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中国健美皇后之死

1

一代健美皇后的悲喜人生。

2001年9月22日0点9分,在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后,41岁的马华永远地阖上了那双明亮的眼睛,带着她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眷恋。

她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也许在她的潜意识里,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舞台,继续绽放美丽的光彩。

但她心底的祝祷没有成功,最后的期许也没有实现。

第二天,北京下了很大的雨,凉意侵骨,一夜入秋。

9月28日,在八宝山最大的第一告别室,上百个花圈肃然而立,3000多名亲友、教练、学员、体育界演艺界人士以及从各地赶来的陌生人为马华送行,悼念队伍长达几十米。

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很多人恸哭失声。

在会场正中,摆放着马华生前最喜欢的一幅照片,照片上的她穿着黑色健身衣,手持哑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神采奕奕的样子仿佛让人感觉她从未远去……

“总以为太阳挂得很高,落下去却真的很快,从高挂到坠落,只要五分钟。”

这似乎也是一种人生的隐喻:恋恋红尘间,忽成远行客。

一位曾在马华住院期间见过她的朋友说:

“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她的心中一直澎湃着重登舞台的愿望,如果她能活到100岁,肯定还在跳,并带动大家跟她一起跳。”

但实际上,从马华入院那天起,她就再也没有出院,她对于期颐之年的畅想搁浅于那个春寒料峭的二月。

自马华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到离世,只有半年多的时间,这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毕竟,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曾经活力四射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而她在当时引领的中国健身潮流可谓开一代风气之先。

马华从童年起,就跟随作为军人的父亲进行体能训练了。

她的父亲马小先是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后曾任职于军事学院外训系,退休后获正军级中将军衔。

马华的出生,是送给当时已经41岁的父亲的一份“中年礼物”,但优越的家境并没有培养出一位强生惯养的“大小姐”。

●马华一家

马华从小就能吃苦,每日天不亮就进行的晨跑,是她挑战自己的过程,而自律的精神也在多年的坚持中悄然形成。

正因如此,马华的身体素质一向过硬,极少去医院。因为女儿出色的身体柔韧性,父亲将她送进了北京十一中学的体操队训练。

体操队素来管理严格,训练强度大,当别的女孩子因为训练艰苦而偷偷哭泣时,她经常扮演的是一个抚慰者的角色。

马华也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中,日益锤炼出了坚毅顽强的品格。

高中毕业后,马华参军入伍。

可是从部队退役后的马华并未遵从父亲的意志,而是选择了一条自己想走的道路。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健美运动从初级阶段走向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当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健美联合会的第128个会员国后,随之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的健美选手。

马华就是其中之一。

此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华观赏到了美国著名健身教练简·方达的录像带,她惊喜地发现运动竟然可以如此简单,不用任何器具的辅助,就能享受到酣畅淋漓的快乐。

于是,她想结合自身所长,设计出适合大众的健身操,当教练教大家。一方面借此自食其力,另一方面还能传递健康运动的理念。

不久,马华和何倩倩、苏冰组成了健美教练三人组,在北京开始了健美操教学。

她们的教学融合了国外先进的经验,以及当初在体操队中所学到的优雅舒展的动作,研究摸索出能够完全适配亚洲人体质特点的健美体操训练方法。

1987年5月,马华和何倩倩、苏冰参加了全国健美大赛,一举夺得亚军,声名远扬。

两年后,马华考取了国家级健美裁判员等级,受邀出席诸多健美赛事,并在每年的全国健美比赛中担任裁判。

2

上个世纪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国老百姓在物质层面得到了充分满足,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也有了新的需求,中央电视台的“健美五分钟”栏目也由此应运而生。

在甄选节目主持人时,央视经过多方面严格的考核,最终认定了综合条件最佳的马华。

但是节目播出几期后,马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好评,反而遭到了很多非议与指责。

因为健美操本来就是一项集舞蹈、体操、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需要特定的服装,紧束身材,以使练习者动作优美利落,提高健身的效果。

这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装扮,却让当时一些观念尚为保守的观众无法接受,甚至马华的姐姐哥哥与母亲也认为不妥。

但父亲却力排众议,鼓励女儿,健美操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只要她喜欢,那就是最好的理由。

有了父亲在关键时期的大力支持,马华的所有顾虑都冰消瓦解,继续在《健美五分钟》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那些年,很多女性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一起跟着马华做健美操:马华流畅自如的肢体动作,配上韵律感极强的音乐,还有精心设计的口令,让运动变得简单易行,充满愉悦。

