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27日是岳飞的忌日 真实历史是想不到的悲凉悲壮

—《满江红》背后的真实历史,是想不到的悲凉

岳飞为人正直,耻于干这种落井下石之事,断然拒绝了张俊的请求,并且将这一消息透露给韩世忠。 韩世忠很害怕,便赶紧进宫面圣,见到赵构后便跪地痛哭,亮出身上的伤痕,还有断掉手指的手掌(韩世忠的双手,只有4个手指是健全的),以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经过这样一哭二闹,韩世忠的安全有了保障,但他的这一举动,却是把岳飞给卖了。 自此,张俊与秦桧,对岳飞更加恨之入骨。 韩世忠,欠着岳飞一条命。那南宋朝还有男儿吗? 有!

1月27日,是岳飞的忌日。

九百多年前的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是公元1142年1月27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一同被冤杀的,还其其子岳云,以及部将张宪。

最近电影《满江红》热映。电影还没去看,但《满江红》这首词是读过的。

以前读《满江红》“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时,总会为岳飞蒙冤遇难义愤填膺,为南宋自毁长城扼腕叹息,但也有时忍不住纳闷:南宋偏安一隅,外有寇仇强敌,江山未稳;况且岳飞功勋卓著,威望甚隆。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凭秦桧一人之力,即便有赵构支持,又如何能轻易且无后顾之忧的诛杀手握重兵的岳飞?以“莫须有”的名义杀一大将,就不怕民意沸反盈天,政局失控?

后来,翻阅史书时却发现,与文学作品的热血与慷慨比较起来,真实的历史,往往要悲凉得多。

冤杀岳飞,是一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合谋。参与这场合谋的,不仅有同朝为官的文臣武将,还有一同血战沙场出生入死的袍泽兄弟。

首先是来自老领导的暗算构陷:

张俊,与岳飞同为“中兴四将”(韩世忠、岳飞、张俊、刘世光)之一,还曾是岳飞的老领导。绍兴元年(1131),岳飞在张俊麾下效力。张俊很欣赏岳飞的作战能力,在讨伐李成时,张俊上奏朝廷,称岳飞有大功,“飞功第一”。

张俊对岳飞,有提携栽培之恩。岳飞后来独当一面,对张俊也颇为尊重,还曾在一次作战后特地挑选了两艘大型战舰,连同舰上作战人员服务人员一起送给张俊。

但是,当敏感地察觉到岳飞要被收拾了,张俊便主动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帮凶,对老部下动起了刀子。他派人伪造了一封岳飞写给岳云的书信,想要以此作为谋发证据构陷岳飞,置其于死地。

踩着岳飞的血,张俊后来邀功上位,大肆兼并土地,占有海量房产,每年光收租米就多达六十万石以上,收房租七亿三千万文钱,号称“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

其次是生死袍泽的背叛和反戈一击:

张俊的这封伪信,如果由张俊本人交给朝廷,难以服众。堡垒需从内部攻破,最合适的人选,还得是岳家军的人。

很快这个人就出现了。王俊,岳家军前军副统制,为张宪部下。这是一个泼皮油子,常以打探告发别人隐私获利,被张宪多次责骂,一直也没有得到升迁。

张俊便派人收买他。王俊见有利可图,便一口应承下来。

但是要想扳倒岳飞,王俊的分量显然还不够。很快,另一个人出现了。王贵,岳飞麾下中军统制,爱将兼同乡,岳家军的二把手,与前军统制张宪是岳飞的左膀右臂。

张俊找到王贵,“使人诱之”,但王贵不从。张俊便使出下三滥手段,以王贵的隐私相威胁。史书上没有记载究竟是什么隐私,但一定是很要命的。宋史记载:“桧、俊不能屈,俊劫贵以私事,贵惧而从。”(秦桧、张俊不能使他屈从,张俊用王贵的隐私威逼他,王贵恐惧而服从。)

背叛岳飞的,只有王贵与王俊吗?

非也!

傅选、董先、庞荣、姚岳等多位岳家军中的高级将领,纷纷在张俊的诬告信上签字画押,联合揭发举证,指认岳飞意图谋反等罪。

岳飞估计至死都不会想到,这些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会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置自己于死地。

最为令人不齿的,是姚岳。姚岳为陕西人,靖康之变(1127)后逃离关中地区。岳飞母亲姓姚,与姚岳偶遇后,觉得有缘,便留他在军中效力,视为亲信。

没想到在岳飞被冤杀后,姚岳却向秦桧主动递上“投名状”,极力表示自己要与岳飞划清界限。他还恬不知耻地向秦桧建议,岳州(今岳阳)“以叛臣故地,又与其同姓,应当改名”。

经过姚岳的一番努力,岳州被更名为纯州,而岳州的驻军则从岳阳军更名为华容军。

最后是满朝文武的沉默和落井下石:

岳飞于大宋有功,是国家栋梁,杀岳飞,无异于自毁长城。但是,岳飞下狱后,满朝文武中,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去帮助岳飞的,寥寥无几。

