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何三畏:连岳能赶上胡总锡进吗

作者:
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把‌‌“当时的知识界‌‌”说成这样,我觉得连胡总锡进同志都不会。因为事实上,当时知识界的普遍状态,非但不是在‌‌“自我怀疑‌‌”,而是在开始认认真真地从怀疑时代,质疑时代,反思时代,和批判时代,重要的是,这种状态和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刚好在相当部分是契合的。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走向开放,政府开始改革的认识基础和出发点。

写这个帖子我心态有点不好,又觉得没意思,又还是在写。

5月5日,连岳订阅号发一篇文章,叫《人生和爱国》。此君的文章,我当然是眼不见为净。第一次是网友转来链接,我一看这标题就生气,顺手就滑过去了。再一次看到,注意到作者的名字,就更不想看了。又有网友转来,没办法,还真点开看了。

原来,连某遇到一个事故。起因于腾讯公号增添了新功能,显示发帖地址。连某近日的订阅文章显示在日本。连某的粉丝都知道的是,敌国是一个必须反对的,而且危险的地方。那么,连某深入敌穴去爱国,大家能不担心么。但他说,他只是去旅行,日本仍然在敌国爱祖国,而危险,只是短暂的。又说他只是去敌国看个病。后一个说法,就更令人担心了,什么病祖国不能治愈,要到万恶的政体之下去治呢?

连某的广告词是‌‌“我和连岳一起成长‌‌”,意思是他在做专业人生导师。人生导师的窍门,贵在知行合一,献身说法。所以5月5日,连某在日本发出人生导航新课程,是献出他人生经历了几次曲折的转型。

其中说到,他曾经‌‌“在《南方周末》待了两年‌‌”,然后那个痛心疾首,悔不当初的样子,楚楚可怜。差不多他所有的个人转型的痛苦和国家命运的忧思,都是‌‌“在《南方周末》待了两年‌‌”,遭受南方周末深重毒害的后遗症。

看到这里为止,然后一把滑到底,看到文后显示,阅读过十万,赞赏过二千,再看了两条热评,就关了。

以下要引用几句《人生和爱国》原文(办法是截图,再用相关app从图片上摘取文字,这样可以避免照着连某的《人生和爱国》抄录):‌‌“出一份《南方周末》这样的报纸,是当时知识界普遍自我怀疑、历史虚无、倒向美国的必然。‌‌

我感觉腥味比较重的是这一句,这也是我写这个帖子的动力。

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把‌‌“当时的知识界‌‌”说成这样,我觉得连胡总锡进同志都不会。因为事实上,当时知识界的普遍状态,非但不是在‌‌“自我怀疑‌‌”,而是在开始认认真真地从怀疑时代,质疑时代,反思时代,和批判时代,重要的是,这种状态和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刚好在相当部分是契合的。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走向开放,政府开始改革的认识基础和出发点。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从这些认识出发,从而才有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才有了新时期的经济成绩,才有了‌‌“中产阶级‌‌”和连某自喻的‌‌“中产阶级的代表‌‌”。

甚至可以说,那时的‌‌“知识界‌‌”是新中国几十年来,惟一的自主寻找主体位置,并且‌‌“最接近‌‌”主体的时期。在此外的一些时期,中国甚至没有‌‌“知识界‌‌”,知识界也‌‌“没有知识‌‌”(而只有‌‌“注疏‌‌”)。所以直到今天,走过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都非常珍惜。

说到那时‌‌“知识界‌‌”的思考得到官方的响应、承认和接纳,我想起邓小平讲过‌‌“历史问题宜粗不写细‌‌”,这就是说,人们至少对历史是‌‌“可以粗略地怀疑一下‌‌”的,在连某的说法里,仿佛‌‌“自我怀疑‌‌”是一个多么负面的词,但实际上,如果当时的官方没有‌‌“自我怀疑‌‌”,没有官方主导和引导的‌‌“有限的自我怀疑‌‌”,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我否定‌‌”,何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可是,到了连某这里,成了当时的知识界的‌‌“自我怀疑‌‌”和‌‌“历史虚无‌‌”,南方周末成了是‌‌“历史虚无‌‌”的产物。

必须讲清楚,‌‌“历史虚无‌‌”这个词,当时并没有,这是连某追认的,用连某的话说,是今天,是他从‌‌“历史的倒车镜‌‌”里看到的。如上所述,这种胡言乱语,不仅侮辱到南方周末和当时自觉认可南方周末的读者,更侮辱到推动和领导了那场历史反思与拨乱反正的胡耀邦和邓小平等连某大概还不敢公开侮辱的人物。

