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被封杀) 经济学家付鹏在HSBC演讲速记 【老板们听傻了】

作者:
过去40年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从2016年开始,中国也不再是过去40年的中国,美国也不再是过去40年的美国,日本也不再是过去40年的日本,东南亚也不再是过去40年的东南亚,你资本运转的逻辑框架都在发生着巨变,而这种时刻下,如果你保持着过去的思维,你并不能理解我在讲什么。

阿波罗网编者按:秦鹏:付鹏揭露残酷真相 很多人解读偏了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203/2139256.html

秦鹏:我看到的付鹏演讲中提到的国际经济大周期,金字塔理论的实质,中国占尽世界便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与此同时,世界、新兴国家和美国,还有很多投资机会。至于他演讲中花里胡哨的那些大美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是烟雾弹,保护自己,也考验观众的悟性。

CDT编者按:近期,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汇丰银行内部活动上发表了一篇演讲,谈及中国的经济形势,并触及诸多敏感话题。该讲话内容在互联网上传出之后,有传言称“付鹏被监管部门约谈以至活动取消”,但这一传言被付鹏本人辟谣。目前,该文的备份在多平台遭到了删除。

新浪财经|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被约谈?付鹏炮轰汇丰银行造谣,东北证券回应称没有

(以下是全文内容)

汇丰私人财富规划

玺越世家·臻享沙龙上海站

(速记稿)

时间:2024年11月24日

地点: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LG1层东方厅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尊敬的来宾,我是陈佳昊(音),我是汇丰私人财富规划上海分区总经理,我代表上海汇丰私人财富规划欢迎各位的莅临。

今天有很多新朋友,也有很多老朋友,我在周五的时候问过后台同事报名报了多少了,他告诉我们已经快要接近200人了,但从今天的规模来看,我感觉好像今天的人数还要再超过一些。

当然了,有一些是原先的老客户,也有很多是慕名而来,看到这次邀请的是付鹏先生,所以慕名而来。也有一些新朋友。在付鹏先生上台之前,请允许我对汇丰私人财富规划做简短的介绍。

汇丰私人财富规划是全球的战略重点之一,老朋友都知道,汇丰私人财富规划成立于2020年,距今刚好四年,在四年的过程中集团一直在给我们大力注资,也是集团里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为什么聚焦在中国市场上?大家很多人都明白,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在世界上占有量是最庞大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财富管理的需求逐步提升到很高的水准。所以,私人财富规划也会变成汇丰的重要战略之一。

介绍一下发展历史,从2020年汇丰私人财富规划成立,先是在上海和广州,总部离这里不远,汇丰总部就在国金,欢迎大家去坐一坐。逐步进入到杭州、深圳北京、佛山,今年在苏州成都开立了分支机构。

2020年汇丰私人财富规划才刚刚成立,那汇丰的历史又是怎么样的?汇丰简称叫HSBC,很多人会问HSBC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着什么,可以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H代表的是香港的意思,S代表的是上海的意思。很多人印象中以为汇丰是一家外资银行,但其实大家有所不知,其实汇丰在清朝的时候就在外滩已经设立了总部,现在这栋楼交给了浦发银行。1949年之后,汇丰因为历史的原因退出了中国,在WTO之后回到了中国。

汇丰1865年成立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那时候还是清朝的同治年间,同时已经在全球的62个国家还有3900多名客户,这段历史和这么大的分布也是汇丰很多同事内心的骄傲。我们跟很多客户做沟通的时候,经常会把这段历史拿出来跟大家讲一讲,就像这头石狮子,很多人都见过,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历史,很多人在海报、广告、港元大钞上看过这个石狮子,原来在外滩上也有两座,现在放在上海博物馆里,前一阵儿我在博物馆参观的时候还看到了这两只石狮子,上面还有很多历史的痕迹,比如说战争而留下的弹孔,就在人民广场的博物馆里,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

财富大矩阵与中国内地市场,汇丰集团对于中国私人财富规划业务的重视程度,在大矩阵中承担了很重要的地位。

每100位客户中,会有87位客户将汇丰私人财富规划视作为提供财富重要的主要品牌,提出了很多好评,82%的调研者打出9-10分的高分。

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话,如:“对产品内容的保障满意,公司大有保障;甄汇生活有一定的吸引力,汇丰的产品较贵但也愿意买,因为对汇丰私人财富规划师的认可。”

这两年提出一句比较新的Slogan“懂你关心的,给你安心的”。

今天的活动我们邀请到了一位重量级嘉宾,他曾任职于雷曼兄弟、所罗门投资集团等全球顶尖金融机构,从事对冲基金等相关工作。他就是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先生。让我们欢迎付鹏先生为我们带来《2024年年终回顾和2025年展望——对冲风险VS软着陆》主题分享,有请付鹏先生!

