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贸易壁垒增高、人口老化、能源转换等新趋势将加剧全球通胀压力

资料照-路透社的这张合成示意照上可以看到在预示着股市走势的红色背景上,白色的英文“inflation”(通胀)清晰可见。

全球范围出现的不断高筑的贸易壁垒、人口老化、从化石燃料向再生能源的广泛转换等趋势,在未来数年将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令美联储和其他国家的央行更难达到降低通胀的目标。

美联社周日(8月27日)报道说,这一忧虑是在美联储周五(8月25日)、周六(8月26日)召开的年度央行会议上,由几个引人注目的讲演和经济研究报告所表达出来的。

报道说,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一直走向更大的融合,商品在美国和贸易伙伴国家更自由地流动。海外更廉价生产的产品让美国人得以享用便宜的商品,保持通胀偏低,尽管代价是丧失许多美国的制造业工作。

但是,自从新冠病毒疫情后,这一趋势表现出逆转的迹象。许多跨国公司不断将供应链从中国外移,谋求在美国生产更多的产品,尤其是对汽车和电器产品关键的半导体芯片。拜登政府利用大规模的补贴予以鼓励。

同时,对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投资可能证明具有破坏性作用,至少是暂时的,通过增加政府借贷和对原材料的需求,因此提升了通货膨胀。此外,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在老化,年龄更大的人不太可能继续工作。

这些趋势都可能成为供应冲击,类似在疫情经济衰退过后的反弹过程中出现的商品和劳动力短缺加速引发的通胀。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周五发言时说,“新的环境酝酿着比我们在疫情前看到的还要大的相对价格冲击。如果我们面对更大的投资需求和更大的供应束缚,我们可能看到商品市场更强劲的价格压力,特别是对绿色技术关键的金属和矿物。”

报道表示,这将令欧洲央行、美联储和其他央行的工作更加复杂化。它们的使命是约束价格升高。几乎所有的央行都在因努力抑制从2021年初期开始并不断加剧的高通胀而苦苦挣扎,但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RES)主任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我们可以预期更多、可能更大的供应冲击。所有这些事情都倾向于更难制造商品,而且成本更高。这当然是所有央行最不喜欢的形态。”

报道说,在周六的讨论中,全球贸易模式的变化引发了最大的关注。哈佛商学院经济学家劳拉·阿尔法罗(Laura Alfaro)发表的研究报告发现,在经历几十年的增长后,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2017到2022年下跌了5%。她将这一趋势归因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以及美国大公司在中国疫情封城打乱供应链之后,寻找其他商品和部件来源。

她说,这些进口大多数来自墨西哥、越南和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和美国有良好的关系,这一趋势被称作“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

她表示,尽管有这些变化,美国的进口2022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表明美国的总贸易量持续维持高位。

她说:“我们还没有在去全球化。我们看到一个即将到来的‘大重新分配’”。

她表示,目前有一些暂时的迹象表明在出现“回流”,即一些生产重返美国。她说,美国在比疫情前进口更多的零件和未完成产品。这是更多的最后组装在美国国内完成的证据。她说,美国制造业工作衰落看来已经触底。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VO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28/194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