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心理学:朋友、伴侣、家人之间有这种失望,其实是件好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许我们经常会遇到令我们失望的事情。如:

周末想约好朋友一起吃饭结果被拒绝

自己想让孩子考得更好的成绩结果却不令人如意

伴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明明是好建议得不到朋友的认可

我们是好心别人却认为不必

失望是在在所难免的,可是,如果是持续的失望而且是一直很强烈的,影响到了心绪的,那么,你是否思考过,这些失望可能来源于一些心灵上创伤

在心理学上的失望,是基于当前结果不符合预期时的反事实思维过程的产物,是人际冲突中经常出现的负性高级情绪。

在心理学上,“失望”的产生有以下三种原因:

1、“本我”得不到满足

在精神分析中,精神分析心理学家Freud将人格分为三个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只顾于满足需要而不顾一切代价;“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起到对“本我”的约束作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如果“自我”能够很好地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关系,那么我们将非常愉快。比如当我们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果,当我们鼓励孩子之后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当我们的辛苦做出的方案被采用了……

但是,当“自我”不能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时,我们的“本我”需求被压抑了,就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失望即发生了。

2、童年创伤

众所周知,童年是影响人一生的阶段。如个体心理学家Adler有一句至理名言,“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行为主义学心理学家wahson曾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以用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的父母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是乞丐、小偷。”

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发展的前六年就能奠定儿童的行为模式了,即他们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事物。

也就是说,如果童年的经历与环境会对后天的行为与信念存在巨大的影响,我们之所以时常感到失望,可能是因为我们在童年时期遭受到了一些创伤,因此在后天已经“习得性无助”了,因而在遇到问题时自然而然会产生“失望”的惯性思维。

3、不合理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Ellis创建的“情绪ABC理论(Emotional ABC theory)”认为,一个刺激并不是产生一个情绪和行为的原因,人们对刺激产生的理念才是产生该情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失望的情绪并不是因为事件导致的,而是因为我们存在的观念与信念导致的

比如说,当我们的伴侣不思进取使我们感到失望时,是因为我们认为你的伴侣一定要上进以后的生活才有着落,所以朋友、伴侣、家人之间有这种失望,是好事。

如果换个角度想想,比如说我认为的伴侣有很多优点:性格很好、很乐观,工作稳定,我们也没有必要为遥远的未来杞人忧天,而且就算真的失去了这一份工作,也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会“一日回到解放前”,因为从前的日子已经彻底离我们远去了,我们也比过去更加有能力面对未来了。

综上,失望可能来源于我们在童年或者是经受其它重大事件时所遭受的创伤,这些创伤将会引起我们的恐惧,为了避免恐惧,我们将做出各种行为来阻止恐惧的发生,而一旦事情的发展不能达到你预期的程度时,我们就会失望。

比如你被朋友拒绝了很失望,可能是因为曾经有朋友因为排挤你或者想要抛弃你而拒绝你,你很害怕这位朋友也是因为这样而拒绝你。

对成绩不好的孩子、不思上进的伴侣感到失望可能是因为你害怕再度回到那个因为无能而导致局面脱离掌控的恐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停顿与觉察

当失望来临的时候,我们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为何会感觉到失望?使我们感到失望的对象有哪些?这些对象放生了什么才使我们感觉到失望?我们需要先对自己的“失望”做一个系统地觉察与探索。

积极再定义

在觉察到“失望”后,我们应该把这种消极的观念转换为正面、积极的,面对同一个对象,我们不必沉迷于它没有什么,而是去思考它拥有什么,对它进行再定义

如面对孩子的成绩问题,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优点上面,他很健康、性格很好,虽然偶尔调皮,但是非常尊重长辈,能哄长辈开心……

一般化与普遍化

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失望是具有普遍性的,并不是只有我们自己才有的,许许多多与我们一样普通的个体也会经历这样的困难。

我们不必沉迷于此刻的失望当中,而是需要去思考如何运用我们已有的资源去创造未来,释放被恐惧、焦虑占据的心理能量和空间,并代之以信心、勇气、决心和行动。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失望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失望如果一旦被疗愈,那么将获得心灵上的成长。

一来我们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变得更加有力量、有自信去面对生活、面对他人。

二来我们将不再过激评价外界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第一心理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814/178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