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杜耀明:全民检测只属传闻 “动态清零”已经清零

作者:
林郑透露,围封强检的大厦有高达29%的住户没有应门,因此无法推行全民强检。林郑原意是归咎于香港社区组织力弱,但亦无意之中指出,保安当局对不应门的住户坐视不理,执法不力,才是全民检测不能成事的真正原因。依此说法,林郑理该重整队伍,加强执法效力,怎能纵容枉法,以至放弃“动态清零”的大计?林郑的另一解释是全民检测成本高昂,每天动用人手八万,远超过所得效益。

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政策急转弯,撤销禁飞令,搁置全民检测,并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等等,明示特区当局正放弃“动态清零”政策。香港看来有望走出困局,但政策的急速变化,同时反映“完善”后的香港,其决策格局充满不测因素。

当局不再坚持错误,转而仿效西方国家“与病毒共存”,不失明智之举,但必须向市民清楚解说,新政策可令他们安心,因为通过提高疫苗注射率,加上有效防止重症的口服药,既足以抵挡疫症对社会的冲击,又可以恢复社会正常活动。简单说,预防与治疗为主的策略比起倚靠检测、隔离的“清零政策”,更是长治久安之道。

若解释政策时,只强调全民检测执行上有困难,所以知难而退,只显得无可奈何,更且执政意志薄弱。如林郑透露,围封强检的大厦有高达29%的住户没有应门,因此无法推行全民强检。林郑原意是归咎于香港社区组织力弱,但亦无意之中指出,保安当局对不应门的住户坐视不理,执法不力,才是全民检测不能成事的真正原因。依此说法,林郑理该重整队伍,加强执法效力,怎能纵容枉法,以至放弃“动态清零”的大计?

林郑的另一解释是全民检测成本高昂,每天动用人手八万,远超过所得效益。但假若以清零为目标,而全民检测有助达致“动态清零”的话,成本该在所不计,反正特区当局早为抗疫预留二、三百亿元,还有北京的无限量支持,没有理由贸然放弃,更何况成功清零的话,更有助显示中国抗疫模式的优越性。因此,林郑始乱终弃,也就难怪“爱国”政客表示失望之余,更群起而攻之。

其实技术考虑只是托词,真正原因是“动态清零”没有出路,反而做好准备,再跟病毒共存,不仅可避免医疗系统爆煲,社会生活也可逐渐回复正常。再者,全民检测若果搞到社会停顿,又无法清除疫情,势必丢人现眼,影响国家声誉,更是大事不妙。

如今政策逆转,基于事实和情理,取舍的考虑除了技术难度,更涉及社会取向的选择:究竟是走出重重围困,还是甘于永劫轮回?不过,林郑不标榜自己是主动改变抗疫原则及措施,她对“动态清零”保持态度暧昧,不敢讲半声不是,给人的感觉是迫于无奈,才退而求其次。

当然,林郑表现得半推半就,反映出今次急转弯也确是形势所迫。近数月来,外商组织以至区域行业工会一再向当局请愿,不满政府抗疫奉行“动态清零”,照搬中国大陆的严厉措施,与西方国家的一套背道而驰,有碍国际企业人员往来,结果导致外地雇员大量流走,外企纷纷萌生去意。本月初,美国国务院发出最严厉的旅游警告(第四级),指香港实施的防疫措施,如子女一旦染疫,留医期间便须与父母分开,因此呼吁国民不要前往香港。幸好其他国家没有效法,否则香港更形孤立。

抗疫措施的不断收紧和欠缺出路,令香港人的不满逼近临界点。眼见百物萧条,股市下沉,前路茫茫,一些本地商会怨声载道,深恐更多企业倒闭,香港将走向万劫不复之地。近期亦有大量香港人以脚投票,涌到外地避疫。上月,香港居民净流出人数超过65,000人,是之前每月平均人数的三四倍。

再者,北京派来的医学专家指点迷津,批评香港当局抗疫政策错了重点,并提出应以减传染丶减死亡丶减重症为目标,言下之意,林郑以大陆防疫措施马首是瞻,只是盲目遵从,绝无必要,也不切合眼下疫情形势。不过,林郑照抄专家的抗疫重点后,继续筹备全民检测,直至专家再次点破香港全民检测不合时机也欠缺组织条件,林郑才在带领之下,搁置原定的计划。

于此可见,推出较合情理的防疫政策,原因不在于外商及外地雇员纷纷表达诉求,而更在于他们当中有不少已用行动表示绝望,离港他去,到了当局无法不回应的地步。政府终于听从民意,也不仅由于香港人怨声载道,而更在于经济迅速下滑,民怨沸腾,抗命者也不少,不小心处理的话,社会矛盾将不断升温;最后,当局改辕易辙,也不仅因为大陆专家有理有节(香港专家早有类似说法),更在于在他带领下可免除政治不正确的疑虑。换言之,改善政策原来要由社会冲击开路,也需要中央带引。

另一方面,今次政策转变,立法会的商界代表以至整个立法会,看来并无作用可言,“完善”后的议会和议员是否如大陆护法田飞龙先生笔下的忠诚废物,经此一役,相信可以一目了然。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25/172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