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拦截路人背“老三篇”

———一个乡村女孩的文革记忆碎片(1)

作者: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到如火如荼的阶段,继“破四旧”之后,又大搞“忆苦思甜”、背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等。

一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受命第二天一早到大队部(现在的村委会)门前的三岔路口设卡拦截路人背“老三篇”,背得出放行,背不出拦截,直至背出方准通过。

那时我们感到这是多么神圣光荣的任务呀,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好。于是热情高涨地连夜制作红缨枪,我还请高我一个年级的二哥用一截木头削成棱形的枪尖并刷上银灰色的油漆,我则把妈妈平常打(编织)草鞋的麻绳染红做枪穗。

第二天扛着崭新的红缨枪站岗,竟生威风凛凛之感,还一度迸出自己就是抗战时期的儿童团员的错觉。其实回望彼时场面:几个小屁孩(还有挂鼻涕的)扛着竹木制作的高矮不同的红缨枪,站在横于路口的几张旧课桌椅的所谓岗哨前,一脸严肃得意样,实在是可恶滑稽透了。

话说那天正是县城的圩日,挑着箩筐装满辣椒、豆角、茄瓜、西红柿等各种农产品担子的村民三三两两地向我们的“岗哨”走来。也许出门前他们就在心里盘算好,今天赶个大早卖挑子里的东西能换来多少钱,又打算买些什么必须品回去,家里的娃仔好久没吃肉了,煤油灯的煤油该买了,老大老二欠下的学杂费也要交了……可哪想到等在前面的是一道对日夜忙于农活的他们来说有点难以逾越的人为障碍。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挑一挑的担子来到跟前时,我们伸出的红缨枪轻而易举就把他们拦了下来,然后不管男女老幼指定他们背“老三篇”中的任何一篇,背不出者居多,极少数得以通过。于是路边站满救火般苦背“老三篇”的人,脚下的担子也摆了一路。尽管耗时多多,最终过关者寥寥。

随着太阳的升高和光热越来越强烈,担子里的辣椒、豆角、茄子等已不堪暴晒,渐渐起皱发蔫,眼看就不值钱,无奈,被拦截的人只得败下阵来,乖乖打道回府(绕道拐大弯另找出路也说不定),敢说一个“不”字是不可能的。也有求情者,但都被具有高度革命责任感的红小兵的我们给无情回绝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背着婴儿的年轻妇女,她被拦截后,手拿我们分发给她的油印资料站一旁卡卡壳壳的背我们指定她背的“老三篇”里的其中一篇,她冒着汗在拼命背,她背上的婴儿则在拼命哭,她背多久婴儿也哭了多久。实在不行,就把婴儿从背上解下来,当她把穿开裆裤的婴儿从襁褓里抱出时,我看到那男婴一屁股稀糊的黄浆,原来拉肚子了。那年轻妈妈没给婴儿准备换洗的衣服,又背不出“老三篇”,哭丧着脸回头了。

她也许是背生病的婴儿进城看病的吧?我现在猜测。

那时,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呀,简直疯了!

2023-09-07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新三届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04/196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