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用心中全部的爱,染成了我青春的色彩;您用执着的信念,铸成了我性格的不屈老师,我生命的火花里闪耀着一个您!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讲座中提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作为家长的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家庭教育脱不了关系。也许是妈妈的爱太深了,一心想要把最好的给孩子,教育自然也是要把他培养成最优秀的。殊不知妈妈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误导,妈妈的错误做法导致了孩子不会体谅父母,长大也不懂得孝顺。
李玫瑾:长大后不孝顺的孩子,大多都有这样的妈妈,你在不在其中
一:情商低的母亲
情商低的妈妈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孩子的爱要么含蓄,要么严厉。比如孩子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喜欢不假思索的当着众人的面打骂孩子,说各种伤害孩子的话。严重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孤僻,自卑。自然孩子也就不愿意亲近父母。长大后自然是有多远就离多远了。
二:很少关爱孩子的母亲
内心充满安全感的孩子性格就格外的阳光开朗,对人和事都充满希望和爱。如果妈妈对孩子缺少陪伴和关怀,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都漠不关心。孩子长时间在缺爱的环境下生长,不但缺乏安全感,和父母的感情也比较疏远。孩子成人后自然不愿意和父母一起生活。
三:重男轻女的母亲
在"重男轻女"的问题上不用多说他的危害了,去年特火的电视剧《都挺好》,主人公的妈妈对待女儿真是苛刻到了极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儿18岁就脱离了家,心怀怨恨和家人断绝了关系,不再来往。
重男轻女的妈妈对女儿的视若无睹,被宠的儿子同样看在眼里,儿女长大后,女儿跟你没感情,儿子无限索要你对他无私的爱。一个会远离家庭,一个有可能会变成"吸血鬼"。
四:性格强势的母亲
性格过于强势的妈妈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一个魔鬼,"什么都是你说了算,我不要你这样的妈妈"这个是同事的孩子亲口说的话。
妈妈的强势束缚了孩子,让他没有了自由。他在家的感觉就像在一个牢笼里,等他们步入社会独立后,肯定想方设法远离妈妈。甚至不愿意听到妈妈的声音,看一眼妈妈的照片。
母亲不但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尊重孩子,关爱孩子,将来孩子才会感恩,才会"反哺"。
那么妈妈该如何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以身作则。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家长要想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以身作则,从小给他做一个好榜样。
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岁半到6岁孩子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家长应帮做好孩子的榜样,并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纠正,正确引导。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李玫瑾教授就曾说过,从小给孩子阅读合适的绘本,有助于孩子好性格,好行为的养成,跟父母的说教相比孩子更愿意接受绘本故事的引导。同时阅读绘本还能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和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在出生后的教育,不能只是说孩子生来就聪明,就顺其自然放任不管了,还要家长在后天加以培养。
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孩子便会照着书本里的样子学习。更有助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为一家人是缘分。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生命起点登上"列车",因着永远无法解除的血缘关系,而坐在一起,儿女会长大,父母会衰老,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