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7日,随着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的最后一场女单自由滑落幕,团体赛金银铜牌也都有了归属。俄罗斯奥运代表队以四个项目顶尖选手的阵容,毫无争议地获得了团体赛的金牌。虽然自从俄罗斯的兴奋剂丑闻事件大范围曝光之后,这已经是俄罗斯以“俄罗斯奥运代表队”为名参加的第三次奥运会了,但俄罗斯在很多冰雪运动中的统治力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当俄罗斯的15岁小姑娘卡米拉·瓦利耶娃在赛场上轻松地落下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跳跃,观众不禁为之赞赏惊叹。
然而奖牌颁发并没有如期举行,一时间谣言四起。几天后,谣言和内部消息一步步地缩小可疑运动员的范围,终于有明确的消息指出,卡米拉·瓦里耶娃在2021年12月25日全俄罗斯锦标赛上的尿检样本中出现了禁药曲美他嗪。一时间舆论大哗。
然而对于所有一直关注花样滑冰的粉丝和业内人士来说,这个消息与其说是突如其来,不如说是早有线索。花样滑冰选手大多数是纤瘦的女孩,随着音乐起舞就像八音盒里转圈的小人,而操控八音盒的,往往并不是她们自己。当备受争议的教练组和俄罗斯花滑协会终于从暗影中走上前台,花样滑冰这个看起来很美的项目,究竟可以容忍和藏匿多少阴影,也成了本届奥运会的焦点问题之一。
先讲两个小故事。北京冬奥会开始之前到现在,羽生结弦这个名字几乎每天都在微博热搜上盘旋不去。但同是上届奥运会花滑冠军,当几乎从来不看花滑比赛的人问“羽生结弦在哪里?”的时候,并没有人问“阿丽娜·扎吉托娃在哪里?”第二个故事其实是句玩笑话:看到15岁的小运动员卡米拉·瓦利耶娃,好多路人观众都惊叹:哇,这孩子15岁就这么厉害,20岁该有多狠啊!而冰迷都会笃定地告诉他们:不,20岁你就看不到她了。
传奇花滑俱乐部
上届平昌冬奥会花滑女单银牌梅德韦杰娃、金牌扎吉托娃和今年北京冬奥女单夺金呼声最高的瓦利耶娃的共同点是,她们都是俄罗斯花滑女单运动员,而且她们是同一个花滑俱乐部,同一个教练组的师姐妹。这个名叫Sambo70的花滑俱乐部位于莫斯科,主教练名叫艾特利·图特别丽泽(Eteri Tutberidze),因为一头淡金色细波浪卷发形似方便面,被中国冰迷起了个外号叫“面姐”。
面姐手下的这个俱乐部,近十年来特产天才少女。面姐的团队已经先后带出了2014年冬奥团体金牌的尤利娅·利普尼茨卡娅、2016年和2017年的世界冠军叶甫根尼娅·梅德韦杰娃、2018年冬奥女单冠军阿丽娜·扎吉托娃、2021年世界冠军安娜·谢尔巴科娃等等十五六岁出场即迅速占据分数制高点的天才少女,等等。
这些少女往往十三四岁便已在青年组的比赛中崭露头角,但是花滑项目中规定必须年满15周岁才能进入成年组,在别的小姑娘刚入成年组跌跌撞撞时,这些在青年组中就频频放卫星破纪录的女孩子则迅速绽放极为夺目的光彩。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剧烈绽放的烟花似的天才少女,也会如烟花一般迅速消散,退去光彩。至今,这个教练组中出现的天才少女,绝大多数在20岁之前便带着一身的伤病早早退出舞台。
上届冬奥女单冠军阿丽娜·扎吉托娃在哪里?她2017年15岁升入成年组,2018年获得了奥运冠军,2019年底只有17岁便进入了准退役状态,现在19岁的年纪,正在电视台做体育主持人呢。
当然,俄罗斯媒体自己也说过,尽出十五岁天才也没关系,她们只能保持竞争力两三年也没关系。
毕竟谁都不是永远十五岁,但永远有人十五岁。
