亮。

有时他睡着了,手机突然响了,他就抽根烟,强迫自己清醒过来,在黑暗中回复。

就像这样,他走上了一个人的网上救援队之路,前前后后挽救了数十个有自杀冲动的孩子。

一旦发现"看起来有问题"的 QQ群,他就抄下群号,发给身边的家长一起举报。三四个月里,他找到的30多个群先后被处理。

03

救赎与被救赎

与其说他救赎了这群孩子,倒不如说,这场救赎,是相互的。

他一遍又一遍地将自己的伤疤揭开去警示青少年们,想不开自杀,是多么让家长心痛,多令人惋惜的一件事。

往前跳,是坚硬的水泥地,但往后倒,可能就是家人柔软的怀抱

而从年轻人口中,他也逐渐得知,原来家长,并不是很懂他们的孩子。或许,他也并不了解他的儿子。

在徐世海的印象中,大儿子徐浩宇是一个有梦想有理想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对劲。

在很多亲戚朋友的记忆里,徐浩宇还是阳光开朗的形象。他身高186厘米,皮肤白皙,样貌帅气。他会在爬山时帮同伴背最重的包,有同学生活费花完了,他拉着对方一起吃饭。认识他们一家的人说,他家里挺有"烟火气"。

徐浩宇喜欢画画,生前已经想好了未来想做的工作:服装设计或自媒体人。疫情时,他画了幅肖像,致敬抗疫的白衣天使。

所以在被告知自己家一直帅气阳光的儿子跳楼了时,徐世海错愕万分,一家人无论如何也不相信。

相比之前自己的学习成长条件来说,徐世海以前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必为一点想吃的零食绞尽脑汁,不必为一件新衣服辗转难眠,也不必为一点学费忐忑不安、为一套三角尺软磨硬泡。"

他想不通孩子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的生命。

可在大儿子去世后,在“自杀群”里呆得越久,他越是发现,一代人有属于一代人的烦恼

一个读初三的女孩一直在"精英班",有次考试失利掉进了"普通班",就冒出了自杀的念头。

他见过有家长不拿孩子的痛苦当回事,还指责孩子不懂事。

徐世海曾这样劝过一位有轻生念头的高二女生:"人生就像心电图似的,起起伏伏才是活着,一马平川不就废了。"

这个女孩是家里学历最高的,背着全家人的期望。可她真的学不进去了。父亲骂她"就是在等死",不再给她生活费。

女孩怀疑亲情,几近绝望。

这些孩子的活生生的例子,为他指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鸿沟,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出现的。

他开始理解:时代塑造着人,也局限了一个人想象痛苦的边界。当代孩子的痛苦和压力,不比他想象的小。

但对这些孩子的每一次救助,对他来说都是一场噩梦重演。

如果拯救失败,他会痛哭,因为他又失去了一个孩子。

拯救成功,他也会流泪,因为如果他早点这样关心孩子,结局可能就不一样。

但内心再折磨,徐世海仍在坚持。

为解救一个被同桌勒索的中学生,他给勒索者打电话,自称是警察。

电话那头紧张地挂断后,求助的中学生收到了同桌的道歉和欠条。

孩子感激地说,徐叔叔,以后我参加工作,挣到的第一份工资就给你。

徐世海却说:"重要的是你要好好活下去。"

和孩子们聊深了,他会告诉对方他的真实身份。

他发去徐浩宇生前的照片,感叹"其实对父母来说,没什么比你们活着更重要了"。

看似他已看开,但其实谈起去世的儿子时,他会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不时背过身去擦眼泪,他的悲痛仍然难以言说。

他也常备速效救心丸,防备想儿子想得太伤心。走在路上,看到和儿子相似的背影,他常常忍不住上前拉住对方,问一句"吃饭了没"。

承受着丧子之痛,他却能将悲伤化作劝人向生的希望。

04

大人眼中正常的孩子选择自杀

这个故事,太悲伤,但又过于动人。

同样,这个故事也让人反思:为什么大人眼中正常的孩子,会选择放弃生命?

其实,不止一个年轻人对徐世海说过,他们的日常烦恼几乎没有出口。

一个18岁的男生告诉他,他不开心,但父母却觉得他衣食无忧,认定他无病呻吟,老师也常责备他。

那些在很多家长眼中不足一提的"小情绪",在徐世海眼中,都需格外敏感小心。

一名14岁的中学生留下了一封遗书,准备自杀。妈妈在看到遗书的时候,惊慌失措,但却怎么也拉不回这颗受伤的心。

她只好去求助徐世海。

那天,徐世海跟这位学生聊了五六个小时。

聊完才知道,原来在家他经常被母亲批评,在学校他成绩不好。他想辍学打工补贴家用,却总是因未到法定劳动年龄,被拒绝。

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能解救自己痛苦的,唯有死路一条。

在跟徐世海聊完之后,学生主动加了他的微信,后来也常找他聊天,一直没中断学业。

05

他们或许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求救

在评论区,有人感激徐世海的行为:

也有人写下相似的经历:

还有人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我国也在逐渐增加。

也就是说,每5个孩子里,就有1个孩子,是抑郁症患者。

而抑郁的主要根源,很大一部分是:与父母的关系持续恶劣。

不懂表达、无法让孩子获悉正确的爱,是大部分中国父母一生都要啃下的难题。

但很多父母即使对孩子心存愧疚,那句抱歉的话,仍然无法宣之于口。

三言两语简单的关心,是太多父母道歉的方式。

但此时,孩子已经长大,他们内心的价值体系已经形成。

那些被伤害的过往,仍清晰地刻在两代人中间,沉默而又尴尬。

唯有在适当的时候,正确地表达爱,才能冰雪消融,不留遗憾。

看,在我们不知道的隐秘角落,或许孩子们已经开始患上抑郁症,但不少家长却不当回事,以为孩子是在无病呻吟。

06

记得告诉他,别害怕,有你在

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用我们成年人的价值观,去定义了孩子的世界。

我们误以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很幸福,没有什么压力。

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苦,现在的孩子,在教育压力之下苟延残喘着,还要承受同学、朋友的社交压力,可能还遇上网贷、诈骗等恶劣事件。

正如前文所言:时代塑造着人,也局限了一个人想象痛苦的边界。

家长们,千万莫把孩子的不开心和抑郁当作"无病呻吟"。

当你的孩子流泪,情绪一落千丈,有负面情绪时,千万不要傲慢,更不要用你自以为是了解他的手,指责那个本就灰心丧气的孩子。

记得告诉他,别害怕,有你在。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ZAKER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106/166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