‌‌“倒向美国‌‌”之说,也是连某‌‌“从今天的历史倒车镜里‌‌”看到的。当时不这么说。或者说当时‌‌“倒向美国‌‌”是公开的,是因为国家战略的调整,开始是为了对抗苏联,是邓小平率领中国‌‌“倒向美国‌‌”。有一个故事传得很广,我觉得那是真的,因为我看到当事人李先生慎之本人的文章里讲过。在去美国访问的飞机上,邓小平和他的外交助理李老慎之交谈起来,李问和美国搞好关系的理由,邓回以国家太穷(话真是说得太直白了。这不仅是‌‌“自我怀疑‌‌”,这就是‌‌“自我否定‌‌”)。

我在准备敲这个帖子的时候,在心里把连某和胡某对照了一下。我觉得,从心理的强大程度来说,他俩有一拼。但是,他俩有一个不同,他们被装在不同的框里。胡享受局级待遇,胡已经退休,不需‌‌“自奋蹄‌‌”,也过的优越,而连总呢,得辛辛苦苦敲字。这好比一个是正室,一个是暗室,在有生之年,后者没有扶正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连总永远赶不上胡总。

本人一片婆心,来讲这些但凡颈部以上熟于私有的人都知道的事实和道理。设想连叔的粉丝,应该都比他年轻,连叔于心何忍。如果他们都是体制中人,机关报差旅费,去一趟红色旅游,听一遍戴小红帽,举小旗旗的导游背诵一段红色历史,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关系不大,但连叔的粉丝,想必多数不是体制中人,只是把脑子都让渡了出去,被洗之后,还拿自己的血汗猛一阵赞赏。

此外,我还有一句话,奉献给‌‌“和连岳一起成长‌‌”的韭菜们。那便是你们的连叔把当时的南方周末,‌‌“一帮记者、评论员,多数二三十岁,每周固定指点中国该怎么办,还大受欢迎‌‌”,说成‌‌“不可思议‌‌”,这段装神弄鬼的诳语有两个层次,连粉们容我道来。

第一,有一个常识,南方周末是党领导的机构媒体,每一篇文章都是报社领导签发的,不是‌‌“二三十岁‌‌”说了算,不是你想怎么‌‌“指点‌‌”就怎么‌‌“指点‌‌”的。你们连叔为什么这么胡说八道,是真的以为他‌‌“二三十岁‌‌”时曾经顶天立地,所以顾盼自雄,以至心目中没有媒体领导呢,还是今天故意假装出来吓唬连粉的,我就不知道了。

第二,它仿佛是在说,话语权天然跟年龄有关,年轻就应该把头缩回肚子里,不得吭声。我要告诉你们,这也是连叔在骗你们。

连某此文发于今年青年节的第二天,写的时候,大概就是五四。一百零三年前,那一批‌‌“指点中国该怎么办‌‌”的青年,就是‌‌“二三十岁‌‌”,如当时的罗家伦,傅斯年,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的追求,就是时代的方向。这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年轻正是‌‌“思‌‌”和‌‌“议‌‌”的时候。毛刘周邓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候,全都是二十几岁。胡适当北大教授和文学院长的时候,也没到三十。

连粉们,年轻不能错过。二三十岁正当其时。如果你今天相信了何叔,意识到连叔在忽悠你们,你就大胆地对自己承认,不要因为自己才‌‌“二三十岁‌‌”就不好意思。

至于他自己,当年‌‌“二十三岁‌‌”在南方周末发的那些言论,以及在厦门化工基地事件中的‌‌“不成熟‌‌”言论(这次《人生和爱国》里也检讨了),不知道这些老账有关方面还给他记着,或是已经对冲。

如果是前者,我想说,连叔你就硬气一点,以‌‌“年轻‌‌”这样不成体统的理由而逃责很不好。如果是后者,就不要总是前躬翻后躬翻,向左向右转,总是有块心病,想赖账的样子,这同样不好。

最后,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有可能连叔本人也不知道,有关方面就不给连叔一粒定心丸,就这么悬着,折磨我们的连叔。而连叔也只好把这样的局面,当鸡汤灌给连粉们。好了,我可能说多了。写得烦,我都不想回看一遍了。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被记住的时光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509/174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