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人说:“己之事,自完成;毋烦人,大事成。”
诚然,每个人都是靠自己的。
人生路上,总有人帮你,也有人引路,但最后还得一个人走。
因此说,有一种善良,叫“不打扰”,彼此尊重。
02
作为父母,不要打扰孩子的梦。
小时候,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也会被那些无厘头的故事吸引。
小红帽的力量很小,但是可以打败大灰狼,还能遇到好心的猎人;灰姑娘会遇到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天真的孩子,才可以看清皇帝的新装......世界总是最美的样子,邪恶终究不会战胜正义。
孩子的世界里,总有太多的“为什么”、太多的奇思妙想。
可是,在父母的眼里,只有残酷的生活,竞争的压力,到处充满了“不公平”。当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努力灌输给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是否愿意。
里根说过:“我以为今天有些父母所犯的最大的毛病是,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与照顾,和有效地鼓励孩子们的责任感和熟习到自我价值。”
不打扰孩子的天性,不妨碍孩子追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强求,善良的父母,多半会这样做。
03
作为旅客,不要打扰自然的美。
《青年博览》里有一篇文章叫“残酷的美丽”。
文章指出,在可可西里、青海湖,有美丽的风景,有鸟儿自由飞翔,你走过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可能留下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脚印。
可是,有人为了拍摄万鸟起飞的场景,放起了鞭炮。也许,受到了惊吓的鸟儿,从此不知道如何回家,鸟巢里的小鸟,难以安宁;有人开车,驱赶动物,只是为了看到动物奔跑的样子。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相对于大自然来说,就是“匆匆一瞥”。
看过一条标语:“带走风景就好,别留下垃圾。”
地上的垃圾,可以捡走,但是动物们心中的害怕,却不可以捡走,还有那被踩踏过的植物,很久都不能恢复。
在很多景区,总有一些素质很低的人,爬上了树梢,坐在了景物身上,大煞风景。
在城市里,总有人大声喧哗,不管在公共场合,还是在深夜里;有人破坏公物,或者长时间占据公物。方便了自己,却苦了大家。
古人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也就是告诉我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有非分之想,也不要做出任何有嫌疑的动作。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任何一个角落,都有生存的规则。不打扰,是一种自律,是不需要监督的善良。
04
作为家人,不要打扰家庭的伤口。
在《喻世明言》第二卷里,有一个叫“吴山”的男人,生于宋朝时期,家住临安府,靠开丝锦店为生,妻子余氏。
有一天,店里来看一位不速之客金奴。金奴假装可怜,还主动向吴山表白,希望能够喜结连理。
一来二去,吴山给了金奴不少钱财,还因此大病一场。一家人,看着吴山病怏怏的样子,急得团团转,医生说:“脉气将绝,此病难医。”
百般无奈之下,吴山向家人说了实情。妻子余氏责怪了几句,然后放下过节,嘘寒问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吴山病愈,从此痛改前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有的过错,都是一道伤,如果不能愈合的话,以后的日子,就一直带着伤。
爱情导师涂磊说过:“对于自己所爱之人,一次是大度,两次是宽容,第三次是犯贱。”
虽然话很难听,但是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要容得下一两次过错,不要一根筋,一辈子互相计较。
除了爱情,我们还要珍爱父母和儿女情,兄弟姐妹情。
父母偏心,家庭财产分配不均,兄弟姐妹不愿意借钱、帮忙等,都会带来感情的裂痕,但是我们不要一直记得太清楚了。
把伤口搁置一边,不去打扰,自然会愈合。感情也会因此变得平淡而温暖。毕竟,爱,是一辈子的事情。
05
作为朋友,不要打扰彼此的选择。
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人,如果有几个贴心朋友,就好过多了。
在你困顿的时候,朋友伸手拉一把;在你落魄的时候,朋友会给你钱;在你很饿的时候,朋友请你吃饭,还介绍工作。
逢年过节,朋友之间,互相走动;闲来无事,朋友一起吃饭,推杯换盏。
事实上,朋友交往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弄明白,都要一起去做。如果你过分在乎朋友,那么社交的距离就会消失,人与人之间,会出现矛盾,闹得很不愉快。
人生的方向、家庭的矛盾、工作的烦恼、失意的痛苦,只要知道就好,不要去打扰;如果对方不说,你最好别问。是取,是舍,都是自己的选择,你不要代替他做决定。
很多时候,“无声的陪伴”就是无言的温暖和感动。
06
打扰别人,是一份热情,但是打扰得不是时候,打扰的事情太多、深度太深,就会变成“情感绑架”,会变成人生的束缚。
总有一些时候,我们不希望打扰别人,也不希望被打扰。打扰了,其实是找到了一份“不适感”,是令人反感的善意。
告诉身边所有人,在他需要的时候,你会出现,在他很好的时候,你只是远远地看着,默默地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