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人到晚年,学会沉默,最好别说这四种话

01

古人说:“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对于言语,要非常小心谨慎,并且要注意言行一致。若不然,说一万句话,不如一次沉默。

人到晚年,在家里是长辈,在社会上是长者,更加需要“立德立言”。

因此,老人要学会沉默,最好别说以下几种话,让自己的形象更加体面一些。

02

第一,说到做不到的话,不说就是“诚信”。

《袁氏家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家里,每到过年前,就会召开家庭会议,总结一年的成绩,说一说来年的打算。

袁了凡信誓旦旦地说:“我最近学了《孟子》。收其放心,是做学问的方法。”

父亲点点头,然后问:“你能做到正心诚意吗?”

袁了凡说:“能。”

父亲追问:“如何能?”

袁了凡说:“心中没有邪念,就是端正。”

不难发现,作为父母,要对儿女的想法和做法,刨根问底,避免儿女们讲大话、空话。

作为孩子、少年,难免会因为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大,就以为自己真的可以成为科学家、航天员。

父母是大人、老人,不应该盲目去鼓励孩子追求“高大上”的目标,而是引导孩子们脚踏实地,知道自己的分量。

我们常常取笑“王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事实上,很多老人,都在无形之中,就变成了“王婆”。比方说,一开口就谈,当初自己在职场,做了多少决策,有多么英明,炫耀自己的功劳;谈自己的生意经,认为自己赚钱很厉害。

人的年纪越大,越要脚踏实地。做不到的事情,不要答应别人,也不要在家人面前说起;对儿女的不实际的想法和做法,要及时提醒。

03

第二,一知半解的话,不说才能避免“误会”。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个人的年纪大了,经历自然就丰富了,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自己是“无所不知”的人。社会在发展,新兴事物在不断产生,我们需要驰而不息地学习。

对于不懂的事情,要静观其变,而不是随意掺和。

比方说,你去买菜的路上,看到一个女子坐在路边,衣服也不太整齐。凭直觉,你认为女子喝了酒、做了坏事。要是对女子进行指责,就会造成伤害。也许,女子遇到了困难,心烦意乱。

人老了,对别人关心,这是应该的,但是关心要适度,要真实。不能总是凭经验说话。大多数的时候,你要静观其变,做一个旁观者、倾听者。

04

第三,看不惯别人的话,不说才能体现“尊重、亲和力”。

在《意林》里,作者“Snow”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她在上高中的时候,同桌是一位很孤傲的女孩金花。

金花成绩很好,但是从来不会和同学们说话,平时也习惯独来独往。

有一天,她发现金花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六岁开始,她就没有再见到母亲了。父亲想尽办法支撑家庭,但是家庭还是很穷。

她带着金花到家里做客,金花只是独自看电视,很少搭话。“Snow”的父母从头至尾,都很尊重金花。显然,这是一家人早就沟通好的——金花需要爱,但爱一定要很安静。

有道是,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如何爱别人、关爱晚辈,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而是要用心去了解人生“背后的故事”。

那些被你看不惯的人,往往有不可说的忧伤,有不同的成长之路。

父母和儿女之间,有代沟,还有三观不合的问题,更何况是外人呢?

因此,善良的老人,不会对看不惯的人指指点点,而是笑着面对。家庭里,儿媳、女婿,难以被老人接受,根本原因就是老人不懂得用心换心;家庭之外,常常遇到小人,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小人的人生经历,不知道小人的理想。

不说瞧不起人、怨恨人的话,老人会更有亲和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不管遇到谁,第一时间就想,那个人是父母的孩子。

05

第四,互相攻击的话,不说就是“低头的智慧”。

一言不合,就愤怒了,就捏紧了拳头。很多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但是脾气还是没有收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道理告诉我们,你对别人的攻击,又会回到自己身上。闹来闹去,力量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增加。

少说几句,主动给对方道个歉,事情就过去了,大家的内心,就平和了。

也许你没有错,但是你不懂得低头,就错了。低头,其实是止损。

兰德在《生与死》里写道:“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人老了,争来争去一场空,钱财、身体,都会消失,又何必在言语上“赢回一局”呢?

06

当然,沉默不是一直不说话,而是利用沉默的时间,进行思考,从而改变事态的发展方向,避免各种冲突。正如周国平所言:“沉默比话语更接近本质,美比权力更有价值。”

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成熟的人,总是不动声色地看着,承受着。不知不觉,我们就习惯了沉默。

人到晚年,是非曲直,功劳过错,最好是一笑而过;人际交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走开。

始终相信,宁静致远,沉默是金。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布衣粗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016/181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