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人这一生,都在起起伏伏。运气好坏,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
《国语》里记录了一个历史故事:周厉王登上了王位,这是普天同庆的好事,可是他不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对百姓的生活,置之不理。
大臣邵穆公说:“老百姓的日子很苦,也无法忍受你的行为了。”
周厉王认为,邵穆公危言耸听。派了人到街上去看,一旦发现有人指责自己,马上处罚。很快,所有的人都不敢说话了,只能用眼神来交流,表达情绪。
邵穆公说:“你堵住了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容易。可是,不注重疏导的话,就会决堤。”
三年之后,周厉王被赶下台,流放到外地去了。
从好运来临,到 丢失,周厉王身上先后出现三个缺点。以史为鉴,不难发现:走霉运的人,往往和他有类似之处,需要认真悔改。
02
第一,恃强凌弱,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站在高处。一方面,高处可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能够看到远方的风景,这是一种大的格局;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高官、厚禄,在古代,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可是,很少有人真正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不知道站在高处的人,其实如履薄冰。
有人说:“到了山顶才发现,错误的路和正确的路就差那么几步的距离。”
风景无限好的地方,就像一把双刃剑,一边朝着别人,一边朝着自己。如果坚持去伤害别人,不懂得“刀刃向内”,就是欺负别人。
周厉王控制了百姓的一言一行,还洋洋得意地说:“我制止诽谤了,没有人可以吭声了。”
任何时期,强中更有强中手。
最大的力量,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大众的。
当年,李自成振臂一呼,身边就围满了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呼应者不计其数。弱者联合在一起,表面上看,像蝼蚁一样卑微,可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当一个人走霉运的时候,往往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把别人看得太轻了。人生就像浮萍一样,失去了根基。只要一排巨浪打过来,就颠覆了,一阵大风出来,就东倒西歪了。
碾压别人,容易和别人结仇,并且是道德素质非常差的体现。
03
第二,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劝告。
其实,周厉王身边,并不缺少贤惠的人,只是他一意孤行,听不进任何劝告。
有一个叫凡伯的老臣,不顾自身安危,写了一首诗:《板》。意思是说,“老天正在惩罚盲目快乐的人,老臣一片诚意,却被认为是老糊涂了,还被取笑。这样的病灶,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如果把个人的智慧当成了至高无上的道理,反而是“片面”的缺陷。
比方说,僖公三十二年时,秦王要去攻打郑国。身边的大臣哭着求他,不要做劳师远征。他不听,结果军队被郑国打败,回来的路上,又被晋国俘虏了孟明视等三位大将。
一个人把方向搞错了,还坚持走下去,精神可嘉,但是走得越远,霉运就越多。能够走好运的人,一定能及时止损,在关键处拐弯,在迷茫处停止行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天上的神仙,也可能犯错,更何况是普通人。那些懂得亡羊补牢的人,虽然损失了一部分羊,但是后来堵住了漏洞,把剩下的羊,小心呵护,终究会再一次发展壮大。
04
第三,贪得无厌,不断扩大糟糕的事态。
周厉王非常贪心,想尽一切办法,把所有的山林河湖都占为己有,老百姓不能进山砍柴,不能下河捉鱼,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当一个人拿走别人的一点东西的时候,就能够得到谅解。毕竟,谁都不想和小人计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一个人所有的利益都被抢占的时候,注定要奋力一搏。
《鹤林玉露》里记录了一个历史故事。宋朝的张乖崖看到管仓库的官员,拿走了公家的东西,对他进行杖刑。官员不服气,喊冤枉:“不就是一文钱,至于吗?”
张乖崖提笔在案卷上批道:“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屋檐下的石头,经过水滴的常年冲洗,有了凹凸不平的坑;河道里的石头,原本是突兀的,后来变成了圆溜溜的鹅卵石。
走霉运的人,往往不是缺衣少食,而是贪心不足。他为了利益,一点一点去坑害别人,做缺德的事情,终于得了恶报。
05
结束语。
余世维曾说:“逆境帮助生存,危机提高警觉,困境刺激思维。”
霉运,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坚持悔改,一切都可以转危为安。
通常来说,要谦卑做人、广开言路、调整心态、学习道法、多做善事、认真思考、防范于未然等,都可以让人头脑清醒,并且从迷茫中走出来。
自古以来,祸福不会单行。善于拐弯的人,在最倒霉的时候,就会逆袭。
无论遭遇了什么,不能听之任之,而是主动去寻找事态的背面。跳出原有的格局看格局,总能发现,在门被堵住之后,还有窗户是打开的。
日行一善,好运连连;日行一恶,霉运降临。
善恶皆在一念之间,你的选择,就是你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