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李怡去世 从爱国到反共曾说“宁愿做一个人,也不做中国人”

作者:

香港知名作家李怡周三(5日)在台北国泰医院病逝,终年87岁。至于李怡临终前还有没有遗憾?李怡的友人对本台说,李怡最挂心香港,可是他已无能为力。从爱国到反共,李怡曾说过“宁愿做一个人,也不做中国人”。那么李怡对香港以及中国带来的是积极还是悲观的意义?与李怡相识已久的刘锐绍认为,中共官方糟蹋了李怡以至一代知识分子的好意,但对民间认识国情及事物本质这方面来说,却发挥到长远的影响。李怡受访时曾以这句话总结其人生:“悲观不代表消极,而是你积极把握当下,不背负良心去做每一件事”。

香港知名作家李怡周三(5日)在台湾病逝,享寿87岁。李怡于1936年在广州出生,本名为李秉尧,战乱期间于1948年移居来港,1954年在香岛中学毕业。

李怡的女儿谨此公告“父亲痛于10月5日上午9时在台北逝世。”(李怡Facebook截图)

李怡的笔名包括舒桦、齐辛等,于1970年曾创办立场亲共的杂志《七十年代》并担任总编辑。至80年代,李怡脱离左派,立场倾向批判中共,1984年杂志更名为《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除了杂志文章外,李怡也著有许多散文集和作品,例如《知识分子与中国》、《香港一九九七》等。

友人:李怡最挂心香港可是无能为力

李怡友人、曾任职杂志《九十年代》的资深传媒人邱近思向本台透露李怡离世时的情况:“他安祥离开,两个女儿也都在台湾。”她说李怡这段时间做过两次心脏手术,他的心脏本来就比较弱。

被问到李怡有什么遗愿或遗憾,邱近思这么说:“他没有什么(遗愿)…..反正因为《失败者回忆录》也写得差不多。当然他最挂心的是香港,可是香港的话他无能为力。”邱近思续指李怡的朋友之后会帮忙出完这本书。

早在半个月前,李怡的专页帖文已写道“作者有病‘失败者回忆录’暂停数天。无大碍,不劳各位朋友牵挂。”

《港区国安法》后远走台湾完成最后人生继续关注港年青人

《港区国安法》实施后,李怡选择远走台湾,他认为“离开是完成最后的人生”,关心两岸三地民主运动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来台后,他曾出席公开活动《时代革命》台北首映,当时他便说“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话,中共永远得不到香港。”

来台后,他也在社交平台持续连载个人文章系列《失败者回忆录》,文章包括回顾2019年反修例示威,也特别关注离散海外的香港年轻人处境。

“反送中”运动见年轻人展现无畏无惧的牺牲精神令李怡晚年对港重燃希望

李怡2020年初接受本台访问时,回顾逾半世纪的写作生涯。他感叹近年香港的前景只有悲观,直至“反送中”运动,涌现了一班勇武抗争的年青人,展现无畏无惧的牺牲精神,令他在晚年对香港重燃希望。

他说:“反送中运动虽然什么都未得到,但有一样东西是,很清楚,所有香港争取民主的人,现在都是本土意识,不论你是大中华派、曾爱国,大家都觉得香港自主意识很重要。”

李怡从爱国到反共“我宁愿做一个人,都不做中国人

李怡从爱国到反共,他曾经这样说:“如果我是记者,我采访的事情,可以如实报道,不需要被扭曲,不需要左删右删,不需要“政治正确”,我就做中国人。如果教书,我可凭自己的学识去教,凭我知识教学生,不是要靠“政治正确”观念,又扭曲思想,我就做中国人。如果都不行,我宁愿做一个人,都不做中国人。”

李怡曾说过“宁愿做一个人,也不做中国人”(资料图片)

