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杜耀明:特区政府经济功能报废 领导班子须减一截人工

作者:
香港当局的确无计可施,一来因为特区经济已由中国经济主宰,只能听天由命,无可也无须作为。二来是特区领导班子或自我设限,不能与大陆竞争,不论跟深圳争取港客消费,还是同大陆金融市场竞逐外国资金,因为特区官员既然受命于中央,或需要孔融让梨以示效忠。果真如此,香港特区当局已失去政府的经济功能,而国安工作一直有大陆驻港公署分担,因此其他不说,特区整个领导班子应该首当其冲,立即减掉一大截人工,才符合多劳多得的经济原则。

香港眼下的危机,不仅牵涉政治文明倒退、经济前景黯淡、社会离散持续,更包括政府管治局部失效的奇怪变化。

不过,香港问题如山,统治者却可若无其事,因为他们眼中信念决定命运,只要事事决志背靠祖国,说好香港故事,香港便可渡过难关,终于会到达“由治入兴”的彼岸。至于大家信不信,不重要,反正他们都信了。

当然,特区领导班子对此深信不疑,否则又如何取信于中央,从而得享高薪厚禄,为国效忠,但一般市民不能拿口号当饭吃,需要见到政府施政的智虑计谋,还有按部就班的行动规划,才能信任政府。相反,执政者凡事照本宣科,有宏大目标却无具体计划,香港人又如何信赖他们可以带领大家走出重重危机?

简单如推动夜市,普通商人也知道街头贩卖小食或饰物所赚不多,同时夜市各地都有,对旅客吸引力有限,在海滨地带,更有碍游客欣赏维港景色。令人疑问是,政府根据什么成本效益计算,断定夜市可以产生连锁经济效应,同时提振内部消费、旅游业及零售业,甚或刷新香港的国际大都会形象?

又如香港人北上消费成风,周末早已如此,即使中秋节加十一国庆,大陆到港旅客较平常增加(9月29日至10月1日约46万人),但仍不到香港人北上人数一半。究竟特区当局除了夜市,还有何善法留住香港人在本地消费,特别当深圳以各种招数吸引香港人北上消费,香港又有何策略反制或者反击呢?

再看楼市股市。香港楼价连月下跌,在美元利息高企下,银行纷纷调高楼按利息,铁路上盖屋邨跌价超过一成。香港股市亦由今年高位下跌接近25%,公司上市集资的能力亦跌出全球五大,而“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再次确定新加坡领先香港。在资金流动方面,由2021年至2023年第一季,大陆资金流入增加,但远低于海外资金的大量撤退,而海外资金只将香港视作中转站,最后目的地是大陆市场。面对重重挑战,当局除了等候北京救市措施,又有何计谋,松动银根,以稳定楼市及刺激股市,同时应对来自大陆资本市场的竞争?

人才流失是香港另一隐患。三年来,估计已有二十万香港人移民,以专业人士家庭居多,但最近的调查发现,仍有超过一半香港专业人士有计划离港(15.6%打算尽快离开,36.7%考虑于三至五年内),当中四成已经申请海外工作。有报道亦指出,至少六间国际律师行将赶紧往新加坡开设办事处,相信亦会从香港招揽法律精英转移阵地。政府是否相信大陆专业人士大批来港,即可解决人才外流的问题,因此可以静观其变、无所用心呢?

一片经济不景,加上亲友离散海外,香港人不开心是意料中事,香港在联合国“全球幸福指数”排名82,也就毫不意外。不过,和富社会企业近日的调查报告,反映情况实在令人担心,因为不仅香港正处于六年以来最不开心的日子,认为自己不开心的较去年增加(10%至24%),更有三成人觉得自己精神不健康。在精神健康最差的类别中,除了照顾者和失业人士,还包括青年人(18至24岁)。特区当局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跟随者吗,何以香港人的“幸福感”处于低谷,却未见他们有何表示和行动呢?

上述种种,当然没有轻易的答案,但负责任的政府,总不能回避关乎人民福祉的难题,它起码让大家知道,政府明白问题的重要性,并且开诚布公,广开言路,从多方面寻根究底,以取得解救良方。相反,当局对夜市的成本效益不作交代,一于笑骂由人;对港人北上消费及深圳吸客措施没有应对,甚至大陆网红发布抹黑香港的言论,也不见指正及追究到底;对楼市股市资本市场只静观其变,或有闭门商议,但至今未见行动;对移民大潮也无治本之策,只靠输入大陆专才填补;对市民欠缺幸福感,不予回应,连习总的吩咐也抛于脑后。

也许香港当局的确无计可施,一来因为特区经济已由中国经济主宰,只能听天由命,无可也无须作为。二来是特区领导班子或自我设限,不能与大陆竞争,不论跟深圳争取港客消费,还是同大陆金融市场竞逐外国资金,因为特区官员既然受命于中央,或需要孔融让梨以示效忠。果真如此,香港特区当局已失去政府的经济功能,而国安工作一直有大陆驻港公署分担,因此其他不说,特区整个领导班子应该首当其冲,立即减掉一大截人工,才符合多劳多得的经济原则。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06/196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