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深莞用工旺季遇冷 中国失业危机难解

—经济学者揭中国产业链最大的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报告指出,2022年下半年中国就业压力仍大,消费需求难以提振。图为东莞一智能手机工厂生产线。(Nicolas Asfouri/AFP)

2022年6月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2.5%,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涨幅均扩大。深圳、东莞用工旺季夏季遇冷,时薪陡降至1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最新报告指出,2022年下半年中国就业压力仍大,消费需求难以提振。经济学者揭示中国就业压力背后的产业链危机。

CPI年增2.5%创近2年新高物价涨幅扩大

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2.5%,较上月增加0.4个百分点,创下2020年8月以来新高;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增6.1%,涨幅较5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下降。

根据统计数字,整体食品价格上涨2.9%,涨幅比5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

其中,粮食、食用植物油鸡蛋和蔬菜价格涨幅在3.2%到6.6%之间。水果价格上涨19.0%。

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涨幅比5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01个百分点。

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3.4%和36.3%,机票价格上涨28.1%,涨幅均扩大;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5%和0.9%,涨幅与5月相同。

深圳东莞用工旺季遇冷时薪陡降至10元左右

财新网报导,夏季是珠三角地区普工用工旺季。每年7月,江西、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数以万计的学生流入莞、深,成为各制造企业生产线上重要劳力。

但今年东莞、深圳用工旺季遇冷;暑假工、临时工时薪陡降至10元左右。学生工工价低,农民工日子也不好过。随着学生工涌入,社会工的时薪同样下降至11元~12元。

东莞东城某企业一员工表示,2021年学生工是来多少招多少,14元/小时。门卫介绍一个还有200元提成。今年厂里没什么订单,一个都不招。

有东莞“招工一条街”之称的厚街东明路,今夏更是格外冷清。往年,长不过千米的道路两旁,常有临时搭建的招工点揽人。如今,数家劳务中介大门紧闭,快餐店、百货店白天也门可罗雀。

疫情影响下,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普遍遭遇需求萎缩、原材料上涨、物流受阻等挑战。东莞一季度进出口下降0.6%,纺织业、消费品制造业、电子制造业企业首当其冲。多名东莞劳务中介均表示,其对接的企业用工需求较往年同期下降30%~40%。

据报导,越来越多职校生升学而非就业,加之宏观环境波动,企业人才培养的长期意愿降低,更倾向视学生为临时劳动力而非技术人才储备资源。而低待遇、低含金量、低对口度的实习环境,又加剧职校生“逃离工厂”的倾向。如今,产业工人高流动率已成中国工厂的共通问题。

官方智库:中国下半年就业难收入恐降消费难振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官网7月4日及5日先后发表题为“2022年5月消费状况分析与展望”和“2022年5月分外贸形势分析与展望”的报告。报告指,2022年下半年中国国内就业压力仍大,导致民众担忧收入可能下降,将进而使得消费性需求大规模成长的可能性不高。

7月5日发表的报告提到,从5月份数据来看,中国进口逐月相比仍处于低档,明显低于出口的恢复速度,反映生产驱动和消费驱动的进口需求均面临较大障碍。

报告分析,一方面当前中国加工贸易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中间品进口仍处于低档;另一方面,疫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可能维持一段时间,下半年失业率可能仍处于高档,人民收入上升的难度较大,这都将使得国内消费性需求下降,对进口形成较大压力。

7月4日发表的报告也指出,中国5月份的就业数据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疫情推升大城市失业率,二是毕业季带来青年失业率继续上升。

报告说,中国整体失业率5月份已开始下降,但31个大城市失业率却不降反增,原因有二。一是疫情对大城市企业的影响更强,涌入大城市的初创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受挫严重,就业带动力量下降;二是这波疫情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地,尤其是上海作为经济重镇在疫情中受到影响,就业吸纳能力下降。

报告认为,2022年中国大学院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企业招聘需求却因为疫情冲击缩小,供需差距持续扩大。到7、8月毕业生正式离校,季节性失业还会上升,失业率还可能再创新高。

中国高失业率背后:产业链外移

中国高失业率的背后,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川普政府连续加征25%至15%关税所造成产业外移的影响。

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同年8月23日,对160亿商品加征25%关税;2019年5月5日,对价值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2019年9月1日,对余下3000亿美元的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大纪元表示,川普总统所主导的中美贸易战、关税战,确实对中共的打击非常之大,实际上已经加速了产业链的外移。

大陆经济学者上月初撰文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因成本要素驱动,产业链即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2018年,因中美贸易摩擦,企业为了分散风险,采取“中国+1”的多元化战略,全球布局。2020年,疫情爆发,产业链进一步分散。

文章分析,除了产业链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突出,核心技术、关键材料、高端设备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之外,无论是贸易摩擦也好,疫情扰动也罢,中国产业链最大的危机在于,由于种种原因,跨国企业们萌生了准备“B计划”的想法,并且有机会进行检验,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一点一点地搬到世界各国。最可怕的是,经过检验后,发现真的可行。

文章警告,产业链的过多和过快外移,可能导致中国产业空心化。无论是高、中、低端任一环的产业转移,对于中国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与濒临绝境的中小微企业,都是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大纪元专题部记者东方皓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13/177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