当马华将良好的局面打开后,健美操运动也由小众群体推向了社会公众,随之掀起了一股健身的热潮,而“天天跟我做,每天五分钟”的广告词也因此风靡大江南北。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健美操,马华还经常去当时的月坛健康城,教习爱好者,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提出的难题。

她一遍遍地告诉腼腆的女孩子们:不要怕动作不好看,不要不好意思,要挺直身板,跳起来。

正是因为马华,才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触到了这项运动,让全民健身的理念得到了普及。

有人曾说,马华至少把中国的健身行业往前推动了20年。

1994年,马华在北京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俱乐部,因为拥有极佳的口碑,“马华俱乐部”成为了北京城名气最大的健身俱乐部,并发展为京城健美行业的一面旗帜。

随后,马华继续扩展自己的事业版图,在河南、河北、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开办了10家健康俱乐部,使大众健身活动日益得到推广。

那时中国的很多女性都把马华视作偶像,跟着她一起学习健美,马华当时也被称作中国的“健美皇后”。

1998年,马华登上央视春晚,和范晓萱、解晓东一起表演了《健康歌》。

当精神抖擞的马华喊着“1234,2234”走上舞台时,范晓萱用甜美的声音招呼道:“健美教练也来了!我们加把劲儿啊。”

2000年,中国健美协会鉴于马华对中国全民健身事业的杰出贡献,授予她为“全国优秀健身指导员”的称号。

但没想到,短短的一年后,马华却永远地离开了她热爱的健身舞台。

3

2001年2月16日,处于高烧中的马华再一次来为学员上课。

工作人员见她状态不佳,就建议她让别的教练代上。

马华拒绝了:“学员们都知道今天我会带操,如果我不上课,他们会很失望。”

说完,她做了一次深呼吸,重新打起精神,步履轻盈地走到台前,转瞬之间,她又变得元气满满,热情洋溢。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边向学员示范着各种动作,边进行言简意赅的解说,同时伴随着她铿锵有力的口令声。

在音乐动感十足的伴奏下,马华又带领学员足足跳了两个多小时。

没人能料到,这是马华人生中的最后一课。

两天后,马华参加了《减肥纪实追踪》节目第一阶段的最后一次录制。

中央电视台《早安中国》制片人阮伟事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唏嘘不已:

“当时马华正在发烧,她的腿上、身上已经显现出青一块紫一块的白血病的征兆,但我们并不知道她的病情。那天很冷,我们能看出来她很蔫。可是当她上到场上,她又成为我们所熟悉的马华了。现在看来,当时她已经患病,可她仍旧竭力去完美地完成工作。”

随后,马华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医院做检查,最终被确诊为白血病。

当着医生和家人的面,她佯装镇定地接受了最后的诊断结论。

但在接下来长夜难眠的日子里,她只能一个人去消化内心的惊涛骇浪。

她安慰大家不要过于担心,她相信并期待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可以帮助她渡过难关。

随后,马华开始接受化疗,化疗的副作用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楚:恶心呕吐,难以进食,周身钻心地疼痛,头发也开始大量脱落。

曾经光彩照人的她迅速地变得憔悴不堪。

马华生前的主治医生许教授谈及当时她的表现时感慨万端:

“患上她这种疾病的病人是很痛苦的,精神压力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记得有一次查房,她故意板着面孔对我说:‘许大夫,我老不好,是不是你把好药都藏起来了?’说完哈哈大笑。你要知道,我行医数十年,从没在血液科的病房听到过如此爽朗的笑声。”

她习惯了给别人带去快乐,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家里,哪怕在她生命中最后落脚的医院,她也希望自己不要老是愁容满面。

她把自己的情绪伪装得很好,泰然自若得就像不久即将顺利出院。

4

小姨是唯一见过马华哭泣的人。马华从小跟小姨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当小姨听说外甥女患病后,特意从外地赶来看马华,当她在病房见到已经瘦到面目全非的外甥女时,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当马华去世后,小姨回忆起外甥女当时遭受的巨大病痛折磨时泣不成声。

“她的疼痛不是一般的疼痛,到了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她就拉着我哭:‘小姨,你说这咋办呀!我到底啥时候才能好,啥时候能走出医院?’此时,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抱着华子,与她一起失声痛哭。”

有时治疗稍见成效,马华就和小姨憧憬起痊愈之后要做的事情:

“小姨,你一辈子没穿过好衣服,等我病好,一定带你去买身好衣服。”

“小姨,大连可美了,将来我们一块去大连玩,住上一阵子。”

一天,躺在病床上的马华突然对小姨说:“咱俩一块做健身操好不好?”

