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吃一口非洲英吉拉,我直接在大草原上打滚

说起非洲,大家的第一反应估计都是,落后的代名词,粮食匮乏的地方。非洲当地美食不多,能被大家所熟知的更是少之又少。

然而,最近我发现,在非洲的埃塞尔比亚,有一种主食,浑身布满细洞,一整个造型像毛肚,但人家实际是张大饼。

嘿,这激起了我的兴趣,话不多说,咱直接开讲~

今天的主角是它——英吉拉。

它是埃塞尔比亚的国菜,看着像毛肚,摸着像抹布。味道偏酸,一般搭配各种酱料、小食一起食用。

别看它造型一般般,它的来头可不小。

英吉拉的历史悠久,距今也有3000年。

据说,在古代的埃塞俄比亚,皇帝宴请宾客,满堂宾客所吃的主食就是英吉拉。

图源:网络,侵删

图源:@五次方物语,侵删

在埃塞尔比亚的国家博物馆中,还有一个手工编制的草篮,这便是装英吉拉的食盒。

具有当地特色的花纹在食盒上展现,纹路清晰,色彩纷呈。

图源:网络,侵删

岁月一去不复返,但总有一些物品记录着过去的记忆。

不论是酒店工厂,还是街头家里,英吉拉都是埃塞人必吃的食物。

在非洲的中国工厂,有着一群埃塞尔比亚的工人,整齐划一做着工作。

工厂内还悬挂着中埃友好的横幅。

图源:@南方+,侵删

厨房里,厨师正为大家制作英吉拉。

几口大圆铁锅,担负着工厂工人温饱的重任。

中午下班后,工人们有序排队过来打饭,主食便是一块块英吉拉。

我们可以看到,中间的英吉拉都堆成了小山。

除了搭配糊糊,英吉拉还能搭配其他不同的食物,可以说它——万物皆可包。

可以说,我们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可以一起吃。感觉类似我们的大米饭,百搭主食。

图源:网络,侵删

英吉拉一般是一次装一大盘,几个人聚在一起吃一起吃。

用的是最原始的吃法:用手抓。

图源微博:@share瑜依然在路上,侵删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人在吃英吉拉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要求:人们在吃英吉拉的时候不允许嘴巴碰到手,因为这是共享食物,碰到会让人觉得不干净。

图源:网络,侵删

埃塞尔比亚曾经常闹大饥荒,对于食物他们都会格外珍惜,吃英吉拉的时候,会用英吉拉抹干净盘上的酱料。

类似我们吃酸奶舔盖一样,把盘子抹干净,不留一丝食物。

图源:网络,侵删

在餐馆吃英吉拉的时候,当地人还会拿一瓶叫“ yellow wine”的蜂蜜酒来配。

橙黄色的液体,喝起来甜甜的,但后劲十足。

在一些高大上的餐馆,吃英吉拉还会有当地姑娘上手招待,顾客享受便完事儿~

图源:网络,侵删

在百搭的英吉拉背后,离不开一个优质的谷物——苔麸(Teff)。

同我们熟悉的谷物相比,苔麸倒像是野草的“近亲”(bushi)光看这造型,还真容易和野草混为一谈。

苔麸,又名“埃塞俄比亚画眉草”,生长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其籽粒是当地人主食英吉拉的原料。

苔麸生长速度很快,但产量不高,它是当地人的主要口粮,一旦产量过低,就容易给当地造成饥荒。

百家吃一粮,听着颇有种靠天吃饭的感觉......

“苔麸”这个名字有“丢失”的意思,这是因为它虽类似小麦,但个头比芝麻还小。

显微镜下,它才会“现真身”。

最常见的苔麸有米白色和棕色两种,口感上区别不大。

苔麸和磨好的粉,图源:@段瑞小厨,侵删

制作安吉拉的原料,主要是苔麸的谷粒。

当地人会将谷粒磨成粉,再加入适量发酵粉和水,揉成一个面团,接着便放置在阴凉处,任其自由发酵至少三天。

英吉拉本身自带一股酸味,估计就是发酵时产生的。

图源:网络,侵删

虽然没有资料明说为何要让面团发酵三天,但结合此前的饥荒背景,我猜,大抵又是一个饥荒下的“产物”,被当地人无意中挖掘的美食......

三天后,当地人会加点水,将面团弄成面糊状,接下来就能制作英吉拉了。

当地人会以打圈的方式将面糊倒入大圆铁锅上(有些是倒入一些圆柱形的土坑上),使面糊均匀摊开。

这波操作有煎饼果子那味了~

接着,等一分钟,面糊稍稍成型,便盖上盖子,焖一会英吉拉就能出锅了。

图源:网络,侵删

为了保证英吉拉绵软的口感和湿度,制作的时间不长,出锅后放一会便能食用。

做好的英吉拉上遍布气孔,卷起来造型类似毛巾卷。

图源:网络,侵删

酸,作为英吉拉的主基调,单吃可能难以为人接受,但在其他食物的组合下食用,倒也是多了很多微妙的滋味。

英吉拉会吸附糊糊肉汁里的味道,还会有种谷物的清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一试。

图源:@段瑞小厨,侵删

作为国民美食,埃塞尔比亚有多少年历史,英吉拉就传承了多少年。

一种食物吃了3000多年,英吉拉对于当地人而言,不仅仅是一道传统主食,其中承载的更是对过去的传承和忠诚。

不管时间如何变迁,上得了“厅堂”(皇室),下得了“厨房”(普通家庭)的英吉拉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末小姐 厨房人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28/187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