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译丛:对华贸易去风险化蕴含风险

以安全为导向的贸易措施与西方企业利益和环境目标相违背

年度词汇竞赛已经结束。在地缘政治类别中,“去风险化”一词得冠。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D字母开头的词【指英文“de-risking”,意为“去风险化”,译者注】从默默无闻变得无处不在。这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3月下旬发表的关于中国的演讲的核心内容。拜登政府紧随其后抓住了“去风险化”一词。随后,这个词在上周的G7峰会上得到了认可。

西方领导人如此欣然接受去风险化一词的原因之一是,这让他们摆脱了修辞上的困境。此前关于西方经济与中国“脱钩”的提法,常常被指责为不可能实现的和极端的做法。去风险化听起来更谨慎、更有针对性。西方企业被告知,他们仍然可以与中国进行贸易——只是需要一些保障措施。

美国和欧盟担心的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西方从中国得到的东西;以及中国从西方得到的东西。

在“他们从我们这里得到的东西”这个类别中,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先进技术位居榜首。美国宣布的半导体出口限制——以及日本上周宣布的同样措施——都属于这一类。

G7国家在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的同时,也在努力摆脱他们认为对中国的危险依赖。对电池技术和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的稀土和关键矿物资源位居榜首。正如冯德莱恩在演讲中指出的那样,欧盟97%的锂是从中国进口的,而锂对电池生产至关重要。

西方正在努力减少的另一个依赖是来自台湾的先进半导体,其份额占了90%以上,而台湾正面临被中国入侵的风险。美国2022年的《芯片法案》提供了520亿美元的资金来推动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

去风险背后的理论现在已经相当明了。然而,操作起来则不是那么清晰易行。

三大困难已经显现出来。一是企业与国家利益的冲突。二是减少对中国依赖所必须面临的难度和代价。三是悬而未决的关于风险性质的模棱两可的界定。我们是在担心中国的政治胁迫,还是真的在担心一场战争?

在正常时期,支持想要出口的国内企业是西方政府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在一个去风险化的世界里,往常的做法不再继续适用。

上周,总部位于加州的半导体集团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警告说,如果美国公司被禁止向中国出售先进芯片,将对这些公司造成“巨大伤害”。但美国官员并未表显出悔意。相反,他们强调指出,英伟达芯片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还表示,中国可以轻易地将先进的人工智能用于各种邪恶目的,从生产生物武器(这显然是中国的一项特殊利益)到通过“深度虚假”新闻进行政治操纵。欧盟和美国进一步收紧其流向中国境内的对外投资的限制,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西方公司会经历英伟达式的管控。

但限制出口和关键技术显然是一场双向的游戏。因此,西方也在紧急尝试减少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至于这么做会有多容易,意见不一。荷兰贸易部长Liesje Schreinemacher本周警告说,如果没有中国,欧洲的绿色转型将无法实现,因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以及制造这些产品所需的关键矿物的生产国。一位西方情报官员断言:“我们花了30年时间建立起对中国关键矿产和稀土的依赖,而解除这种依赖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

但曾在乔·拜登的白宫从事技术和国家安全工作的兰德公司董事长杰森·马西尼(Jason Matheny)则更为乐观。他指出,“稀土其实并没有那么稀有”。中国真正锁定的是关键矿物的加工环节,这通常是一项污染非常严重的产业。但一些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国家,如澳大利亚,似乎已经准备好承接这项工作。

西方新形成的去风险政策基于三大核心支柱: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限制技术出口,但同时继续鼓励西方公司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进行贸易。如果需要被对冲的风险是政治胁迫,那么这个政策就或多或少是一个连贯的政策。但是如果这个风险是中美之间会发生真正的战争(也许是因为台湾),那么这个去风险策略就会显得首尾难以相顾。。令人不安的是,一些美国官员现在认为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为50%,甚至更高。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西方公司将立即面临撤出中国的压力。对于产品主要在中国南方生产的苹果公司或至少一半利润来自中国的大众汽车公司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企业的死亡。另一方面,正如一位西方安全官员所说:“如果与中国发生战争,世界汽车市场所受到的影响将是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当中最微不足道的。”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金融时报/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607/19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