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显示,2022年10月6日,一名乘客在中国东部江苏省南京市国庆假期抵达南京火车站时正在接受 COVID-19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中共病毒(COVID-19)于2019年12月从中国武汉传出。它可以让人类的身体生病,出现包括发烧、咳嗽、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人们很少意识到,它也可以让人类的经济生病。
在中共病毒蔓延到全球之后,美国曾经经历了一次经济衰退。令很多人庆幸的是,那次衰退仅仅持续了两个月。然而,这只不过是因为中共病毒的“毒性”被美联储的大规模量化宽松和政府撒出的“现金雨”强力压制下去了。
两年之后的今天,世界再次面临经济衰退的威胁。这一次,是各国央行为了应对因量化宽松和财政刺激措施而导致的通货膨胀而大幅加息所致。中共病毒的“毒性”在被压制一段时间之后,第二次发作了。
2020年1月20日,美国疾控中心报告第一例中共病毒案例。1月31日,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Alex Azar宣布美国爆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关闭,工厂停工,2240万美国人失业。
当年第一季度,美国GDP惊人地下降31.4%。然而在第三季度,GDP神奇地反弹了33.4%。在这两个月里,美国央行和政府施行了什么魔法?
美联储开启无限量量化宽松
首先来看美联储的组合拳。在2020年3月3日,美联储紧急降息50基点。3月15日,美联储再次召开FOMC会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1个百分点至0%至0.25%之间,并启动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计划。美联储随后再宣布取消QE限额,按照“实际需要”购买资产,开启无限量QE。
美联储还搬出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各种紧急贷款计划,同时还使出一些新招,比如支持向中小企业放贷和购买公司债。一系列操作实现了解除短期危机的目标,但也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截至12月20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7.41万亿美元,而2月份还仅仅是4.2万亿美元。
再看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国会推出两项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的巨额刺激法案,向数百万居民发放现金——2020年4月份发放了1,200美元,2020年12月和次年1月再发放600美元。
这些措施,帮助刺激了消费者支出以及储蓄率的大幅上升,大部分经济体开始复苏并且表现强劲。根据全国房地产协会的数据,到2020年底,房屋销售较年初增长23.6%,房屋的中位销售价格较年初上涨5.4%。
然而,通货膨胀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全球通货膨胀
2020年底,美国通货膨胀率从5月份的0.1%攀爬到1.4%,此后一路飙升。到2022年6月,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9.1%,创40年来最大涨幅。
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弗朗科斯·德索瓦等人今年7月撰文说,他们研究了COVID-19危机期间财政刺激措施如何影响各国供需平衡。他们的研究表明,这些措施刺激了商品消费,却对生产没有任何明显影响,增加了市场的过度需求压力。因此,财政支持导致价格上涨。
研究表明,具有大规模财政刺激或通过国际贸易受到外国刺激的国家经历了更强烈的通胀爆发。他们的计算表明,美国在大流行期间的财政刺激措施导致美国的通胀率上升了约2.5个百分点(ppt),导致英国通胀率上涨0.5个百分点。
该报告特别指出,2022年2月的通胀,跟俄乌战争关系不大。
政策制定者们曾经天真的以为价格上涨是“暂时的”,他们认为供应链混乱、劳动力短缺和其它造成通货膨胀的问题迟早会自我纠正。然而,在美国通货膨胀率连续八个月保持在7.5%以上之后,拜登政府官员承认他们错过了灭火的时机。
美国不是唯一一个正在经历通货膨胀的地方。皮尤研究中心对来自44个发达经济体的数据进行的分析发现,几乎所有这些经济体的消费者价格自大流行开始以来都大幅上涨。
在这44个国家中的37个国家中,今年第一季度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至少是2020年第一季度(中共病毒开始传播之际)的两倍。在16个国家当中,第一季度的通货膨胀是两年前水平的四倍多。
在所研究的国家中,土耳其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通货膨胀率是迄今为止最高的,达到54.8%。
过去两年通货膨胀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以色列。2020年第一季度,以色列通货膨胀率为0.13%。但是在今年第一季度,通胀率达到3.36%,是2020年同期的25倍以上。
除以色列外,其它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的国家包括意大利,瑞士和希腊。与两年前相比,意大利通货膨胀率在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了近20倍;瑞士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0.13%上升到今年同期的2.06%;希腊今年第一季度的年通货膨胀率达到7.44%,几乎是两年前的21倍。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年度通胀率平均略低于8.0%,在所调查的44个国家中排名第13位。美国第一季度的通胀率几乎是2020年第一季度的四倍。
各国央行疯狂加息
为了浇灭通货膨胀的熊熊火焰,美联储和各国央行开始了疯狂加息。
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3.00%至3.2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是自1981年以来最大幅度和最密集的加息。今年3月以来,为应对物价飙升,美联储加息幅度累计达300个基点,但美国通胀率仍未出现明显下降,仍处于自198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它国家央行也不遑多让。9月8日,欧洲央行史无前例地将三大关键利率单次上调7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1999年以来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
9月22日,英格兰银行将基准利率再上调半个百分点至2.25%,将其带到2008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
同日,瑞士央行加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0.25%上调至0.5%,这一转变结束了欧洲负利率时代。
还是在同一天,印度尼西亚、台湾、菲律宾、南非和挪威的央行纷纷加息。
各国同步加息恐导致全球衰退
世界银行今年9月15日发布报告,题为“全球衰退是否迫在眉睫”?报告说,为遏制持续高通胀带来的风险,在财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国家正在撤回货币和财政支持。因此,全球经济正处于过去50年以来国际上最同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收紧阶段之一。这些政策行动对于遏制通胀压力是必要的,但它们可能会导致增长放缓加剧。世界可能会在2023年走向全球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出现一系列金融危机。
报告称,全球央行今年一直在以过去50年未见的同步性提高利率,这一趋势很可能会持续到明年。然而,这些加息可能仍然不足以使全球通胀回落到大流行之前的水平。投资者预计,到2023年,各国央行将把全球货币政策利率提高到近4%,比2021年的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
研究发现,除非供应中断和劳动力市场压力消退,否则这些加息可能会使2023年全球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保持在5%左右,几乎是大流行前五年平均水平的两倍。根据该报告的模型,为了将全球通胀率降至与其目标一致的水平,各国央行可能需要将利率再提高2个百分点。如果加上金融市场压力,全球GDP增长将在2023年放缓至0.5%,人均收缩0.4%,符合全球衰退的技术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7月也发布报告说,当前的通胀水平对宏观经济稳定构成明显风险。“由此产生的各国同步货币紧缩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预计其影响将产生影响,明年全球增长放缓,通胀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顾问兼研究主任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查斯说。
“世界可能很快就会在全球衰退的边缘摇摇欲坠,距离上一次衰退只有两年时间。”
旅居美国的经济学家黄峻(Davy Jun Huang)对大纪元表示,疫情期间美联储实施了人类经济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叠加俄乌战争与供应链断裂,最终导致历史性高通胀。“疫情期间的过度量化宽松只是‘以时间换空间’,把经济危机延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