即便是与岳飞同为中兴四大将的韩世忠,在得知岳飞有难时,也只是闯入秦桧相府慷慨陈词一番后,便没有了下文。

说起来,韩世忠的命还是岳飞救下来的。

秦桧和张俊最先想整死的人,不是岳飞,而是韩世忠。

张俊与韩世忠是亲家,韩世忠的次子娶了张俊的次女,张俊第五子又娶了韩世忠的小女儿。两家交情一向不错。

秦桧与韩世忠有仇,便与张俊合谋,想要除掉韩世忠。张俊见利忘义,哪还顾得上亲家情谊。

但韩世忠手握重兵,能征善战,又曾经救过赵构的命,秦、张两人也没有把握能除掉韩世忠。

张俊便拉拢岳飞,商量一起干掉韩世忠,然后瓜分韩世忠的军队。

但岳飞为人正直,耻于干这种落井下石之事,断然拒绝了张俊的请求,并且将这一消息透露给韩世忠。

韩世忠很害怕,便赶紧进宫面圣,见到赵构后便跪地痛哭,亮出身上的伤痕,还有断掉手指的手掌(韩世忠的双手,只有4个手指是健全的),以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

韩世忠曾经在苗刘兵变(1129年)中救过赵构的命。看到当年的救命恩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在自己面前求饶,赵构也一时语塞,便好言安抚,并且承诺绝不会杀他。

经过这样一哭二闹,韩世忠的安全有了保障,但他的这一举动,却是把岳飞给卖了。

自此,张俊与秦桧,对岳飞更加恨之入骨。

韩世忠,欠着岳飞一条命。

等到岳飞有难时,韩世忠质问秦桧,岳飞有何罪。秦桧回答说“莫须有”。

韩世忠诘问:“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然后,拂袖而去。

这是韩世忠为岳飞做的最大努力,也仅此而已。

中兴四大将的韩世忠尚且如此,朝堂上下更无其他人为岳飞说话了。

经常看到有文章说,岳飞的死讯传出,全城百姓哭泣,全军将士悲愤。我对此是心存怀疑的。

岳飞父子被杀后,为其鸣冤者寥寥无几。反倒是曾与岳飞有过交往的众人纷纷与岳飞划清界线,控诉岳飞有图谋不轨罪行的奏章多如过江之卿。

甚至在岳飞妻儿被流放到岭南时,生活非常窘迫,还有当地官员上书朝廷,建议取消对岳飞遗属的口粮供应,饿死他们,以彻底将岳家斩草除根。这个奏章把秦桧都吓了一跳,觉得太过卑鄙龌龊,没有答应。

后来的南宋学者王明清在《玉照新志》中记录了此事,气得大骂说:“士大夫为官爵所钓,用心至是,可谓狗彘不食其余矣!”

岳飞被冤杀,秦桧、张俊罪不可赦,但满朝文武的手上,也是个个都沾着血。

黑夜中,几个小人物点亮微弱的萤火:

可怜岳飞一生英雄忠义,却遭无良陷害。那南宋朝还有男儿吗?

有!

刘允升,一个平头老百姓,没有任何官职,跟岳飞素无交情。刘允升在听说岳飞被捕后,认为岳飞是被冤枉的,不能杀。

刘允升没读过书,不识字,便让同乡代自己写下万言书,按上血手印,上书朝廷,为他讼冤。

秦桧恼羞成怒,将刘允升抓了起来,随后便将其处死。

史官记下了刘允升的名字,“布衣刘允升上书讼飞冤,下棘寺以死。”

隗顺,临安的一个小狱卒。

岳飞入狱后,故旧亲友纷纷划清界线,避之唯恐不及。到岳飞被冤杀后,尸体就躺在冷冰冰的大狱中。

隗顺以前不认识岳飞,但他不忍看英雄的遗体被丢弃在大理寺狱中任人践踏,便冒着生命危险,在一个深夜,躲过守卫,将岳飞的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

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将岳飞生前曾佩戴的玉环系在遗体腰间,又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作为标记。

做完这一切后,隗顺把这件事深藏心底,从不对外说起半个字。直到临终之际,隗顺才告诉儿子,并且嘱托儿子保守秘密,等到将来冤案昭雪的那一天。

二十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赵眘继位,降旨为岳飞平反,“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这时才想起,岳飞的尸首不知所踪。

这时,隗顺的儿子才将其父安葬岳飞的事情告知官府。官府找到岳飞遗骨,迁葬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即今天的“宋岳鄂王墓”。

隗顺的义举,在史书中留下了很简短的一句话:“岳鄂王死,狱卒隗顺负其尸,逾城葬于九曲丛祠。”

九百多年前的1月27日,岳飞遇害,临刑前留下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是一个暗无天日的至暗时刻。

在全天下都在纷纷与岳飞撇清关系,或为虎作伥,或落井下石,或噤若寒蝉时,几个小人物,顶着血雨腥风走进了历史。他们凭借一己之力,为精忠报国的英雄保全了最后的尊严,也为那个黑暗时代托住了最后的道德底线。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政治权谋,也不懂什么宏图伟业,但他们的勇气,足以让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感到羞愧。

谌旭彬老师说,“宏大词汇里的慷慨激昂未必能推动时代进步,具体而微的坚守与抗争才是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根源。”

刘允升和隗顺,这几个不被多少人知道的小人物,凭借朴素的良知和一腔孤勇,在那个风雨飘摇黯淡无光的黑暗时代点亮了几点微弱的萤火,也让今天的人们,在回顾那段悲凉彻骨的历史时,会稍稍有一点点温暖,而不至于完全绝望。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玖奌杂货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129/186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