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吴惠林:死亡率下降50%的启示

—对“医疗”的一种反思

作者:
世界首富洛克斐勒年写给其子小约翰的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中所说的:“如果你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枴杖,再等上几个月,就能达到目的;换句话说,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你给一个人免费的午餐,他就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别忘了,每个人在娘胎里就开始有被‘照顾’的需求了。……当你施舍一个人时,你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就抢走了他的命运,这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任何一个人一旦养成习惯,不管是好或坏,习惯就一直占有了他。……”

日前,一位老朋友赖来这么一大则他认为“有趣的笑话”:

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真希望这是笑话,但确实这不是笑话!

1976年哥伦比亚的堡高塔市的医生罢工52天,出现了一个被称为‘不寻常的副作用’:就是当地死亡率下降了35%。

同年,在美国洛杉矶,当医生对医疗事故保险涨价不满而罢工示威时,全市病人死亡率下降了18%。

1973年,以色列全国医生大罢工为期长达一个月,根据耶路撒冷埋葬协会的统计指出,该月的全国死亡人数下降了50%。

十年后,1983年,以色列医生再次举行全国总罢工,这次罢工的时间长达85天,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以色列耶路撒冷埋葬协会又做了一次统计,在这85天中,全国人口的死亡率又下降了50%。

波美拉特博士(Dr.Bruce Pomerant)对1980年代西方国家医生罢工与死亡率下降的调查指出:死亡率的下降与医生罢工日期的长短成正比。

例如:

1.在加拿大曼尼涛巴省的医生罢工两周,死亡率下降20%。

2.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医生罢工3周,死亡率下降30%。

3.在以色列医生罢工85天,全国死亡率下降则为50%。

也就是说,西医的医生罢工时间越长,全国的死亡率越低,目前世界纪录是降低50%。

目前中国每月死亡100万人。假如全中国的西医罢工3个月,原来3个月死亡300万人,降低到死亡15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的西医大罢工3个月,能让150万人避免死亡,相当于一个城市的人口免于死亡。

推论下来……还是别推论了!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还有三分之一死于医源性事故。

三分之一是被药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实验证明,老人只要相信自己年轻了,身体便会做出配合。

最近读到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教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专注力是与岁月对抗的力量〉。

这里所指的专注力,是说我们需要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们在做什么,在某个情境下是怎样反应的,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朗格教授进行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她和学生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把这里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然后邀请16位七八十岁的老人,8人一组,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让他们在“时空胶囊”生活一个星期。七天里,老人们都沉浸在20年前的环境里,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地生活,没有人帮助他们穿衣服或搀扶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老人言行举止必须“活”在20年前,而控制组的老人是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20年前发生的事情。

实验的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实验前,他们几乎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周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步态、体力都有了明显改善。相比之下,实验组,也就是那些“活”在20年前的老人们进步更加惊人,他们手脚更加敏捷,智力测验中得分更高。局外人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实验证明,老人们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便做出相应的配合。“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比如说人老了,记忆就一定衰退吗?答案并不是绝对的!

真正抑制我们潜能的是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我们固执地认为,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思维定势极具杀伤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由自己决定娱乐节目,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就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年轻和长寿。

朋友们,别在岁月如梭面前无奈地叹息了,读了此文,你一定大有收获!

这当然不是一则笑话,而是很重要、很严肃、很有启发性的一篇文章,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言:“朋友们,别在岁月如梭面前无奈地叹息了,读了此文,你一定大有收获!”所以,实在很有必要将之广传,让大家都能分享,由而收获满满。

就我而言,对文章后半部的“实验”结果,是心有戚戚焉,而“人者心之器”、“相由心生”、“魔由心生”、“七分精神三分病”、“无非是人心”等等话语立即浮现脑际。毕竟“人是由心器使、带动”,心笃定就有“信心”,反应出的行为是勇敢、积极做对事、做好事、乐观,反之,“怕心”出现就会畏首畏尾、悲观,做错也就跟着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阶段,而“生”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但“老、病、死”却和个人的“心理精神”大有关系。若心中一直存在“老病死”的念头,就容易掉入该漩涡中,正如20世纪世界首富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在1911年写给其子小约翰的第13封书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中所说的:

“如果你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枴杖,再等上几个月,就能达到目的;换句话说,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你给一个人免费的午餐,他就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别忘了,每个人在娘胎里就开始有被‘照顾’的需求了。……当你施舍一个人时,你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就抢走了他的命运,这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任何一个人一旦养成习惯,不管是好或坏,习惯就一直占有了他。白吃午餐的习惯不会使一个人步向坦途,只能使他失去赢的机会。而勤奋工作却是唯一可靠的出路。”意思是说一个人要自己劳动,自认能劳动,不要存有“老了、病了、要死了”的心理,更不要让“被照顾的依赖心理”滋长。

至于文章上半段举出的“医生罢工、死亡下降”历史数据,容易被误为“假讯息”,不过,“被药死的”、“被治死了”事件比比皆是,但很难让人相信“没医生、医药、医疗,死亡会下降”。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认医疗讯息、广告过于浮滥,很容易让人生出恐惧,从而损伤心理,让人疑神疑鬼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病、甚至得了绝症了,终而“心病伤身”。我们不是常听到某人原本活得好好的,但体检后被告知患病,于是恐惧、担心、烦心一一来到,赶紧就诊、从事医疗,却很快就去世的实例,而庸医、假药、误诊等等事件也都所在都有。不过,我们终究无法全盘否定或丢弃医疗,但不必要过分依赖,人人强化“心性”积极乐观自我劳动过日才是正道。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31/193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