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6日,澳大利亚亚洛恩电站的露天褐煤矿概貌
几周前澳中两国官员会晤之后,人们开始猜测,澳中两国贸易能否恢复到几年前的状态。
在两国关系解冻的前景下,包括大学副校长在内的学校、企业高管们兴奋地重返中国,渴望重现过去的商业模式。
虽然一些评论家认为,贸易关系的解冻是由于工党政府对中共采取了新的、更加和解的态度,但现实是因为中共政权出于经济利益而采取了行动。
中共所依赖的产品,如天然气和铁矿石,并没有受到制裁。
重新开放向中国的煤炭出口,是因为中国的需求和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希望重启经济。
《环球时报》最近援引一位中国业内人士的话称,现在是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好时机。他说:“1月份,澳大利亚煤炭的成本、保险和运费(CIF)为每吨2450元(361.3美元),而中国北方山西省生产的煤炭CIF为每吨2700元。”
虽然龙虾和葡萄酒的销售受到影响,但其它出口产品,如大麦等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澳大利亚生产商转向了其它市场。
总的来说,中共的贸易制裁是好坏参半。虽然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货物出口份额从之前的47%下降到2022年6月的27%,但中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许多商界领袖认为,习近平12月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了市场化政策和撤销了一些管制规定,预示了未来的一些变化。
谨慎行事的原因有很多
虽然习近平需要外国资本来启动他的经济,但许多方面的贸易依然不能重新开放。对冲基金已经变得更加谨慎,很少有人相信会恢复到贸易战前的规模。
人们普遍不信任习近平的“共同富裕”议程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许多商界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奇迹即将回归,这种过于乐观的看法与已退休的李克强总理更为谨慎的看法相悖。
李克强在向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做最后报告时指出,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急剧变化,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动荡和变革时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
他还说:“当前中国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
2015年1月21日,中共总理李克强出席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会议
其次,许多一直依赖中国的公司如今也采取了更保守的做法。
中国美国商会的2023年调查令人警醒。在已经进行商业环境调查的25年中,中国首次不再被视为大多数会员公司排名前三的市场。
美中关系被认为是商业关系的关键,但对改善关系的期望仍然很低。
约46%的会员公司表示,他们对2023年美中关系的前景感到悲观,73%的公司表示贸易紧张局势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公司。
调查发现,计划或已经开始将制造和采购转移到中国之外的公司数量增加了10%。
尽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公司表示,由于市场原因,他们没有计划将业务转移到其它地方,但10%的增长还是有说服力的。
例如,苹果公司已经将其部分制造业务从中国转移了出去。
传统上依赖中国的台湾公司也一直在向美国等其它地方转移,长期在中国立足的公司也在向墨西哥转移。
香港的出口已经暴跌。
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的创始人莫里斯‧张去年说,“自由贸易几乎已经死亡,全球化几乎已经死亡。”
“很多人仍然希望他们能回来,但我认为他们不会回来,”他补充说。
釜底抽薪
第三,中共已经表明它会惩罚那些质疑其不良记录的国家,无论是关于COVID的起源、人权记录,还是赤裸裸的区域侵略。
中共驻堪培拉大使馆在2020年发14文表达他们的不满,将澳大利亚要求对COVID-19的起源进行独立调查描述为“呼应美国对中国攻击的政治操纵”。
然而,中共继续抵制对该病毒的任何独立调查,根据官方数据,该病毒已造成687万人死亡,6.75亿人患病,一些人有长期的不良健康影响。
当美国能源部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指出实验室泄漏是感染源时,中共以其一贯的虚张声势作出反应。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反过来指责美国的“政治操纵”,而世界只是想知道病毒的来源。
我们低估了中国共产党惩罚其批评者的决心,这构成了对我们极大的威胁。
如果说习近平放松了对意识形态的讨伐,专注于金融管理,那只是因为如果国内经济出现动荡,中共本身也会面临风险。
作者简介:
凯文‧安德鲁斯(Kevin Andrews)于1991年至2022年在澳大利亚议会任职,并担任各种内阁职务,包括国防部长。
原文:When the CCP Opens Its Economy, It’s Never Out of Friendlines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所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