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掌握暗示效应,塑造“好”孩子,父母试试4种暗示方法很有效!

我儿子今年两岁半了,随着物权属性意识的萌芽,他开始变得越来越自私,不让其他小朋友玩他的玩具,他却总喜欢玩别人的玩具。为此,我应用过转移注意力、以物置物等方法,一开始这些方法还很有用,可时间一长,这孩子似乎明白了我的套路,开始不再理会我这些方法。

就在我无计可施时,了解到了暗示效应,具体操作就是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式来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诱导其按照父母的意愿去接受一些意见,在行动及思想上做出改变。了解到这些时,我开始从我儿子身上着手实施。

当我儿子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着玩玩具时,其他小朋友要回家了,可我儿子却不愿意交换回来,这时身边人就会催他还,我就轻轻说了一句“我们宝贝儿最乖了,自己就把玩具还给小朋友了”,果然,孩子在听到这句话后很快就把玩具还回去了。

这种心理暗示法表面看是在表扬孩子,其实就是在鼓励孩子做出一定的行动,这种暗示效应孩子往往是配合的,因为他们喜欢被夸。如果将暗示效应应用在育儿问题上,对“好”孩子的塑造是非常有效的。

下面我们介绍四种常用的暗示效应的操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妈妈们。

1.语言暗示:积极的鼓励远比斥责更有效

当孩子和小朋友们抢玩具时,如果妈妈一味斥责,否定孩子,就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反感妈妈的话,而如果妈妈采用语言暗示的方法,对孩子说“我家宝贝儿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当孩子从妈妈嘴里听到了夸奖,就会不自觉地按照妈妈言语中期望的那样去做。

我想,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一个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喜欢靠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当父母学会应用语言暗示后,孩子不仅会变得快乐,也会逐渐按照父母期望的那样去做,这可远比父母的斥责、要求更有用地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更有利。

2.心理暗示: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之前听说过这样一件故事,说的是两个病人同时被确诊为癌症,其中一个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于是每天该做什么做什么,日子过得很开心,不久后医生惊奇地发现她居然痊愈了;另一个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便郁郁寡欢,每天都过得很悲伤,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这个案例虽然极端,但却也反应出了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当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当或不符合父母期望时,父母不要急着去批评、否定孩子,可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告诉孩子“你比上次已经进步很多了”,“虽然你还是没有及格,但只要你继续努力,成绩一定会好的”,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帮孩子提升自信、变得优秀。

3.行为暗示:让行动改变孩子

举例来说,当孩子参加完百米赛跑而成绩不理想时,如果父母唉声叹气,那孩子自然就会气馁,如果父母拍拍孩子肩膀,说一声“没关系,继续努力”,那孩子就会再接再厉。父母要想通过行为暗示来使孩子变得优秀,那就需要从自身做起,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常看书,那自己就要养成看书的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亲身示范会让孩子变得独立、优秀、自律。

4.表情暗示:于细微处改变孩子

记得之前听一个妈妈说过,自己只要一变脸,孩子就会听话,她的确很好地应用了表情暗示这个方法,不过表情暗示更多的应是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的暗示。

当孩子做了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时,父母可及时给孩子送去一个肯定的微笑,而当孩子做了一件该被批评的事时,父母也要注意表情严肃,务必要使表情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非反作用。通常,妈妈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对孩子行为的肯定,更有助于“好”孩子的塑造。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海涛爸育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29/176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