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北京又要不爽!欧盟通过全球第一个碳关税机制 中国商品出口成本倍增

欧盟碳关税,是针对欧盟外进口的高碳排放产品,征收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税。据一位相关行业的人士表示,对于碳关税正确的理解是,这是欧盟碳市场的补充;“一外一内”,碳市场是对欧盟成员国国内高耗能产业碳排放的管控,碳关税则是对国外进口产品碳排放的补充条款。

昨(22)日,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草案修正案以450票赞成、115票反对、55票弃权得以通过;将使中国商品出口成本倍增。(示意图,资料照片)

当地时间昨(22)日,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下称欧盟碳关税)草案修正案以450票赞成、115票反对、55票弃权得以通过。

欧盟碳关税,是针对欧盟外进口的高碳排放产品,征收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税。据一位相关行业的人士表示,对于碳关税正确的理解是,这是欧盟碳市场的补充;“一外一内”,碳市场是对欧盟成员国国内高耗能产业碳排放的管控,碳关税则是对国外进口产品碳排放的补充条款。

相较之前的版本,这次通过的条款似乎有放宽的部分,比如把正式生效期延长一年至2027年,但条款更多的是严苛的部分。新的机制除要把原来欧洲碳市场所覆盖的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纳入外,又把氢与氨、塑料、有机化学也同样囊括中;此外,电力间接排放也皆将被计入。

而这次得以通过,中间波折不少。欧盟碳关税制度自2021年推动以来,由于实行难度太大,也存在着种种保护主义、扰乱产业价值链的嫌疑,其实并不被外界看好。不过,目前看来,这项政策现对中国国内产业的影响还不高,“毕竟还有两年的制度过渡期。”但在完全生效后,欧盟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地,中国国内的各大产业(水泥、钢铁、塑料、化肥等)一旦有计划进入欧洲市场,将带来成本的大额提升。

对此,中国电子讯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一份报告前表明,方案通过后,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以碳关税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后续将对全球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对中国国内而言,目前来看,尽管欧盟的水泥和钢铁产业从中国进口的比例并不大,但这些产业主要进口地是俄罗斯和东欧。而中国国内是全球最大的钢铁、铝、水泥生产国,有研究称,碳关税机制实施之后,这些行业一旦寻求出口欧盟,额外的碳税成本分别将占到出口额的17%、20%、17%、31%,“这并不是一个能被忽视的小数目。”此外,在激进气候目标的驱动下,欧洲的碳市场覆盖行业还在快速扩增。

从这份草案来看,至少碳关税已经有向下游行业扩展的趋势,已把塑料行业纳入了考核。对此,中国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军锋表示,“如果再进一步扩展到机电、车辆这部分下游行业,对中国国内产业的影响是很大的;2021年,机电产品占中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59%,中国汽车对欧洲的出口增速也达到了204%。”

若未来进一步扩展到下游行业,碳关税生效后,中国国内企业如果没有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追踪管理,将面临货物滞留,无法出口的风险,“而就算做好了,也面临很大的碳成本。”中国远景动力执行董事赵卫军此前曾指出,“以一个100度、出口到欧洲的电池包为例,如果按照彼时100欧元的欧盟碳价计算,制造阶段的碳排放大概在5吨左右,出口面临的潜在碳成本或许在500欧元左右。”

欧盟总部。图:取自欧盟委员会脸书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23/176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