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人民不是有钱了,而是想开了!年报季的真实2023

—年报季的真实2023:人民不是有钱了,而是想开了

就全球消费电子产品行业而言,美国是本行业主要核心市场之一,同时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规模、前沿的产品技术和优秀的研发、营销人才团队,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产业链上游技术市场和下游消费市场中均拥有较强的定价权、话语权。

因而,若美国对相关消费电子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则可能相应损害消费电子产品行业海外品牌商、制造商的利益,并对全球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

其实在这次年报季之前,有一个争论甚嚣尘上,那就是中国的资产负债表是否也开始衰退了。

关于这一点,从年报中也可以一窥端倪。

比如说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停滞、房贷同比增速归零等等都是可以查到的数据,而从银行的年报中,则能发现另一个维度的问题,那就是不良率。

从贷款整体来看,目前国内银行的不良率是非常稳定地维持在低位的,但如果拆成企业和居民,则有着大相径庭的表现。

比如建设银行公布的数据里,公司贷款的不良率稳中有降,而个人类贷款的不良率却有明显增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几乎翻倍。

这并非一个特例,工商银行的数据也是同样的结果:

招行则有一张更加详细的数据表,将不良率、关注率和逾期率分开统计。从过去两年的对比可以看出,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和消费贷款的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考虑到招行作为国内零售金融业务的龙头,在授信额度以及发放贷款方面有着比其他银行严格得多的要求,可以想象中小型银行的个人业务压力有多大,而作为全球最不愿意贷款逾期代表的中国居民,在过去一年里遭受了怎样的现金流压力。

所以不要简单看到今年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爆、演出娱乐市场的复苏乃至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行业的回暖,就认为中国人民又行了。

就像很多文章分析的那样,这些行为的背后可能是人民群众想开了,而不是人民群众有钱了。

当然,经济下行的时候,消费Y字分化总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招商银行每年年报发布后都会被送上热搜的金葵花客户数量那样。

像建设银行公布的数据就显示,

“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达2.2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26%;私人银行客户数量19.37万人,较上年增长9.31%。”

换句话说,私人银行客户人数在增长,而他们的资产增长的更快。

招行自然也是类似的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私人银行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134,800户,较上年末增长10.43%;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37,924.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4%;户均总资产2,813.38万元,较上年末增加32.95万元。”

金葵花客户代表的中产阶级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在招行的户均资产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414.3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84%。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余额98,665.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6%。”

显然,去年“不受影响”的门槛进一步被抬升到了私人银行的水平。

类似的情况可以从恒隆地产的年报中得到映证,

“我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客流量减少对高端购物商场销售额的负面影响较小。上海如此,其他地方更是如此。例如,无锡恒隆广场受疫情重创,顾客减少了21%,但销售额仍上升1%。大连恒隆广场的客流量减少了6%,但销售额却跃升67%。昆明恒隆广场是个旅游热点,客流量和销售额分别下降6%和4%。

……10月初的国庆黄金周期间,我们高端购物商场的顾客减少了16%,但销售总额却增长了5%,而次高端购物商场的客流量和销售额分别下降了34%和19%。”

4

那么,企业部门的情况又如何呢?

事实上,企业部门“还行”。

从资本开支角度来看,就像数份券商研究报告里写的那样,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A股上市公司就整体进入了资本开支增速改善的周期。

到了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A股市上市公司的单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分别回升到了23%和12%,其中以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业为首的部分行业,过去两个季度同比增速甚至都超过了50%。

为什么利润没有回暖,资本开支却在提升?

这背后有能源成本的优势,也有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上的回潮。

但更重要的是,对比全球,中国除了劳动要素外的其他诸多生产要素价格,相较海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垄断低价”。

比如我国的电力成本中的输配价格就远低于欧日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这得益于前期长期电网侧的大量资金投入,以及2022年政府加速的逆周期投资。

发电设备龙头国电南瑞就在年报中表示,

“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电力投资同比增长13.3%,持续快速增长;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7208亿元,同比增长22.8%;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2.0%。

从国内电网投资看,“十四五”期间,电网坚持适度超前,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国家电网计划投入2.4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南方电网计划投入6,700亿元,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3年,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将带动电网投资,重点投向特高压工程、输变电工程、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电网、抽蓄电站建设等方面。”

