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英美衰败论”:一个错不起的大判断

摘要:腓特烈大帝说过,“杀死一个俄国兵需要两颗子弹,一颗将他放倒,再朝他脑袋上补一枪。”所谓的英美衰败同样如此,你必须亲眼目睹美国彻底崩溃了,否则就那很可能是致命的假象——因为挑战者民族没有容错的机会。

1939年德意志的“英美衰败论”

对于大德意志帝国来说,1939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年份。

"伟大"的元首在这一年迎来了自己的五十岁生日,而德意志则在这一年的3月份吞并了捷克——一个自神圣罗马帝国以来就隶属于德国君主的土地。在做出这个重大决断的前夜,元首的密友、最高决策者一员的阿尔伯特斯佩尔在贝希特斯加登的鹰巢别墅中,聆听元首发表了这样的表述——“那些所谓的民主国家已经衰败不堪了,这是历史的机遇,我必须争取抓紧时间”。

的确,从1929年到1939年,西方民主国家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大萧条及余波,罗斯福的新政曾被视为对西方经济救赎的良方,但1937年的经济危机再次爆发使得这种想法随之破灭。现在,整个世界,只有德意志帝国的经济、领土和威望在突飞猛进,没有人会怀疑德国将赢得未来。

事实上,当时的情势也确实是如此,在德国吞并捷克之后,西方的报刊发出了令人心碎的哀嚎,但英法随即默认了德国对捷克的吞并,并承认了德国扶植的独立傀儡国斯洛伐克。整个德国无不佩服元首的果断和勇敢,并更加确信西方国家的怯懦和不堪一击——德意志民族的雄心壮志愈发旺盛,并试图赢得更多。

在吞并捷克并胁迫立陶宛割让默默尔之后,元首决心瞄准下一个目标,波兰的但泽,对此他志在必得——元首深信,他深信西方国家绝不敢因此对德国决裂。

在他的回忆录里,斯佩尔重现了元首在该年8月22日对德国将军们的动员讲话,“英国人不想打仗,我很清楚,张伯伦眼里只有和平,法里汉克斯厌恶波兰,美国的经济再次衰退,也许他们将永远糟糕下去,我不相信敢与我们交手”,“只要英美不与德国开战,法国人就会接受现实”。正是这一天,德国外长里宾特洛普出访苏联,争取与俄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元首身边的军人们都是忠勇爱国之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这种泛滥德国社会的说辞深信不疑。英国不想打仗,讨厌波兰,法国人怯懦不堪,美国只是昙花一现,而俄国人则被德国外长抓在手里——大德意志的崛起不可阻挡。

就这样,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越过波兰边境,战争爆发。2天后,英法对德国宣战。

1940年6月墨索里尼的“英美衰败论”

1939年1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外长法里汉克斯访问意大利,当温文尔雅的英国首相走下汽车,满怀讨好表情走过来的时候,墨索里尼却扭头对身边的女婿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小声说道,“这就是世界征服者德雷克、克莱武的继承人吗?真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耻辱啊”(《齐亚诺日记》)。

德雷克,16世纪英国海盗头子、征服者,率领自己的私人船队征服北美,劫掠西班牙的黄金船队,并在战争中打垮西班牙无敌舰队;

克莱武,18世纪英国商人、征服者、冒险家,率领东印度公司的少量私人部队击溃孟加拉的数万大军,打垮莫卧儿帝国,征服印度;

“富裕的城市在我的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我却只拿了二十万镑。直到今天我仍感奇怪,我竟是个如此克制的绅士?”?——克莱武征服孟加拉的自我叹息。

到了1940年5月,随着德军不断顺利推进,英法军队不堪一击。这个时候,为了防止意大利人倒向德国,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紧急给墨索里尼写信,以近乎卑微的语气恳求他三思而行,不要与英美决裂。墨索里尼拿着罗斯福的信札给自己的女婿看,说,“美国经济已经衰败十年了,却还想干涉我们的事情,真是不自量力”。

“十多年来,西方一个又一个重大失败,使得领袖深信民主国家不堪一击,他对德国的实力不再怀疑,并相信意大利将加入一场轻松获胜的战争,从而以最小的代价成为战胜国”(《齐亚诺日记》)。

就这样,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

1941年7月大日本帝国“英美衰败论”

1941年4月,是轴心国胜利的新高潮。

在4月初开始,隆美尔统帅的德国精锐在意大利军队的支持下,从利比亚西部突然对原本屡战屡胜的英军发动进攻,16天之后,崩溃的英国军队就被驱赶到埃及边境,整个北非战场近乎无望;

同样,从4月6日开始,德军发动对希腊的战争,希腊、英国联军迅速崩溃,整个巴尔干被德国控制。

目睹接二连三的大溃败之后,在写给美国总统丘吉尔的信件中,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暗淡地表示,“胜利怕是没有希望了”。

这个时刻,美国与大日本帝国的谈判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当时,美国政府向日本提供了极为优厚的谈判条件,其中包括允许日本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和时间从中国撤军,允许日本从南洋购买不受限的石油,唯一的条件就是日本退出印度南部,不要与泰国结盟。

当时,日本内阁实际上已经决定接受美国的条件,如果历史这样运行的话,那么今天的东亚依然是旭日帝国统治,然而,历史对大和民族开了个痛苦的玩笑。到了4月份,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从欧洲回国,作为最坚决的反美民族主义者,他对任何与美国的妥协都无法容忍,松岗猛烈反对日美妥协,宣称,“德国正在崛起,英美走向衰败,日本必须与德国合作,坚决打击衰败的英美”。

松岗以决然的态度强行终止了日美妥协,他一方面面见天皇,痛陈对美妥协毫无必要;另一方面发布舆论战,调动日本人民群众猛烈抨击内阁妥协派。就这样,在松岗的上下攻势下,日本对美妥协的唯一可能性失败了。

“英美正在衰败,德国正在崛起,大日本帝国就像初生的太阳,肩负解放大东亚的重任,南洋是大日本的生命线”;

“英美是个人主义国家,不堪一击,日本武士只需要拔剑,他们就会屈服”;

于是,1941年7月23日,大日本帝国进军印度,随后,英美荷宣布对日本进行石油制裁,并冻结日本资产,这迫使日本民族走向珍珠港。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英美是否立即衰败,只有一次判断对错的机会。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丹姐聊历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05/175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