说完,她费力地移动着虚弱不堪的身体:“我要坚持锻炼,不然,老是躺在床上,肌肉会萎缩,等我好了,要花很大的力气进行锻炼,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住院期间,适逢马华参与拍摄的《减肥纪实追踪》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她每天再难受,也会在播出的时段,艰难地撑着坐起。有时,她呆呆地看着屏幕里那个蹦蹦跳跳、健康明快的自己,仿佛已是前世之事。

那时的她仍对未来充满了渴望:“我特别特别想工作,特别特别想离开这儿,我真想早一天出院,回到我的健身房,还有好多事等着我去做呢!”

她的丈夫郭明杰曾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去了一趟寺庙,为爱妻祈福。

但最终,马华未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她亲手带出的学员听到马华去世的消息,几度泪落:

“人的一生中会碰到无数个老师,但马老师是使我受益最大的一个,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

马华出殡那天,学员们停课一天,去为她送行。

一直激励大家追求“健康、美丽、自信”的马华时值盛年,却撒手人寰,这不仅让所有人难以接受,更让她的双亲无法承受。

此前,年事已高的父亲被家人隐瞒了半年之久,因为思念女儿,老人坚决不肯做任何检查,只等女儿回来。

但等来等去,他却等来了女儿的葬礼。

5年后,不胜丧女之悲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

5

马华当年去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颇为不解:一个一直打造自己的健康体魄,并致力于给千千万万中国人带去健康理念的人,为何会英年早逝?

当迷雾尚未廓清时,不少人甚至因此放弃了跳健美操。

在众说纷纭之下,两个更切近答案的谜底渐渐浮出水面:

1.马华起初感到身体不适时,就当成了普通感冒,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实在坚持不了了才去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白血病。

贻误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最佳时机,之后又因为病情不稳定,没有做成骨髓移植,这让马华失去了得以救治的唯一机会。

2.常年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了马华免疫力的下降,因此高强度的健身并未增强马华的体质,过犹不及的后果,便是当病魔来袭时,岌岌可危的身体屏障已不足以去进行抵御和抗击。

此外,也有健身房刚刚装修完毕,甲醛污染而引起的疾病爆发一说。

时间的尘埃掩盖不了记忆,命运的吊诡也并非孤本。2019年,著名书画家、太极拳家、养生专家梅墨生去世,享年59岁。

梅墨生去世后,引发的巨大质疑和马华离世时导致的争议如出一辙:一生汲汲于养生,却无法实现高寿的宏愿,养生的意义何在?

这个世界的本质从来不是由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构成的,健身也好,养生也罢,都是为了达成更好的生命质量,但它不代表包治百病。癌症的发生,自有其复杂的机理和不可抗拒的诱因,绝非单靠锻炼即可规避;而长寿之道,也是多种因素合力促成的,亦非养生一劳永逸。

如果因为个别案例而去质疑健身和养生的重要性,那么无异于因噎废食,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皆源于认知的局限与偏见。

所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健身教练也可能会得癌症,养生专家也未必能益寿延年,就像情感大师也会情场失意,医人者不能自医。

生命的脆弱与世事的无常是针对芸芸之众的,而不是某个特殊的群体;就像人类的困境往往都具有普遍性,而非厚此薄彼。

上天为我们设下的关卡和考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生老病死,爱恨悲欢,并无阶层的区别,也无高下的分野。

在ICU被抢救的病人,他们共同的身份都是濒危者;在微笑的面孔背后,他们可能都怀揣着一颗破碎的心。

“成年以后发现的世界真相之一,就是不存在完全快乐的成年人,大家都是看起来好好的,但是,内里要么结着冰,要么冒着烟,要么有一百个孔洞,破布一样在风里抖。”

因此,在这个世上,那些疲惫不堪的肉身、千疮百孔的灵魂、与随时发生的崩塌、来不及道别的消失,以及猝然离开的生命一样,都是透明的镜像,映照着人间最真实的底色。

生死无状,趑趄前行,无论是去看一次阑珊的烟火,或者等待一场春天的到来……文/荠麦青青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最华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09/170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