刘锐绍:李怡在困难重重下发挥知识分子的风骨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又名:夫子)向本台形容,李怡一辈子也在发挥中国知识分子的天职,在困难重重下发挥知识分子的风骨,近年更表示对官方失望后绝望,他形容李怡是“风骨之松”。

刘锐绍说:在80年代大陆开放时,对他们都比较重视,但他没有因这个情况而谋取自己的利益,反而继续进行民间的声音的作用。现在你再看好多人自己说话也不信,但为了在建制里寻求利益是可以将“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李怡就从来没有这样的行动。

中国糟蹋了李怡以至一代知识分子的好意却在民间发挥到长远作用

那么李怡对香港以及中国带来的是积极还是悲观的意义?刘锐绍认为中共官方糟蹋了李怡以至一代知识分子的好意。但对民间认识国情及事物本质这方面来说,却发挥到长远的影响。

刘锐绍说:当它㒼塞、落后,你是没有办法叫醒一些装睡的人,这亦是李怡先生经常提的问题,既然是这样,倒不如先唤醒民众。有什么民众,就有什么政府。如果民众自己本身聪明,便不会被官方的愚民政策欺骗。他到后期是不断从这方面努力,所以他的影响一定不会只是一代人。

桑普:从左派、大中华转移近似右派及独派李怡让人知道人有自省能力

目前在台的香港时事评论员桑普对本台指,约2至3个月前才在台北的酒楼遇到李怡,当时他还声如洪钟,没想到今天就传来死讯。

他说,虽然李怡以前是亲共骨干人士,但后来由亲共转为反共,至香港反高铁事件、五区公投、城邦论等的出现,本土主义慢慢兴起,可见李怡也有转向,由西方左派转向右派;并由大中华派慢慢转向近似独派的情况,但并非要主张“香港独立”。

桑普说:他希望本土派文化要自主,我们的政权要自主,他觉得一国两制已死是没可能,但仍然给年青人相当清晰的一种想法。他认为要将以前的权威打倒,凡是天经地义的就不能否定。他觉得他的一生就是不断否定的人生,否定他亲共的、变得反共;否定他大中华的、变成本土;否定他左派讲法的,变得逐渐向右派。他向右派、向独派,但我不认为他是真的右派及独派,因为他仍有一步之遥。

桑普续指,李怡让人知道人是有自省能力。

桑普说:从李怡身上,你会知道一个人是有自省能力,与年纪无关。是与你本身是否开怀聆听一些不同想法,然后不断反省自己有关。

陶杰:人总有错,但他承认;这个错不是他的错,而是他所热爱的国家的错

去年3月才与李怡吃饭送别他来台的香港作家陶杰,赞扬李怡是香港的文青之祖,他接受本台访问时说,李怡的评论相当于鲁迅,再过100年后看还是赋有生命力。他形容李怡一生热爱自由,但没有失去过自由。李怡正因有原则、讲真话,成为受到人生攻击最多的文化人。

陶杰说:他知道自己早年所维护的东西是错,他坦诚地说出来,然后和大家一起分析,所以这一点是非常可贵。人总有错,但他承认。这个错不是他的错,而是他所热爱的国家的错。

香港时事评论员王阳翎(又名:于非)对本台指,有幸以前与李怡有互相关注对方的文章,他认为李怡“是一代才情作家,嫉恶如仇,对现实政治与人性觉察力强,通达权力利害和要害。其文重哲思启蒙,流畅凝练,言之有物;其人兼具庄严与不羁、傲骨与傲气,虽有抄袭缺失,却始终是瑕不掩瑜。”

李怡总结其人生:不背负良心去做每一件事

李怡在本台的专访中,便曾用这段话总结其人生:“悲观而积极人生,对人本身是悲观。乐观者与悲观者之别是,悲观者比乐观者得到的资讯多很多,对人类社会愈了解,愈难乐观,但悲观不代表消极,而是你积极把握当下,不背负良心去做每一件事”。

李怡告别式将于本月22日下午2时在台北二殡至真一厅举行。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006/181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