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柳暗花明又一村,离开大陆的知识分子

柳暗花明又一村——离开大陆的知识分子却保全并发展了中华文脉

1948年,中央研究院评选了81名院士,是中国众多知识分子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而且选举相当公正,政府没有介入,纯粹知识分子按照成就大小进行的评选。

大陆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院士

第一届院士

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是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科研机构。

当时,中研院人文组成就高于世界水平,数理组和生物组成就与世界水平相当。

数理组院士28人:(多人都是两弹一星的老师)

姜立夫,许宝𫘧,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赵忠尧,严济慈,饶毓泰,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健,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鸿勋,萨本栋。

生物组院士25人:王家揖,伍献文,贝时璋,秉志,陈桢,童第周,胡先骕,殷宏章,张景钺,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汤佩松,冯德培,蔡翘,李先闻,俞大绂,邓叔群。

人文组院士28人:吴敬恒,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余嘉锡,胡适,张元济,杨树达,柳诒征,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李方桂,赵元任,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梁思成,王世杰,王宠惠,周鲠生,钱端升,萧公权,马寅初,陈达,陶孟和。

苏浙区域向来人文深厚,这一区域院士占比是44%

争取到最后一刻

1948 年12月初,国共两党打的是如火如荼。傅斯年协助蒋介石争取大陆学人撤退台湾或海外讲学。

柳暗花明又一村——离开大陆的知识分子却保全并发展了中华文脉

蒋介石和傅斯年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争取的大陆学人,主要是:

一是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

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

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 离开大陆的高级知识份子;

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

胡适的叹息

然而,在北平的大多数杰出知识份子,许多人不准备去南京跟蒋介石赴台,而是愿意留在大陆。

这些知识分子有着浓重的家国情怀,他们对国民党有失望,他们也认为自己与政治向来保持距离或不感兴趣,即使共产党来了,我只教我的书或扎进故纸堆中。

柳暗花明又一村——离开大陆的知识分子却保全并发展了中华文脉

蔡元培公

在南京的傅斯年望眼欲穿,结果还是空荡荡的机舱,但是傅斯年依然给这些教授写信,劝说他们南下,当时蔡元培先生给学界留下了一个传统:就是你只能够劝说,不能使用行政命令。

这些院士们许多都是出身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家庭,傅斯年说:像诸位这样的家庭出身与社会关系,若留在大陆,绝不会为执政党所容。

但这些知识分子许多都用沉默选择了拒绝。令傅斯年感伤不已。

胡适,也在帮助傅斯年推行这一计划。对于这些不愿去台湾或者海外讲学的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到时自己不说话不就行了,胡适却说,那时不但没有说话的自由,更没有不说话的自由。

伤别离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完整迁台的只有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和 历史语言研究所,其余11个自然科学研究所以及社会学所,全部留在了大陆。中研院400多名工作人员,也只有不到60人撤离。

最终,8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中,李济、董作宾、袁贻瑾、王世杰、傅斯年、朱家骅、李先闻、王宠惠、凌鸿勋、吴敬恒10人去往台湾;

陈省身、李书华、吴宪、林可胜、汪敬熙、陈克恢、李方桂、赵元任、吴大猷、萧公权、胡适、萨本栋12人远走海外;

华罗庚、茅以升、金岳霖、冯友兰、梁思永、梁思成等60人留在大陆。

文脉幸存

留存下来的知识分子令人唏嘘,而离开的知识分子也是异常的悲苦,他们始终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守护产生文化的土壤。对于他们来说,根丢掉了。至于后来,中国文化的根更是被自己刨掉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离开大陆的知识分子却保全并发展了中华文脉

台湾素书楼

但是这些飘零海外的知识分子们,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使得中华文脉得以在海外生根发芽并逐渐壮大最后枝繁叶茂,实现了他们当时认为难以实现的理想。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民国那点事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16/177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