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王庆民:普京发动侵乌战争的心理动机分析

作者:

这些成功激励了普京,让他认为强硬和冒险总能成功。而2014年俄罗斯成功“收复”克里米亚、控制顿巴斯,更助长了其野心。于是,就有了今年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

普京入侵乌克兰,也出乎一部分观察家的预料。起码在美国情报部门得到普京将入侵乌克兰的消息并公开之前,大多数人不认为普京会发动全面入侵。因为普京已经得到了克里米亚,也控制了乌克兰东部亲俄人士主导的顿巴斯地区,并无必要侵占整个乌克兰。但普京就是入侵了。其入侵除了价值观因素,也有普京“为他人不敢为”冒险心理的作用。普京敢于全面入侵乌克兰,本身就是在展示“勇敢”、“强硬”、进攻性、“不怕牺牲”等个人品质。如果胜利,将进一步巩固普京的“硬汉”形象,得到俄国内外更多的崇敬、俄罗斯各强力机构人员的更高忠诚。

而这一年俄军在乌克兰的意外受挫,让普京深受打击。但是普京并不愿改弦更张,而是决定死硬到底、继续加码,以图起死回生、重树其自信和权威。

普京这样做,从他的逻辑和利益角度,的确有其道理。因为他一旦退缩和承认失败,不仅无法对俄国上下亿万民众交待,自己恐怕连善终都难。而继续将战争打下去,寄望于乌克兰和西方受不了伤亡而妥协,普京还有体面收场的可能。

但普京死硬到底、继续作战的代价,却需要由俄罗斯军民承担。近一年来的战争中,已有数万俄罗斯军人丧生,更多人受伤和残疾。不同于历史上抗击纳粹德国的卫国战争,本次战争是非正义的、毫无必要的,这些或死或残的俄军,成了政治野心家的炮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名作之一为《锌皮娃娃兵》,书名中的“锌皮娃娃兵”指的是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死亡的年轻苏军(因为装殓尸体的棺材是锌制的)。如今俄乌战争中,许多被“海马斯”火箭弹击中的俄军尸骨无存或只有断臂残肢,他们的母亲连孩子的最后一面都难以见到。1979-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不义之战,造成1.5万苏军死亡和数万人受伤,而更无正义性、更加缺乏必要性的普京侵乌战争,不到一年,死伤人数已超过十年苏阿战争中苏军伤亡总和。这些悲剧全是普京为满足个人野心和展示其所谓“硬汉”形象所致。

而普京又在征召包括中年人在内更多俄罗斯人参军,只是送往前线更多炮灰。随着战争持续,更多家庭破碎,战死者的母亲、妻子、孩子,只能以泪洗面,永远失去他们的亲人。而这正是非常强调“家庭价值观”的普京所作所为导致,简直是极大的讽刺。

而战争伤害的不止是军人,未参军的俄罗斯平民也因普京的战争而遭殃。自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就遭受了严重的国际制裁,经济越发衰落。而今年普京发起对乌全面入侵后,欧美就加大了制裁力度,俄罗斯与西方的经贸几乎完全被切断。俄罗斯还被逐出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系统,如美国和欧盟将俄罗斯金融机构踢出SWIFT系统。这不仅导致俄罗斯各大银行无法正常运营国际业务,普通公民也无法正常取款。

连年的制裁尤其最近一年的各种强力制裁措施,以及战争导致的军费消耗,让俄罗斯经济民生陷入极大困境。许多地区居民又要像苏联时代和叶利钦时期那样,排队购买廉价食品以满足温饱。如今俄罗斯全国GDP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一省产值,可见其经济凋敝程度。虽说俄经济民生状况早已如此恶劣,主要是因为专制和腐败,但战争显然加剧了困境。

当然,乌克兰也为抗击入侵付出了沉重代价,已有数万军人和平民死去或伤残,许多城镇被炮火摧毁,人民丧失财产、流离失所。西方为支援乌克兰,也承受了很大财政负担和政治压力。俄乌战争也让本已不安的国际局势更加动荡,欧洲和世界都因本次战争蒙上沉重的阴影。

总之,普京的强硬和冒险,承担代价的是包括俄罗斯军民在内的各国人民。普京为了个人的权位和利益,不惜让十多万俄乌军民死于战祸,且不肯罢手,可谓无耻至极。

但在俄罗斯、中国、世界许多国家,却有很多人对普京这样的强人十分崇拜,对其野蛮残暴行径颇为赞叹。这样的心理是丑陋的,但却是普遍存在的。

但到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倡导人权的21世纪,中俄两国还有如此多的人崇拜普京这种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双手沾满鲜血的独裁者,就是十足的丑陋和自贱了。

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

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是还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

俄罗斯人有崇拜强人的悠久历史,也嗜好战争和扩张(哪怕大多数人只是战争中的炮灰)。普京能够成为俄罗斯领导人,并执政二十多年至今未倒,也和俄罗斯人对强人的推崇分不开。独裁者与人民是相互造就的,也是相互坑害的。俄罗斯在最近一百多年中陷入专制与动荡的循环,即和俄人崇尚暴力、崇拜强人,以及对和平与契约的蔑视,有着密切关系。

如今俄罗斯陷入战争泥潭和国际制裁,某种程度也是自食其果。如果俄罗斯人不能普遍认识到对强人和暴力崇拜的恶果,也不追求建立民主法治和多元包容的社会,即便普京倒台,换上的新人大抵仍然是普京、斯大林式的残暴人物,历史的悲剧还会不断循环上演。

