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奇闻趣事 > 正文

世界上最孤独的狗,为给人类航天做贡献,在太空中漂泊50多年

“莱卡”(Laika)本是一只流浪狗,在莫斯科的街头,它居无定所,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流浪生活,直到有一天,一群人收养了它。从此之后,“莱卡”就过上了有吃有住的好日子,然而对人类心存感激的“莱卡”却不会想到,人类收养它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把它送上太空。

在人类的航天史上,“莱卡”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哺乳动物,同时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生物,相关记载显示,在发射升空之后,“莱卡”在太空漂浮了162天,最终化为灰烬,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孤单的流浪狗。

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由前苏联发射成功,这无疑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他们决定再接再厉,继续创造下一个里程碑:将一只哺乳动物送上太空,看看它是否能够承受在火箭发射时的加速度,以及是否能够在太空的失重状态下存活,从而为以后的载人航天工作提供参考。

人们之所以选择了流浪狗,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狗的体型较小,并且拥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物感知,二是狗比较容易训练,三是对于人类而言,流浪狗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人们很快就找来了大约10只流浪狗,而“莱卡”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些流浪狗接受了一系列的专项训练,其中包括离心机项目、在巨大震动和噪音环境中保持安静、在极为狭小的空间内吸食太空食物(即糊状食物)等等,与此同时,它们还被要求不能撕扯身上的传感器。

在训练过程中,总共有3只流浪狗都作出了优异的表现,它们分别是“莱卡”、“阿尔比娜”(Albina)以及“穆什卡”( Mushka),在经过人们的仔细研究之后,“莱卡”成为了“首发阵容”,而另两只流浪狗则作为“替补”。

1957年11月3日,人类的第二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Sputnik-2)已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整装待发,它携带了一个长80厘米,直径64厘米的密封装置,而“莱卡”就静静地呆在里面。

此时的“莱卡”并不知道,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太空之旅,因为当时的苏联并没有掌握太空舱回收技术,这就意味着,就算它能够承受火箭发射时的加速度,并且能够在太空中存活,也注定无法活着回到地球。“莱卡”更不知道的是,它的维生系统最多只能支持20天,而为了让它没有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人们在它最后的食物中加入了致命的化学物质。

当地时间上午10点28分,运载斯普特尼克2号的“R-7 ICBM”火箭点火成功,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火箭的尾部喷出巨大的火焰,随后缓缓地升上天空,并且越来越快,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显示,在升空过程中,“莱卡”的心率从每分钟103次增加到最高每分钟240次,呼吸频率也增加了接近3倍,由此可见它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但坚强的“莱卡”却撑住了。当进入太空的失重状态之后,“莱卡”的心率又开始急剧下降,不过在遥控离心分离机的帮助下,大约3个小时之后,它的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

此时的“莱卡”已身在距离地球表面大约1600公里的太空,看样子它似乎可以按原定计划在这里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但不幸的是,由于技术失误,一些隔热材料出现了问题,在太阳光的直射之下,密封装置中的温度开始逐渐上升,在升空大约5小时之后,传感器就再也没有传回有关“莱卡”的任何生命信息……

在此之后,斯普特尼克2号载着失去生命的“莱卡”继续围绕着地球运行,直到1958年4月14日,卫星坠入了地球的大气层,这只世界上最孤单的流浪狗,在太空漂浮了162天,最终化为灰烬。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哺乳动物,“莱卡”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哺乳动物能够承受在火箭发射时的加速度,并且也能够在失太空的重状态下存活,这为后来的载人航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该项目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参与其中的人们却心情复杂,例如当初选择“莱卡”的科学家奥列格·加申科就曾经说过:“时间过得越久,我就越对“莱卡”感到遗憾”,而该项目的迪米特里·马拉申科夫博士更是表示:“对于此事,我们没有任何荣誉感。”

为了纪念“莱卡”,在2008年的时候,人们在莫斯科为它建立了纪念碑,其位置就在当初将“莱卡”送上太空的研究机构附近。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旅行密码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11/170735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