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读书的四种境界

文学家高尔基曾言:“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读书本质上是人的精神灵魂与书的思想生命的一种不期而遇!这种人书在生活这片绿地的“相遇”呈现出不同的境界。

第一种读书境界:走不进去,滞留门外

此种读书境界的特征是:热衷书目的翻阅!读书浮躁、先验,全凭主观臆测,多先入为主,抱有成见,视域狭隘。有的只瞅一下书名或作者,一眼定终身,只是“顺眼”的书才能纳入;有的只粗略一翻概要或目录,走马观花来选读书;有的只随机一看个别章节或语段,断章取义来定解书意。这种读书方式固然可读到几本好书,但是其固在的“主观框限”使万千好书,被束之高阁,永远尘封,以之无缘!此谓读书:进不去!这缘于它未能完全亲近与吃透书中表层的“文字辞章”,必然无法获得书中的“精义”。正如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语》所言:“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换言之,它就像是一个倒扣的杯子,纵然书中之智慧清泉有意“垂青”,也无法欣然领受,积学储宝,孕育智慧。一旦,幡然省悟,难免黯然神伤,奥悔不已。倘若不能自醒,不免陷入夜郎自大,闭目塞听的泥塘,终不可自拔。

第二种读书境界:走得进去,停于表层

此种读书境界的特征是:沉迷辞章的修饰!它能够走进书本敞开的大门,但缺憾跋涉的努力,常浮于表面。在持久力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从而虽“读书百年”但“未见其所得”。(明朝吴梦择)在价值考量上,过分迷恋书的“辞章修饰”,只为寻章摘句,倚重书中只言片语的记诵,常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偏重文字的堆砌与套用,重“形”不重“意”,无法“略其迹”而“取其意”,(郑板桥)陷入了只读不思,重读轻思,读思割离的误区。因而,其书的解读停滞于文字的“外壳”,无法体悟文字背后的“血肉”乃至“生命的颤动”,常沦为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不思创造的两脚书橱,无法涵育自我个性,淬炼本体创造,葆育自身灵性,显发主体潜能。在思维挑战上,整个阅读之旅,多遇难而退,见疑而避,知险而回,浅尝辄止,畏苦怕难,对书中的“思想峰”,“灵感域”,“智慧火”往往省略、跳过,结果常是读懂书中占七八成“平坦大道”的大意,而余下书中两三成“险峰峻岭”的精髓,却近而远之,一无所悟。殊不知,平坦大道常只是作者雄伟思想巨峰的“冰山一角”,险峰峻岭才是这一旖旎思想奇峰的“浑厚底盘”。简言之,此种读书境界助益的是文字符号的外在雕琢,流失的是文字背后——精义对灵魂的洗礼,犹如用一个漏水的杯子来承接书中灵气四溢的智慧清泉,结局令人怅惘,颇有买椟还珠的意味。

第三种读书境界:进得去,出不来

此种读书境界的特征是:追求精神的修饰!它直指书中的精神世界,直面作者的思想奇峰。每每读到妙处,拍案叫绝,神采飞扬,如获至宝;每每读到深处,正襟危坐,抱拳紧握,神情俨然;每每读到情处,人书通灵,同喜同悲,同忧同泣,同怒同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此所谓:“进得去”!说句实话:书读至此,令人感佩。但是,进得越深,出则欲难!进得去,常会陷入出不来的“魔障”。因为要进去必须先失掉自我,忘却本体,全身心的观照书中灵魂的呼喊,体悟书中意境的高远,领受书中精神的感唤,担当书中道义的重担,这常令人心神俱醉,留恋忘返,乃至顶礼膜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对此种读书境界的真实写照。它的缺失是令人深忧的,它容易使人的心灵自闭,自我设限;使人的思想萎缩,画地为牢;使人的生命桎梏,作茧自缚,“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叔本华)从而孟子警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一本学问高深的书面前,我们不属于那些读到中间才想到对书反感的人”。(尼采)一言以蔽之,缺憾深省的反思是“出不来”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确是一种极度的思想冒险!

第四种读书境界:进得去,出得来

此种读书境界的特征是:追寻灵魂的安顿!它直抵书中的灵魂深处,评品作者的精神生命,以探寻生命的奥妙为旨趣,以秉持灵魂的操守为旨向,以安守精神的家园为本义,见微知著,“看透纸背”,(鲁迅)能够于平凡中看出“新奇”,于平淡处品出“绚丽”,于无声间听出“惊雷”,于无味处尝出“芬芳”,达到了人书合一,书我两忘,神游忘返的妙境,至此读书也真正昭示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的精神本义!(林语堂)此所谓:“进得去书”!所谓“出得来书”是指,对于读书,心中有杠“称”,有坚定的灵魂信仰,有至死不渝的独立取向,会反思,敢批判,能判明,善厘清,不受困于书中一言一语的辞章,不受限于书中一景一物的景象,不受制于书中一人一事的义理,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超脱书的“迷绕”,神清自明,独享一片丽景。可以断言,对于执着追寻自身灵魂安顿的读者,书只是一个“跳板”,其深义在于“弹离”,书只是一个“窗口”,其价值在于“窗外”,书只是一幅“图景”,其关键在于“品评”,真正达到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彻大悟,圆融贯通,咫尺千里,蝶化飞天的读书极至境界。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灯火阑珊处读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503/189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