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龅牙赵:被轰的名师没那么无辜,喊口号的学生也没那么迂腐

作者:

01

昨天的朋友圈被一个很轰动的新闻刷屏了。

根据官方的报道,事情是这样的。

18日下午,合肥一个“教育名师”应邀去一个中学做一个主题演讲,该名师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他说到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时候,引起了一个听讲座的学生的不满。

这个学生冲上台来拿过话筒,批评了他的价值观,然后喊了一句口号:“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随后,大约有五分之四的学生退场,但是名师依然坚持做完了自己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座。

特别需要说明的一句是:根据他的职务介绍,我刚才去该高校的官网上查询了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外聘教师的名单,都没查到此人,原因不明。

02

刚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奇怪。

我是师范生,又从小生活在校园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句话我是耳熟能详的。如果单从新闻上看,名师鼓励学生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句话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偏偏这句话引起了学生那么大的反弹,不但上台夺走话筒,高喊口号,还引发了在场的五分之四的学生退场抗议。

于是,很多人开始批评学生,说他们迂腐,不愿意睁眼看世界,只愿意生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甚至还有人称他们为“小将”。

根据我的人生经验,凡是我觉得很反常的事情,里面一定有我不知道的细节,我决定再看看。

03

后来我就看到了一些更多的内容。

根据疑似在场学生的反馈,名师激怒学生的点,并不是他接受采访时说的那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是他在演讲中频繁用“找更好的配偶”这种方式来论证走向全国和走向世界的必要性。

他说,没考上大学只能和小学初中的青梅竹马过一辈子,考到合肥就能选择全安徽的男人女人,考到北上就能选择全国的男人女人,考到美国就能选择全世界的男人女人。

而且,他还在论证这个观点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个词语——杂交。

我为什么在写这段话之前加一个“疑似”,是因为我没有听到这一段视频,无法肯定。

我为什么敢于把这段话写下来,是因为我在视频里听到学生们大喊“我们不和美国人杂交”

很显然,如果名师没有这么表达,学生们是不会自主喊出这句话的。

04

综合这么一系列的信息,我可以得出我的结论:被学生轰的这个名师,其实并不那么无辜。

鼓励学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个价值观是没问题的;让学生走向世界的动力,是选择“全世界的男人女人”,这种价值观我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是我觉得是不适合给中学生宣讲的。

说句良心话,假如我的孩子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人在公开场合灌输这种观点,我也会生气。

更何况,他还使用了一个很让人不适的词语,杂交。

一个教师,尤其还是“教师教育学院”的副教授,应该明白,面对什么样的受众说什么样的话,这种近似于擦边荤段子的论调能不能对中学生宣讲,他如果连这个尺度都把握不住,那我觉得他的能力不匹配他的职称。

被轰是正常,不轰才不正常。

05

现在我们来聊聊学生。

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听到一个油腻的中年人在台上哔哔哔“去美国杂交”,别说他们了,我听到都觉得烦。

因为听到这种话的时候,你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演讲者没有把听众当人,而是当试验品、当水稻、当家禽、当牲畜,没有任何热血的激励,反而都是冷冰冰的生物利益驱动。

学生们认为这个名师的价值观有问题,这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把人当人,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观问题。

我不但不想批评学生,我反而觉得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勇于反抗,这其实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

至少比很多人都要勇敢,甚至包括某些时候的我。

06

至于那一句口号,你们知道我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吗?我真是会心一笑。

我不知道这个学生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是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朋友都能明白,在这种场合,以学生的身份,用这句口号来表示对这个名师的反对和愤怒,是最优的选择。

各位批评学生的朋友,你们觉得,如果你在现场,你应该怎么驳斥这个名师的言论呢?像我这样一句一句地摆事实讲道理吗?

你觉得当时的环境、时间允许这样一句一句地辩论吗?

最优的办法,当然是用最“政治正确”的方式终结这种无聊、甚至荒唐的讲座。

跟很多人的观点不一样,我不但不认为这个夺话筒的学生迂腐,我反而觉得他很聪明,是个能审时度势的人。

07

对了,最后说一句。

我个人对所谓的“励志演讲”或者“感恩演讲”,是带着一定的偏见的。

如果你觉得我这种偏见有问题,我坦然接受,但是不打算改。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读宋史的赵大胖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22/186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