付鹏:正值年底,虽然刚才汇丰一直强调大家不录音不录像,但大概率你挡不住。我在这儿讲话会谨慎一些,非常小心谨慎,大概率会有人透露出去,放到YouTube上,基本上所有见我都说付总我在YouTube上看过你的视频,我说那都是盗版的,靠盗版发财的也不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官方的,回顾会多一点,展望不多,因为这个月展望完了之后下个月怎么办?有些话对我来讲我倒觉得很简单,本质上原来我们是做Hedge Fund出身,所以我们的逻辑框架整体具有极强的延续性,不是说今年去讨论,或者说明年去讨论。

惯性思维从2016年开始,我一直在跟大家强调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然经历过过去的几年时间,我相信在座各位应该对这番话的理解变得越发深刻。

2016年实际上是美国川普的第一次大选,我有一个特点,我的特征是如果我觉得什么地方有投资机会,我可能第一时间去一线调研,我不喜欢看YouTube,我也不喜欢在网上扒。当然你会说,现在ChatGPT很强大了,人工智能好像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可能广泛流传或者广泛传播的很多信息是错的。这一点在2012年当时我从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我的感悟是最深的。

当然去日本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名字叫本森特,很快大家就会非常熟悉他的,目前来讲应该是川普政府提名的美国财长。本森特原来是索罗斯基金实际掌控人,因为索大爷已经年龄很大了,去年的时候才刚刚把基金的业务交给他儿子亚历山大,但在这之前,最主要的几场战役本质上来讲都是本森特在主导。

2012年当时我从北京去香港约朋友们吃饭的饭局上,当时斯索罗斯基金在香港办公室跟我说,本森特从这儿去了日本。我说OK。我经常说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当然你知道,网民们最可怕的地方是巴菲特“SB”、索罗斯“SB”,我最“牛逼”。你要记住,他们的所有行为一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巴菲特第一次去是2011年,我们正在讲福岛核电站泄漏,核废水污染以后海鲜不能吃的时候,一个80多岁的老头顶着核辐射泄漏去日本吃海鲜了,当然他去日本干吗,这其实很关键。

之后我们跑到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那几年,我陆陆续续跟很多人讲,日本正在发生变化,日本的利率结构都会随之变化的,当然包括日本的证券市场。今年日本股市终于走出这35年了,创下了历史性纪录。

但网上很多人还在说,我从经济数据里好像没看出什么状况来,这就是我们说的“信息差”,因为有时候你知道人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对经济的理解带有惯性思维。前几年我经常普及的一点是关于日本的理解,很多人总在想经济增长,有没有一种可能性经济不增长也很爽呢?比如说中国过去三四十年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习惯的就是经济要增长,经济不增长我们就很难过,你有没有想过一种不增长还会把蛋糕吃多的方法呢?答案是分配,你怎么老想着分工、努力、工作、干活儿、挣钱、增长,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是进行再分配?

你对日本的理解为什么要增长?用我的话说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这块蛋糕没有变,但现在远端利率抬起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年轻人可以吃多了,年轻人为什么可以吃多了?你们知道2012年日本的死亡数据是什么吗?你有注意过他的人口结构变化吗?到了今天为止,你突然之间发现日本现在招聘怎么会是应聘的在下面坐着,招聘的在上面站着?放心,中国现在不是招聘的问题,是HR砍人的问题,这种变化的根因到底来自于什么?其实很多人只是惯性思维,你不一定能看懂世界。

过去40年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从2016年开始,中国也不再是过去40年的中国,美国也不再是过去40年的美国,日本也不再是过去40年的日本,东南亚也不再是过去40年的东南亚,你资本运转的逻辑框架都在发生着巨变,而这种时刻下,如果你保持着过去的思维,你并不能理解我在讲什么。

我只能说,大家一切看缘分,我不需要完全说“付总在胡说,我并不认同”,无所谓的,你能听懂你就听懂,你能早理解你就早理解,早理解你就能顺着这条线Get到2016年之后世界发生的巨变。

最新的美国大选,川普重新上来,但这次上来跟2016年又不一样了,因为他比2016年变的更加右翼化了,2016年大的政治转变本质上就是逆全球化和右翼化。2016年我把我自己的书稿整理过一版,当年也没空没时间把这个东西出版,去年因为我们家孩子回来以后做了传媒公司,原则上来讲我就把书稿送给他作为传媒公司的一部分出版业务去做,这就是大家后来见到的《见证逆潮》。但这本书不完整,全文将近70万字,你们拿到手的只有50万字,中间差不多有20万字被删减掉了,这20万字其实非常关键,涉及到我们对世界大类资产顶层逻辑的核心框架,金字塔究竟是什么?底层是我们的所有资产和市场,市场其实是在框架中最底层的,大家天天想问的房价的上涨、股票价格,这实际上是金字塔中最底层的。

稍微往上一点有人说宏观经济很重要,尤其是中国2008年次贷危机结束之后,中国的投资人开始发生巨变,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大部分投资人讲的是“擒龙大法”,如何抓涨停。但2008年的次贷危机,全球的冲击使得很多从事金融交易、资产交易的人开始意识到,原来全球金融市场是这样的,是联动的。自那一刻起,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才开始在中国慢慢生根发芽。

