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俄乌之战,为什么打到普京要用核威慑了

俄罗斯本来想怎么打,为什么又没打成。

流产的“闪电战”与上膛的核武器

2月28日,俄乌战争正式进入第五天了。

不同于开战当天中文互联网上有些人叫嚣要“一天灭一国”的说法,截止我写这篇稿子为止,乌克兰首都基辅还在乌克兰人的手里。虽然据说已经调上了重炮,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也还没有被俄罗斯拿下。

老实说,这个局面,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很多人可能对这事儿没什么概念。其实对乌方来讲,一旦俄罗斯联合白俄向其开战,他们的首都基辅几乎是一个座不可防守的城市。你随便找个地图量一下就知道了,基辅距离乌白边境,一共才90多公里。且沿途一马平川,甚至没有任何比较大的城镇能为基辅提供屏障。

90多公里是什么概念呢?从广州到东莞,差不多就这个距离,你开车走高速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二战时德国对苏联发动闪电战,一天时间深入苏联60公里,两天就100公里。而这还是80年前,飞机、坦克、空降兵等技术兵种与今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导弹还没出现,且苏联和德国军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

所以不要再吹什么“俄式闪电战”了,不存在的。古德里安如果地下有知,看到俄军现在这个战绩,会从棺材里跳出来发表个演讲,强调一下自己不认识这种“闪电战”。

俄罗斯此次“特殊军事行动”打的不顺手的另一个明证,是昨天晚上俄总统普京发表的那个演讲,这位总统命令全俄军队“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

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真的一夜没睡好:这是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全人类第二次陪着打开保险盖的核按钮过了一夜。

给不太了解军事的小伙伴们解释一下什么叫“战略威慑力量转特殊战备”,在正常状态下,一个有核国家的主要核武器应该是放在仓库里,不会进行战备机动,因为那玩意儿太费钱,也太容易产生误伤了——万一核大国之间一个擦枪走火,岂不全人类一起玩完了?

而“特殊战备”状态则意味着洲际弹道导弹处于随时被激活的状态,导弹发射车会从洞库和掩体开出,开始机动,向发射阵地进行运动,发射井中的弹道导弹也要进行类似准备。同时战略轰炸机搭载核弹头的巡航导弹,一定数量的战略核潜艇开出军港,到深海区域去待命。导弹已经装上了核弹头,校准了目标诸元,随时可以发射了。

简而言之,就是子弹已上膛,枪口已对准你,手还按在了扳机上,就差开火了。

截止写这篇文章时,我还没有看到美方对此的回应,以冷战时代的经验来说,两个互相威慑的有核国家,一个如果已经进入核武特殊战备,另一个很可能紧接着也进入。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美国进入“特殊战备”,那么受美国威慑的其他有核国家是不是也要进入此状态呢?

如果那样,全世界就会进入一种各大国互相用枪指着的状态,宛如黑帮片里几个大佬即将火并时那样。随时大家有可能同归于尽。

刺激吧?惊悚吧?这就是现实。

抛开道德判断不谈,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普京总统为什么要这样宣布。

跟很多红警打多了就狂热爱好战争的愤青想象的不一样。现实中各国使用核武器,不是建造CD转好了以后你点个鼠标说扔就扔的。

真要那样的话,世界早因为有核国家之间的互相不信任打成一片核废墟了。

“核亦有道”,大国核对峙发展到今天,各方使用核武器都有一定的原则的。

比如咱们中国,在60年代拥核以后,就多次重申过:我们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我们也不首先使用核武,我们反对大国对小国进行核讹诈。

美国和苏联-俄罗斯这方面的禁忌要少一些,但俄罗斯此前也承诺过只在两种情况下动核武器:

第一,敌方对俄及其盟友使用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二,敌方对俄使用常规武器实施侵略并威胁到俄国家生存。

我们比较现在这个状态看一下,第一条肯定可以排除,第二条似乎也不适用:眼下是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殊军事行动”,没人对俄罗斯“进行侵略”啊?

当然,你可以说:“西方现在对俄进行空前严厉的经济制裁这已经等同于侵略了!乌克兰的所作所为,让俄罗斯毫无安全空间,这就是隐形侵略!”