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这种口号也只有在中国才能喊得出来吧。

再比如,中国通信和网络成本也远低于世界大多其他国家水平。

像中国铁塔就是由政府协调三大运营商合资成立的负责通信基础设施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家企业。它的管理层由三大运营商分别安排,公司成立的目的是:

“把握5G网络扩大重点县乡覆盖、加强室内深度覆盖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支持政策落地应用,深化资源共享,聚焦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满足塔类建设需求、快速扩大室分市场规模,经济高效助力我国5G新基建走在全球前列。”

类似这样的企业,在国外是万万不可能存在的。且不说政府有没有这样的协调能力,几家运营商的股东也能把相关议案给否决了。

不过中国特色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著的,中国铁塔在年报中就这样表述,

“持续推动5G站址纳入规划、推动建立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相关规范,并据此嵌入新建建筑工程行政审批流程,提升资源统筹共享能力;创新低成本建设方案,锻造移动网络覆盖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持续加大共享力度,全面满足客户5G建设需求,全年完成5G建设需求约74.5万个,其中96%以上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全力攻坚疑难站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站址维系能力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持续增强。”

虽然其中不乏王婆卖瓜的嫌疑,但资源共享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对客户端的成本下降是实实在在的。

此外,得益于高速公路、高铁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内的物流成本同样远低于海外。比如铁路运输龙头大秦铁路在年报中写道:

“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圆满完成年度铁路建设任务。截至2022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从行业发展看,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均衡,长运距、大运量的大宗货物运输以及大规模的中长途旅客运输在一定时期内主要依靠铁路。同时,铁路具有大运量、低成本、占地少、绿色环保等特点,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导向,铁路行业中长期还将是国家调整运输结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先导产业。新时代十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万亿元,营业里程较十年前增长58.2%,高铁营业里程增长3.7倍,较好发挥了铁路投资对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的重要拉动作用。”

无论是新基建还是旧基建,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企业运转效率以及投资意愿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前提条件,而这一点,毫无疑问是中国举国体制下最重要的竞争力。

5

看完以上几个部分,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的行文非常的矛盾——一会悲观,一会乐观,一会困难重重,一会又趋势良好。

可事实上,真实的中国就是如此的矛盾综合体,任何只谈光明面或者阴暗面的说法都是在以偏概全。

在翻看了上百篇年报后,我能看到最优秀的一批中国企业锐意进取后不断成长的喜悦,但也能感受到很多行业公司在大环境下的挣扎与无奈,能看到央国企相对谨慎保守的文化在当下收获的风水轮流转,也能体会到很多民营公司在将业务努力向海外延展的顽强生命力。

繁荣背后必有阴影,但危机中才蕴藏生机。

最后的最后,强烈建议每个人都去读一下恒隆地产陈启宗董事长在年报中写的致股东信。

他的这封信每年都会被大家拿出来传阅,而今年的这封信由于谈到了很多敏感问题,因此鲜有在内地媒体上看到,直接去年报里读会更好一些。

仅摘录其中的一小段作为此文结尾:

“数百年前,国家富裕要靠拥有土地和天然资源,还要人口庞大,粮食生产和开采业是重要支柱;自工业革命后,这些传统资产逐渐由知识,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学,以及组织能力所超越,生产工业制品变得至关重要。

过去数十年,又出现一场变革。先进的基础科学、高科技(主要由顶尖大学研发),以及丰裕的资金,是引领世界经济的关键。就企业和个人而言,近年最能赚大钱的途径是利用高科技或他人的资金,造就了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现今是数码化的世界。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下个阶段是什么?以上的进展大部分是由高速全球化促成的,而这有个关键的先决条件,就是世界相对和平。例如,苏联解体后,全球化发展便一日千里。但若如前所述,世界正迅速变得动荡不安,那么出现一些脱钩便在所难免。某些制造业将回流,区域主义会后来居上,与全球主义一较高下。

从前在全球化环境中,能源、粮食、矿产等重要资源几乎都定可取得的,今后不再理所当然。于是,明日世界的赢家可能需要拥有上述三个阶段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要素,从天然资源、制造业到数码化都包括在内。那些土地辽阔、天然资源丰富、人口庞大而教育水平又高的国家,成功机会会大得多。”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起朱楼宴宾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529/190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