要说起来,早些年,花样滑冰运动的女单项目中最占据统治地位的其实是美国,五届世锦赛金牌的华裔选手关颖珊的名字至今如雷贯耳。但2006年都灵冬奥会以后,美国就失去了统治地位。俄罗斯虽然向来有花滑运动的传统,但是优势最大的项目一直是双人滑和冰舞,单人项目中,男子单人滑也比女子实力雄厚得多。近些年来俄罗斯女单的一家独大和内部的残酷竞争是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景象。
近年来,女单选手的高水平竞争始于日本的浅田真央和韩国的金妍儿的“金猫大战”。大战持续差不多十年之后,大约从索契冬奥会开始,俄罗斯女单的势力异军突起,尤其是Sambo70的选手,她们以断层难度优势和极强的稳定性成了花滑女单这个项目上空笼罩不去的天花板。其他国家的女单选手即使再有实力再有天赋,面对这天花板往往也无能为力。在冰迷的口中,非俄罗斯女单小姑娘都不无玩笑地被说成了给俄罗斯人“端洗脚水”。
人数众多的俄罗斯女单在不断内部竞争中引领了不少技术潮流。举个最明显的路人观众也看得懂的例子:通常花样滑冰的跳跃姿态是双臂抱住肩膀,全身收紧成一支笔一样,以便尽量缩短旋转轴,但图特别丽泽手下的俄罗斯小姑娘,开始大量在跳跃中改用举单手或者双手的姿态,引领一阵风潮。因为这种姿态理论上会提高身体重心,所以也可以解释她们跳跃获得的高分。在17-18、18-19赛季里,俄罗斯青年组的女单选手几乎个个都举手跳跃,加上她们的姓名普遍较长、难记,所以为了省事,中国冰迷给她们挨个编号,取了“举一”“举二”一直到“举七”的外号。当然,时过境迁,这些当年只有十三四岁的女孩,现在可能只有“举二”还偶尔出现在俄罗斯国内的赛场上。
俄国女单,或者更准确地说,Sambo70另一个引领世界风潮的技术,是四周跳。男子单人滑攻克四周跳的过程相当漫长。第一个四周跳是1988年由著名加拿大选手科特·布朗宁完成的,是五种跳跃中通常认为最简单的后外点冰跳。之后越来越多的选手开始学会四周跳,它也成为男单节目重要的难度配置。然而直到2015年以后,一个节目中出现多种类、多个四周跳才成为顶级男单选手的通常配置。四周半跳跃则至今未有选手挑战成功。
女子单人滑领域中,虽然一直有人在尝试四周跳,但长期以来并没有成年组的成功范例。2002年,尚在青年组的14岁日本选手安藤美姬是第一个完成四周跳的女子选手。但进入成年组后,她也没有再次成功过。之后长达15年的时间内,没有任何女子选手能在比赛中完成任何一种四周跳。
然而,2017年,13岁的亚历山德拉·特鲁索娃在青年组的比赛中完成了一个周数不足的四周跳。2018年,她和同龄的安娜·谢尔巴科娃都在国际滑联认证的国际比赛中完成了足周的四周跳,而且是公认最困难的勾手四周跳。2019年,同组的哈萨克斯坦成年组选手,伊丽莎贝特·图尔申巴耶娃第一次在成年组的比赛中尝试了四周跳。再之后,会四周跳,而且能在比赛中完成多个多种类四周跳的天才少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能完全掌握四周跳并在比赛中较为稳定完成的,都是俄罗斯女孩。
这种技术进步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四周跳是很困难的技术,为了完成多圈的旋转,需要非常高的起跳速度和起跳高度,不管落冰是否成功,都会对身体造成强烈冲击。跳跃动作需要大量长时间的反复训练掌握准确的起跳和落冰方法,如果练习中只有少数几次成功的跳跃,很少有人会冒险拿到赛场上用。也就是说,所有敢在节目里采用高难度跳跃的选手,不管是不是想碰运气,在平时都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