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学风水 > 正文

三国徐庶修炼成仙的记载

作者:

图为明沈周《庐山高》局部图。(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三国时期,有一位谋士名叫徐庶,字“元直”,其本名为徐福,早年仗义为人报仇,遭逮捕,获救后改名徐庶。也许是因为经历了生死劫难,徐庶从此拜师求道,并与诸葛亮等道友来往密切。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称诸葛亮的才智高出自己十倍,希望刘备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则霸业可成矣!因此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为救母亲,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加入曹营。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曹丕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归隐云游。

清人绘徐庶画像。(公有领域)

相传徐庶曾隐居胶南,当地大珠山帽子峰,就曾建有徐庶庙。随着历史的推移,渐渐地开始出现徐庶修道成仙、云游四方展现神迹的传说,古代文人笔记中都有记录,民间传说则更多。以下摘录康熙年间的两则记载。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反清,三藩之乱兵起。隔年,明朝降将王辅臣趁机背叛清廷,表示要随吴三桂反清。康熙十四年,康熙帝派人告知:希望王辅臣迷途知返,朝廷一定既往不咎。可惜王辅臣铁了心继续反叛。康熙十五年,康熙帝正式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率兵急赴陕西,征讨王辅臣叛军。

故事就发生在大将军图海率兵前往征讨的途中。

有一天,图海的军队遭遇了大风和雷雨,军队里一个士兵于英,迷路掉队,与大部队走散了。于英一个人在山谷里骑马乱窜,四处盘旋,可都找不到出路。到了深夜时分,于英心想今夜走不出山林了,只能等明天了,于是下马倚靠着大树休息。

不一会儿,于英看见一个红灯笼,这灯笼慢慢地靠近自己,于英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位留着白胡须、白眉毛的老翁,手提着灯笼走了过来。老翁的容貌就像古画中的长寿老人,穿戴的衣帽全都是前朝古朴的式样,不像当时清朝人剃发易服的打扮。

老翁和蔼地问于英:你迷路了吗?于英说:是的,惟愿老人家指个方向给我。老翁说:此山很荒僻,虎狼猛兽很多,此处离大路还有五六十里。快跟我走,我带你上大路。

于是老翁就在前面引路,于英骑马跟随。老翁步履如飞,穿梭在夜间的山林、乱石、杂草之间,速度极快,于英的马几乎跟不上。走了很久才抵达平坦开阔处。这时,老翁停下脚步,将手中的红灯笼送给于英,指着方向说:前面就是大路了。

于英细看那红灯笼,材质既非纱也非纸,而且里面也没有蜡烛、火炬,整个红灯笼表里一体,通透明亮,呈红色琉璃状,又红又圆又发亮,不知为何物。于英心里觉得很奇怪,知道遇见神人了,就恭敬谢恩并请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说:吾乃三国时徐庶是也。于英听后,惊骇无比,正要跪下拜谢,老翁就消失不见了。

于英按老翁指的方向,自己骑马走了几里路,果然上了大路,此时东方渐白,太阳初升,手里的红灯笼也熄灭了,再仔细看那红灯笼竟变成一颗大如碗口的红杏。沿着大路找到部队,于英详细说了自己所遇见的奇事,大家分析说现在是严冬气候,不应有杏子,而且还那么大,都认为他是真的遇见了隐居修行成仙的徐庶。

顺便说一下王辅臣的结局。图海的平叛大军到来,王辅臣打不过,走投无路只得再次投降。宽宏大量的康熙帝仍命王辅臣为平凉提督,并加以太子太保头衔,好生安抚。然而王辅臣却始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自己的反叛罪行太大,康熙帝的宽容慈悲都是假相,是未来清算的前兆,于是饮毒酒自尽。康熙帝听到王辅臣的死讯,默然良久。后来,康熙并没有株连王辅臣的家人、部属,实乃无量慈悲之清圣祖也!

此外据《见闻随笔》记载,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广东五指山,也就是广东省河源市的五指山中,某日大白天竟出现了仙鹤、祥云,而且“香雾缭绕”。这时大家看到一位仙人飞升至空中,对山中众人说道:我就是三国时的徐庶,归隐后修炼一千余年,今日圆满了,就要白日飞升了。你们要广为宣传,让世人都知道这神的奇迹。

事据《耳食录二编》、《见闻随笔》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正见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101/197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