稍微有人开始意识到宏观经济的重要性,当然像现在证监会的首经团队中,36个首经里,我一直说我是那个最不正经的,因为我又不是搞学术的,我也不是搞政府出身的,我是市场一线的,我们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前两天的时候,在Fox News上,本森特和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家在那儿争吵关于关税作用的时候,你就突然间发现,一个站在市场角度上的人理解关税作为一个手段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和那帮老学究们去讲的,甚至跟在座各位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的关税描述“美帝国主义打关税,使得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你会发现好像你聪明点的话就知道好多东西并不对,这就是差异性。这次川普组成的第一是实权派,第二是通杀了,可以理解右翼化已经完全没有牵制了,第三上来的全是实干派。你猜后面的结果是什么?这场仗可不好打,比2016年那一届还难拿。

再往上是什么呢?有人说终于讲到了政治,没错,再往上是政治,民主党、共和党、全球政治的变动。但再往上的顶层,金字塔的最核心是什么东西?实际上是意识形态。

我教很多研究员说你们在研究世界经济的时候别盲目地做简单的对比,我估计很多研究报告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动不动就做对比,和70年代、80年代做对比,这种对比纯粹写报告凑字数的,换成我的角度,我都不会看完直接撕了就扔垃圾桶了,我其实挺心疼这些券商研究员的,为什么呢?是个事儿就得写个报告,写个报告就得好几万字,好辛苦,结果还没人看。

顶层断代,也就是大家经常讲的周期性的断代到底是什么?你记住一点,顶层的断代是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发展本质上是群体性意识形态的周期,也就是大家学过的思想政治课中的“左”和“右”,左倾右倾、左派右派、左翼右翼、集体个体,这些东西的变动才是世界经济周期的最大变动。

当前是什么?大领导讲的那句话很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本上就是1929年大萧条到二战后完整一个周期的结束。全球从二战的极端右翼,慢慢发展到中右,再偏向中左,再到差不多这20年左右的极端左翼化,最终导致重新开始右翼,这个世界很有意思,没有任何方向是绝对正确的。

我一直告诫大家,你们不要在网上争吵,我站在左边,你站在右边,PK,非得讨论出谁最牛逼,谁最正确,没有。就好像你想找个女朋友,又漂亮,腿又长,胸又大,腰又细,还有钱,还特别爱你,你想多了,挑一样就行了,完美主义哪儿有?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对政治造成影响,进而对经济造成影响,进而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一定记住金字塔的逻辑。

大部分时间我们不用Care顶层,因为在过去百年,顶层的方向是固定的,就是从极端右翼不断向左翼在运动,所以顶层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下面的一套运转逻辑。

比如说以美国为代表,你们应该看到Ray Dalio关于债务危机的那本书,里面有个利率曲线,二战前我们的利率就是0,到80年代利率达到顶峰,2008年次贷危机到疫情期间利率再次达到0。利率的低点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过去的百年历史里,利率的低点总是战争的起点?是有原因的,因为利率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贫富差距,利率越低的时候,贫富差距越大的,利率越高的时候,贫富差距越小的。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比如大家手上拿着一堆金融资产,拿着一堆杠杆,我可以告诉你,你永远高呼的是低利率是对的,就好像大家对于美国的理解一样,永远认为美国在过去的40年的逻辑就是不能加息,加息就崩溃,崩溃就降息,利率永远是低的,美元永远是Carry的借贷方,但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逻辑会变的。

几年前我跟很多人讲的时候,我说你记住一点,中国从高利率变低利率,海外从低利率变高利率,所谓的几毛档还动不动说付总说了高利率是多少,4-5都是高利率。低利率是多少?0、1、2有多大区别吗?没有的,这是关键的点。有人说非得纠,把我的话直接变成了付总说的,中国不会加息,永远降息,美国永远加息不会降息,降一点加一点,加一点降一点,这不很正常吗?比如川普上来了,明年有没有另外一种意外性呢?比如说降了50,降了25,大概回到4.75,5的水平了,突然间又抬回到5.25了,这不正常吗?4和5的纠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会再回到0、1、2了,这是很关键的。

对于劳动力来讲,利率是很关键的,如果利率的抬升来自于劳动收入的增长,这是好事情。你想想中国,你把时间拨回到20年前,利率高不高?那时候你难受吗?不难受。现在利率低不低?低,你难受吗?你难受。为什么?所以你要知道是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还是通过资本杠杆获得收入的,你对利率的感觉完全是反的。

但是整体社会去讨论贫富的时候,贫富主要讨论来自于劳动价值,简单讲,天天外面送外卖跑滴滴的,他们就是失去的一代,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靠劳动力的就是被淘汰的一代,没办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当这种矛盾压力大了,就会转化成社会矛盾,甚至可以通过选票转化成对政治的影响,对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贫富到极端的时候一定会进行修正,无论是极左的贫富还是极右的贫富,都会最终产生矛盾,这就是社会运转的规律。

过去百年发生的这一轮大周期就是完整的周期,到2016年表面上看叫中美贸易战,表面上看是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所谓的对抗和博弈,其实是全球各个国家内部的矛盾展示,对内是内部的分配,对外是外部的分配。在这个背景下,战争的风险将加大。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微信公众号“与市场共舞”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203/213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