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父母请注意:你的“双标”,可能会毁了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的独立个体,只有在父母平等和尊重的教育中长大,他们才会拥有独立自主而又平和快乐的人生。

前晚在菜市买菜,听到一位爸爸和儿子说:

“之前你答应爸爸说跑十圈操场,刚才你没有跑够十圈,你却告诉爸爸完成了,你这样做是不诚实守信的行为!”

儿子听得爸爸批评后,真心地和爸爸道歉,说是下次不会了。

而这位爸爸也满意地笑了,继续选菜。

一会,这对父子就选好了几样菜,并叫老板算了账,付了款。

付款后,他们转身刚离开几米,爸爸发现一堆菜里面的一袋牛肉丸没有付钱。

但是这位爸爸没有想着赶紧回头把钱补上了,反而沾沾自喜的对儿子说,“捡了个大便宜”。

而且,爸爸还叫儿子快点走,要不等下老板发现了,追上来要钱了。

这位爸爸一边叫儿子要诚实守信,一边自己又不诚实守信。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标父母。

确实,双标在家庭教育中很常见,很多家庭里都存在双重标准,只不过我们父母不愿意承认罢了。

比如父母叫孩子不要睡懒觉坚持打篮球,但是自己开了健身卡快一年都没去几次。

又比如父母自己不吃芹菜,但是又买来煮给孩子吃,说是维生素多。

再比如父母叫孩子上课要认真,自己上班却是玩手机上网无心工作。

你说,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拥有这样的家庭是什么感觉?

就是你很想逃,却又逃不掉,身边是你最亲近的人,也是给你带来痛苦的人。

不要对孩子双标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猴子“猛可”捡到一块手表,知道了确切的时间,规划猴群的作息时间,随后当上了猴王。

“猛可”又捡到了第二、第三块表,但是每块表的时间指示都不相同,它掌握不了准确的时间,猴群的作息时间也乱了,最后猴王的位置被取消了。

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就是指一个人佩戴着很多手表,但是每一个手表的时间不一样,所以佩戴者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

而父母的双标就是手表效应,也就是父母用双重的标准去对待孩子。

记得同事小欢说过,她父母是在部队工作的,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

有一次小欢回到家,没有换鞋,第一时间跑去和妈妈说“我回来了”,但是却被妈妈批评说不讲卫生,不换鞋,弄脏了地板。

批评完,她妈妈从厨房走去阳台淋花,也没有换阳台的拖鞋,花盘地下泥土随着淋花的水沾到了妈妈的鞋子,还印得客厅一个个鞋印。

类似这样双标的场景不止一次了,但她不敢反驳,憋着气,进了自己的房间,连续几天没有和妈妈说话。

心理研究表明,父母的双标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容易产生委屈心理,不信任父母,久而久之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以激烈而极端的行为来对抗父母。

这样还会恶性循环,孩子学上父母的“双标”行为,也变得“双标”,以至于最后难以完成自己的目标,还会引起他人反感,交不到朋友。

而且,做“双标”的父母,对孩子所有的管教都失去效果,还没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在教育中,父母一定要牢记“手表定律”的启示,拒绝对孩子“双标”,让孩子健康成长。

拒绝双标,父母应该怎么做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所以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发展,父母要学着拒绝双标,以下三招不妨试试。

首先,放下父母的架子。

每次父母做出双标行为,其实就是端着一副“我是你爸妈”、“我生你的,你就要听我的”的架势来要求孩子。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曾这样告诫父母:“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他们毕竟也是人,也希望父母做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只是长辈,更不希望父母摆出一副长者姿态动辄训人。

人,不论年龄大小,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都是渴望着大家思想和感情上平等的交流。

要想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父母不妨放下父母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尊重。

其次,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先做到。

近日,一对母子打点滴的视频,让我印象深刻。

在医院的输液处,一位妈妈和儿子同时打点滴,作为教师的妈妈在认真批改试卷,儿子则认真完成自己的作业。

妈妈要求儿子努力读书,哪怕生病了,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带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妈妈自身作则的带领下,儿子在病痛前,也没有受到影响,抓紧时间认真完成作业。

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寄语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崇拜的对象,所以在孩子心中,父母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甚至父母所有的行为都是正确的。

孩子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所以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然后,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个标准中。

去年上网课时,小外甥的班主任问大家每天在家几点起床。

印象最深的是他班上一个同学每天坚持6::30起床,起床后都要和父亲去跑步。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睡到8点、9点,却让孩子6:30出去跑步,你觉得可能吗?

把“自己”和“孩子”区别对待,会让孩子觉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久而久之,父母的威信全无。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先生曾经说过:“在孩子的头顶,有父母情绪和行为的接收器。”

意思就是孩子在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都会去模仿自己父母的行为,也可以解释为父母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着孩子。

所以,父母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个标准中,不要面对自己有一套原则,面对孩子却有另一套原则。

多点平等和尊重,让孩子快乐成长

上周末去摘草莓,看到一位妈妈提醒女儿说:“草莓没有洗,也没有过称给钱,你不要吃哦。”

这位小女孩眼馋地盯着一个个刚摘来的草莓躺在篮子里。

可是这位妈妈一转身,却将一个硕红的大草莓放到嘴里,还开心地旁边的朋友说:“试试看甜不甜,甜的话就多摘一点带回家。”

这位妈妈当众“变卦”,让小女孩无所适从,最后委屈地哭了,好好的一场亲子游玩就泡汤了。

父母可以是领路人,站在孩子人生分岔路中亮起明灯,为其照亮方向。

但是,父母绝不能在领路的途中频频双标,更不能做孩子人生的主宰。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的独立个体,只有在父母平等和尊重的教育中长大,他们才会拥有独立自主而又平和快乐的人生。

也只有孩子在你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将来,他才有可能把这种尊重传递给他周围的人,包括做父母的你。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富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24/171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