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宝刚:争夺虚拟资产枢纽的双城奇谋

作者:
今天,在虚拟货币市场,这个双城记的故事正在走向两个极端:新加坡限制零售投资者接触数码资产;香港或对零售投资活动更加开放。在守住抵御洗钱、恐怖主义融资和技术风险的底线的同时,到底在亚洲数码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周期中,那一个会真正跑出?情况令人想起一年前两个城市对防疫政策的两个极端,那一个能笑到最后,恐怕答案已经写在墙上。

由绰号“薯条哥”Sam Bankman-Fried引发的FTX爆煲丑闻,现在正被香港的财金官员利用,刻意扭曲说成是加强监管的契机,意图为去年底特区政府发表的虚拟货币“政策宣言”合理化,甚至开放“最后一程”,容许散户参与加密货币资产市场。

相反,过去几年大幅扩张加密货币资产的新加坡却出现“急转弯”:过去几年,新加坡对区块链技术采取包容开放态度,吸引了诸多“币圈”企业、投资涌入,现在却因淡马锡投资FTX失利,罕见被政府高层公开批评,甚至表明新加坡不打算成为加密货币活动中心。

要争夺区内虚拟资产枢纽,新加坡及香港会发挥怎样的双城奇谋?那一个策略才能“笑到最后”?

香港:开放散户参与,抢占加密市场窗口

1月9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香港WEB3创业者峰会时,在致辞中表示,称香港热烈拥抱加密资产交易行业,并指在去年10月,特区政府在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表示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持开放和兼融的态度,“邀请有关交易所在香港开拓商机”。

据报,在过去两个月里,香港政府收到了大量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公司在香港设立全球总部的提议。

今年刚升任的证监会首席执行官梁凤仪,已经急不及待要改变昔日审慎的监管作风,她在出席亚洲金融论坛后表示,今年首季将就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咨询公众,咨询范围包括散户参与开户买卖虚拟资产的前设条件,以及设立客观基准选取主流的虚拟资产供公众买卖。

去年虚拟资产市场接连发生爆煲事件,问及如何加强散户保障,梁凤仪直指,虚拟货币交易所FTX倒闭,反映把客户资产独立分隔及平台内控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契机加强监管,相信若有适当监管环境,此情况会减少。

身处风暴中心:新加坡表明不打算成为加密货币活动中心

过去几年,相比全球日益紧缩的监管,新加坡对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创新的包容开放态度,吸引了诸多企业、投资涌入。

根据毕马威的报告显示,2021年对新加坡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公司的投资已激增至近15亿美元,是上一年总额的10倍,接近2021年亚太地区总额的一半。

新加坡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其积极、清晰的监管环境,为加密货币公司制定了明确的规则。

自2020年1月起新加坡允许在当地运营加密货币交易业务公司,能申请“数字支付代币”牌照,到2022年5月底,当局一共收到196份牌照申请,同时新加坡政府也参与了虚拟资产的布局。政府支持的新加坡投资公司GIC曾在2021年投资了专注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投资的基金公司Digital Currency Group。更早时候,GIC还曾参与美国首家上市交易平台Coinbase的融资。

此外,新加坡金管局(MAS)还推出沙盒(Sandbox)监管机制,允许金融科技公司在事先报备的情况下试验新的金融产品,包括从事与目前法律法规有所冲突的业务,区块链企业也属于沙盒机制适用范围。

不过这个在区内最有竞争力的市场,最近却对加密行业收紧监管。去年12月,新加坡金管局连发两个文件,收紧加密监管,包括禁止向散户借贷供其进行加密货币交易、要求当地加密产业企业区分公司与客户资产,以及限制当地“稳定币”发行。当局还明确限制数字资产公司向新加坡公众推广,禁止在公共场所或报纸、广播、社交平台等公共媒体上推销服务,只能在其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上进行宣传。

FTX的倒闭也使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损失达2.75亿美元,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表示,淡马锡的亏损巨大,已经启动了一个独立团队的内部审查,还罕见大力批评淡马锡的投资“不仅造成财务损失,而且还损害了国家声誉”。同时黄循财重申,政府已将发展创新与加密货币投机区分开来,他们不鼓励散户参与。

当然,在加密货币平台眼中,新加坡方面的态度转向无疑为香港发展虚拟资产带来了一个窗口。难怪在香港公布政策宣言后,有一大批加密货币交易平台配合政府宣传,吹嘘香港可以取代新加坡成为区内枢纽。

虚拟资产不适合零售投资者

现实是,加密货币已经存在了15年,但没有人能就它是什么达成共识。虚拟货币是通过区块链上的软件记录在虚拟钱包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控制。《经济学人》提出,这个特性缺乏私有产权定义,在区块链上拥有一些记录,并不会让人联想到实物货币。

FTX的使用条款令客户无法受到商业法律的保障。在今年1月4日,纽约法院裁定另一加密货币破产案(Celsius)中,部分客户对其加密货币存款缺乏所有权,消息在币圈及法律界引起巨大震撼。《经济学人》称,以此案例引伸,FTX的客户可能需要等待数年才能知道他们将收到什么。

还有一个风险是加密货币投资者必需面对,以FTX为例子,它的大部分可收回价值可能都在加密代币中。当然这种代币不是货币,意味着即使投资者最终获得赔偿,可以收回部分FTX资产,法院将不得不以美元支付索偿。这就提出了使用哪一天的兑换率的问题: FTX的代币拍卖可能会引发大贱卖,再引起另一次加密市场大崩溃。

特区政府打算开放虚拟资产给零售投资者,但就在此时,FTX倒闭,淡马锡也损失了约20亿港元,而FTX涉及大量资产被偷走,到底我们的财金官员对加密货币市场的运作及特性有多了解?今次FTX及其他虚拟货币平台倒闭,我们的监管机构有否意识背后的法律及科技相关风险?还是要等待再有平台出事,才像十多年前雷曼倒闭引发的迷债风暴一样,届时才找人问责下台?

政府没有做好对零售投资者有关虚拟资产的教育工作,却选择现时开放予散户参与,实在不是合适的时机,新加坡反其道而行,加强对虚拟资产的监管。还有,继印度央行行长指应禁止加密货币后,英伦银行亦拟加大力度,改善英国在加密货币方面的监管。

今天,在虚拟货币市场,这个双城记的故事正在走向两个极端:新加坡限制零售投资者接触数码资产;香港或对零售投资活动更加开放。在守住抵御洗钱、恐怖主义融资和技术风险的底线的同时,到底在亚洲数码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周期中,那一个会真正跑出?情况令人想起一年前两个城市对防疫政策的两个极端,那一个能笑到最后,恐怕答案已经写在墙上。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117/185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