而中国从精英到平民,同样有许多人对政治强人乃至专制暴君颇为崇拜。国人不仅崇拜秦始皇毛泽东等本国暴君,还对斯大林和普京等俄国独裁者大为推崇。在中国,从包括中国社科院学者等顶级人文社科和国际关系领域人士,到农民工等社会底层,其中都有许多人对普京啧啧称赞。

如果说赞誉本国独裁者往往还是政治高压下的不得已,对外国暴君的赞誉就更能反映国人慕强的心态。那些体制内精英亲近普京可能是气味相投,而只有“做炮灰资格”的平民尤其底层国人对普京的景仰,就纯粹是愚昧顽劣了。

最近十多年,中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风潮颇为盛行。前述的《三体》某种程度即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颂歌,书中人物托马斯维德即是最具社达色彩的角色。《三体》在中国的风行、阴险毒辣强横的托马斯维德被许多国人赞叹,以及其对立角色、真诚善良温和的程心,被国人称为“圣母”并大加鞭挞,就是国人社会达尔文思想流行的表现。

而在现实中,普京最为符合托马斯维德这样的“人设”,国人追捧的动机当然也是一致的。国人对普京敢于对抗西方尤其反美的举动大加称赞,对普京动辄谈论俄罗斯核武能力赞叹有加,似乎不在乎成为普京这种战争狂人的炮灰、世界核战下的被辐射物。至于普京镇压异见者和少数族裔、制造各种假新闻搅乱世界,这些人或者不知道,或者当做“无伤大雅”的事,还有更多则反而明里暗里赞叹这些行为,当成其有统治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影响国际局势能力的表现。

国人对普京等暴君强人的推崇,反映了中国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泛滥,国人人心的败坏。他们将残暴和不择手段的成功者如普京和斯大林当成偶像,却对如戈尔巴乔夫这样的提倡人道与民主、捍卫和平的政治家大加辱骂,反映了国人普遍的认知错位和道德沦丧。

除了中俄,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也有不少人士支持普京。有些动机与中俄两国类似,即出于对政治强人的崇拜;有些动机则是对普京主张坚守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如欧美各国的右翼至极右翼势力,就是因为普京对民族、宗教、家庭的强调,以及对世俗于多元、女权及LGBT权利的批判,而气味相投、成为其国外拥趸。而在政界,美国的特朗普、法国“国民阵线”的玛丽·勒庞、匈牙利的欧尔班,都是普京的“粉丝”。

普京和欧美右翼所鼓吹的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宗教保守主义,以及对传统文化尤其家庭价值的坚守,虽然其中的部分思想也有一定道理和价值,但归根结底是违背基于进步和平权的普世价值的,是具有强烈排他性和狭隘性的,严重损害女性、LGBT群体、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权利与尊严。

何况,即便是普京鼓吹要捍卫的民族、宗教、家庭价值观和利益,在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实际上也是败坏的。捍卫民族利益,本应让每一个国家公民都享有权利自由、生活富足安康。可俄罗斯在对内专制、对外敌对的状态下,腐败和贫困严重,国民权利丧失、生计艰难。这是真正热爱本民族和同胞们的民族主义者所乐见的吗?

宗教方面,虽然普京不断强调东正教信仰的重要、提高东正教的地位,但俄罗斯国民普遍精神贫乏,道德水准也并不高,国民崇尚暴力和金钱,并没有从宗教中汲取多少有益成分。莫斯科东正教大牧首在内的俄罗斯东正教高层,也都成了普京维护专制的走卒和工具。

至于对家庭的重视和守护,的确是必要的。可普京治下俄罗斯的社会动荡和人心败坏,尤其猖獗的犯罪,不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人普遍家庭并不和睦、家庭教育失败吗?普京执政二十多年,俄罗斯人并未真正变得亲爱家人、和睦宗族,家庭暴力和其他涉及对家庭成员的犯罪比率(尤其针对亲人的杀害和性侵害等恶性犯罪比率),却名列世界前茅(如妇女保护组织的报告,俄罗斯家暴率达40%,且有许多是致伤致残的严重家暴;全球平均每10名女性被杀,就包括一名俄罗斯女性。而俄罗斯仅占世界人口比例不足2%,即女性被害比例是全球平均值的5倍以上)。普京政权控制的国会(国家杜马)已超过40次否决了部分议员提交的反家暴法,还在2017年将家庭暴力行为“非刑事化”,不再追究情节相对较轻的家暴者刑责。

相反,欧美等西方国家虽然反对极端民族主义,也相对不赞同宗教保守主义,对家庭价值的解构也颇为盛行(其实完全解构和反对家庭价值观的在西方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西方公众都承认家庭的重要和积极作用,推崇家庭价值观的保守势力也经常执政),可本国国民/同民族侨胞在国内外的权利却普遍得到良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下不同宗教信仰者都能热诚的参与团契等活动、教会成员关系相对平等融洽。欧美各国国民家庭美满的比例远高于俄罗斯,这从俄罗斯青少年充满暴力的成长环境就可看出。欧美各国也都有严格的反家暴法律及对妇女儿童的保护与救济机制。欧美许多家庭还有余力收养中国、俄罗斯、亚非拉等国的弃婴、孤儿,让世上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些都是提倡民族主义、宗教保守主义、维护家庭价值的普京政权治下的俄罗斯难以企及的。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115/185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