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糊涂是本事,知足是聪明

人懂知足,离苦得乐。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什么事都弄清楚,什么理都争明白才是真本事。

后来年岁渐长,阅历渐深,才终于明白:

适当糊涂,学会知足,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01

糊涂是本事

作家苏芩说:“曾经以为自己活得很明白,后来才发现,一个真正活明白了的人,不会忍心让自己活得太明白。”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活得太明白是一种负累,事事都在意计较,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纠葛,就在于太较真,什么都想争个输赢,辩个明白。

道德经》有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正智慧的人,忍辱不辩,寡言不争。因为他们明白,为小事着急上火,耿耿于怀,只会因小失大。

适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聋作哑,才能活得轻松自在。

红楼梦》里有一回,王熙凤为了讨好贾母,故意当众捉弄刘姥姥。

让刘姥姥用滑溜溜的筷子夹鸽子蛋,还在刘姥姥头上插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把她打扮成了一个风流的“老妖精”,逗得众人捧腹大笑。

当众扮丑出洋相,还被众人嘲弄取笑,按理说这种事放在谁身上都会生气。

但刘姥姥不仅没有计较,还顺势拿自己开涮:

“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

其实,对于王熙凤等人故意戏耍她这个乡下老太太,讨贾母欢心的心思,刘姥姥心知肚明,只是故意选择了装糊涂,逗大家一乐。

看穿不揭穿,看破不说破,这便是刘姥姥的智慧之处。

揣着明白装糊涂,既成全了别人,又不至于让自己陷入难堪。

季羡林曾说:“人生在世,有时的确需要聪明,但更少不了糊涂。”

糊涂不是蠢,不是傻,而是一种不计较的豁达,一种通权达变的智慧,一种能屈能伸的本事。

为人处事,该明白的时候不装懵,该糊涂的时候不较真,才能远事端,少是非。

02

知足是聪明

《道德经》有言:“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心不足蛇吞象。即便已经拥有了很多,却还妄想着得到更多,是人性的深处的恶。

鲁国有二人,一贫,一富。

贫者常常喜乐安然,富者却终日愁容满面。

一天,富者忍不住问贫者:“你贫穷如斯,为什么却如此快乐?”

贫者答:“我虽贫,但身上衣,口中食俱全。无以忧,可得其乐。

你有良田千顷,牛马成群,为什么还总是不快乐?”

富者叹气道:“我资财虽多,但有人比我更富,我自然不乐。”

贫者虽贫,但能安贫乐道,淡然享受生活里的幸福和美好。

富者虽富,但欲更富,增添了许多苦恼,失去了许多乐趣。

恰如北宋诗人林逋在《省心录》里写的: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一个人能否活得舒心,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欲望的大小。

贪欲过盛,只会活在无谓的痛苦之中,懂得知足,自然欢喜常随,快乐常伴。

《大庄严经论》中记述过一位居士的故事:

这位居士生活困窘,缺衣少食,被人讥笑为“最贫穷的人”。

但无论生活是贫是富,日子是好是坏,他始终坚守佛祖所赞美的知足德行,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他时常口诵一首偈语:“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这世上大凡智慧之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懂得保持知足的心态,恬淡的心境。

不贪求,不妄图,在物欲横流的俗世,为内心保留一份净土,给自己增添一份幸福与快乐。

正如净空法师所说:“人懂得知足,心开意解,真正离苦得乐。”

03

心要简单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叫“瞎半仙”的算命先生,为了生计装成瞎子,戴上一副墨镜周游四方。

在他的算命生涯里,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

大家都以为他是真瞎,只会闭眼替人算命,不能睁眼看这现实世界。

于是有贪财之人明目张胆拿走他面前的算命报酬,也有好事者当着他面做一些不尊重他的小动作。

而事实上,瞎半仙全都看得一清二楚。

但对于别人对他的冒犯,他只是淡然一笑,从来不放在心上。

对于顺走他算命报酬的人,他也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这种既不为小事较劲,也不为小利纠结的活法,让他少了许多烦恼,活得很是潇洒自在。

人到了一定年纪,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大大小小的事历过了,渐渐地悟透了一些东西。

明白锱铢必较只会给自己找不痛快,贪心不足终会反受其累。

是是非非前少一些计较,虚名浮利前少一些贪心,才是真本事,大智慧。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洞见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18/177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