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不是孙子坑爷爷,而是爷爷本来就在坑里

作者:

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乡试,一届在中国历史上平平无奇的科举,因为不是最高等级的考试,而是各州府的选拔考试,所以本不应该在中国的科举史上留下什么单独的印记的。但是这一年的科举,却掀起了轰动北宋朝廷的一次大风波。

诱因倒也不复杂,当朝宰相陈尧佐的第五子陈博古拿到了开封府的第一名,而参知政事韩亿更厉害,他的四个子孙都参加了考试,四个人全部榜上有名。

假如说这些官二代、官三代是以布衣的身份参加考试而获此佳绩,倒也说得上是一段人间佳话:毕竟他们不靠父荫、寒窗苦读,跟平民的子弟一起竞争,大家最多不过是羡慕他们读书条件好有能力请家教,不会觉得有太多制度上的不公平。

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这帮人本来就因为父荫有官职在身了,他们有一个很文雅的称呼——锁厅人——本来是有办公室的,要去参加考试就只能把办公室锁上。

这个文雅的称呼,透露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太祖太宗当皇帝时候,这哥俩明白一个道理,科举既是为了给朝廷选拔人才,也是为了稀释朝廷的顽固势力。要是这帮老油子一直不断地往国家的岗位上塞自己的后代,那今后天下就不是皇帝的了,而是老油子的了。再说了,这帮人有家族势力、有官场经验、有亲朋好友,怎么着也要比普通考生占便宜,长此以往会打击普通考生积极性的。

所以,老哥俩下过一个命令:锁厅人参加科举,考上了还好说,要是没考上是要受处罚的。

这个命令听上去倒也很公平:你享受多大的福利,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朝廷不能让你们干这种只赚不赔的事情。

但是当太祖和太宗两个强硬派驾崩了以后,继位的真宗就扛不住手下这帮大臣们的压力了,渐渐就松开了锁厅人参加考试的口子:文官可以考两次,武官可以考一次,考不中不处分。

任何政策只要是口子一开,那就是肯定刹不住车了,锁厅人参加科举的人数越来越多,到了我们作文开头提到的景祐四年达到了顶峰:仅仅是开封府就有几百人报名,还不算学籍隶属于国子监和其他州府的,总数加起来是肯定上千的。

这帮人的上线率究竟是多少,史料上每一个准确的统计,但是从陈尧佐的儿子、韩亿的子孙上线率来看,恐怕不低。

一个猜测,不一定对:爷爷或者爹的职位越高,他们的上线率就越高。

榜单公布以后,朝廷中顿时开始议论纷纷,御史写奏折来弹劾这两位,其他文官阴阳怪气地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来讽刺他们,闹得开封满城风雨。

宋仁宗的面子终于挂不住了,他只好针对锁厅人参加考试做了一个新的补充规定:各州府乡试的时候,锁厅人和布衣分开考试,各录取参考人数的百分之三十,给布衣考生留下足够的名额。

等到第二年省试的时候,仁宗悄悄下了一个密诏,让陈尧佐的儿子、韩亿的四个子孙都不许参加考试,两家门下的学生参考之后降等录取。

同年三月,陈尧佐罢相去当了郑州知州,韩亿也被罢参政去了应天府当知府——虽然降级了,但是依然比普通人风光到哪里去了。

你能说,这件事是韩亿的孙子坑了爷爷吗?

我倒是觉得,这样的说法有很明显的为韩亿开脱的嫌疑。

他身为一个家长,难道不知道自己四个有官职在身的子孙去参加了科举吗?他作为一个参知政事,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子孙参加科举会占很大的便宜吗?

这哪里是什么孙子坑爷爷,他爷爷早就在这个坑里蹲着了。他什么都知道,他只是不说,或者说,只是不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要不是他的子孙们太过飞扬跋扈、吃相太过难看惹了众怒,这事儿也就稀里糊涂过去了。

他们心里明白得很。也就是舆论太大,所以才迫不得已地小小处分了一下,这些官员的子孙,还不是一样地享受父荫、锁厅参考。

只不过,没那么张扬了。

对不起,我大意了,是短时间内没那么张扬了。

2023-10-13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读宋史的赵大胖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19/196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