……

也可以,但那样的话,我得说你对侵略这个词的解释实在是太随意、太宽泛了。非要这样说的话,几乎任何国家都可以用“你在隐形侵略我,你危及我生存”为由展开“特殊军事行动”,世界和平、全球化、经济繁荣什么的也别搞了,大家先打一场核战争,彻底分个胜负或者一起毁灭再说好了。

当然,你要是非说“我就喜欢这样!”……也随意吧。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件事:发动对乌“特殊军事行动”,这事儿本来不就是俄方为了寻求让自己“更安全”拍板开干的么?怎么打着打着,反而俄罗斯的生存问题也受到威胁了呢?这是不是战事不利的一个证明呢?

想谈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分析一下这场俄乌战争,俄方本来想怎么打,现在又为什么打成了这个样子。

上策,中策,下策和下下策

苏联-俄罗斯的军事力量确实很强大,但与很多人想象中一声乌拉之后山呼海啸的坦克狂潮平推不同,苏联-俄罗斯之前历次的军事行动当中,真正担任尖刀角色的其实是它的空降兵部队。

1968年布拉格事件,苏联派出特种兵化装成民用飞机突袭并占领了布拉格机场,随后重型军用运输机载着坦克大炮神兵天降,当天就开进了布拉格市内,五十万华约军队才随后跟进,没遇到什么抵抗,仅用了五天时间就控制了捷克全境,随后苏军“邀请”捷克新政府签署“友好协议”,同意苏军“暂时留驻”。直到1990年2月,两国才签署苏从捷撤军协议。

1979年苏联侵阿战争时,也是这个套路,这个故事我在昨天一文中已经讲过了,战争爆发当天,苏联空降兵就突袭了阿富汗总统府,拿出一份“邀请驻军”的协议逼着阿明签字,只不过阿明这个人比较刚,撕了协议后,大骂苏联人是“无耻的侵略者,迟早要遭报应,死无葬身之地。”

阿明这个嘴,跟开过光了一样。

苏联一看,那行吧,也不废话,直接杀了阿明和他全家,自己打,阿富汗政府军群龙无首,苏联也就用了一个周就瓦解了阿政府军的抵抗。

阿富汗战争前期,从军事角度讲,至少苏联空降兵这个“黑虎掏心”,打的还是很成功的。

1991年,在立陶宛,苏联想用的还是这一招,空降兵占领维尔纽斯机场,然后空运坦克往城里开,只不过那一次出了点小意外……

于是计划失败了,然后苏联就解体了。

然后是车臣战争、俄格战争……不一一说了,反正苏联留下的这套对付小国的打仗思路其实很聪明。别看美国人一直吆喝要搞的“斩首行动”,老美其实没搞成过几次,个萨达姆抓了好几年才抓到,真正在战争初期就完成过几次利索的“斩首”的反而是苏联-俄罗斯,先让派空降兵你脑死,再派坦克平推,事半功倍。

不得不说,对付局部冲突,这确实是个“上策”,脑死战。

从目前能收集到的俄乌战争信息上看,在开战首日,俄军很可能还是想采用这个“上策”,开战第一天,就传出了俄伞兵突降基辅机场的消息,如果剧情进展顺利,俄军控制机场,增兵进城,控制乌政府,要求乌克兰“邀请”俄军进入主持局势,战争可能真的当天就结束了。

当天的报道,俄军本来确实是想这么打的。

我想,普京之所以称俄对乌不是开战而是“特殊军事行动”,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俄能迅速的控制乌政府,效仿1968年那样让对方发一纸声明说自己是被乌克兰请来“清君侧”的。那西方能说啥呢?就拜登和他盟友现在那个状态,很可能也就坡下驴,微弱的抗议两声,这事儿也就是这么算了。跟克里米亚事件时的奥巴马一样。

奥巴马:兄弟你太快了,我当没看见,咱俩和好吧。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俄罗斯这次的这个战术,居然没有打成。侵入机场的空降兵遭遇了乌军的顽强抵抗,很快就被挫败了,还导致了战争最初两天俄军损失甚大,俄罗斯国防部后来也承认突袭没有得手。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海边的西塞罗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03/171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