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精终报国

作者:

纪晓岚一样,袁枚不但擅长讲鬼故事,在笔记里讽刺起人来,也是高人一等,入木三分。

比如《子不语》里面的这一个:

说满清入关时,有前明遗臣准备殉国,想来想去,自刎、上吊、跳水、自焚都太疼,后来终于在史书里找到一个爽死的榜样,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信陵君名无忌,曾因窃符救赵而名满天下,却因功高盖主而被魏王所忌,再加上秦国使离间计,魏王觉得他迟早要篡位,便削去他兵权。信陵君心灰意冷,又不想离开祖国,于是纵情酒色,最后身体被掏空,精终报国。

想到信陵君,那位前明遗臣就有样学样,娶了众多姬妾,夜夜日日,就盼着能早日殉国。没想到,几年过去人没死成,只是脊椎断了,弯腰驼背,走路时身体几乎都贴着地,被围观群众起外号“人虾”。又活了二十多年,八十四岁才死。

为了证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袁枚最后还说:“王子坚先生言,幼时犹见此翁。”王子坚是袁枚的朋友,当过泸溪县令(今湘西),袁枚的意思,这可不是他瞎编的,真有此人。

这故事的打脸声就更响了。人虾君高调殉国,却整出这么一闹剧,既想当烈士又想爽死,天底下哪有这么两全其美的事。

子不语·卷六·人虾

国初,有前明逸老某欲殉难,而不肯死于刀绳水火。念乐死莫如信陵君,以醇酒妇人自戕。仿而为之,多娶姬妾,终日荒淫。如是数年,卒不得死,但督脉断矣,头弯背驼,伛偻如熟虾,匍匐而行。人戏呼之曰“人虾”。如是者二十馀年,八十四岁方死。王子坚先生言幼时犹见此翁。

深度怀疑,人虾君的原型就是钱谦益。

钱谦益,明末著名诗人、东林党领袖,崇祯朝曾官至礼部侍郎,后在权斗中被革职。明亡后,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成立,钱谦益前往依附,当了礼部尚书。

钱谦益另一个更为人知的身份,是名妓柳如是的丈夫,两人相差三十六岁,柳如是虽是妓女,但在诗才、气节方面,完全碾压须眉。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清军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跟她双双投水殉国,也许是平时在柳面前也曾作出为国尽忠高姿态吧,钱谦益无法拒绝,谁也没想到,他走到水边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实在看不下去,纵身往水里跳,却被钱谦益抱住。

殉国还想死得舒服,不过是为怕死找一个无厘头借口罢了。

当然,这只是野史的说法,动机跟袁枚的段子一样,为了证明这些所谓的大明忠臣,平时咋咋呼呼,姿态一个比一个高,关键时刻妓都不如。

历史上的钱谦益确实没殉国,还开城降了满清,甚至主动响应“剃头令”,为南京百姓作出先锋模范榜样。关于投水一事,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第五章《复明运动》中如是说:

明南都倾覆,牧斋(钱谦益)迎降清兵,随例北迁。关于钱氏此时之记载颇多,有可信者,有不可信者。……上引顾苓《河东君传》云:“乙酉五月之变,君(柳)劝宗伯(钱)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

南都(南京)覆灭时,钱谦益降清,到北京任职。这时候关于他的传闻很多,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据顾苓的《河东君(柳如是)传》载,柳如是确曾劝钱谦益殉国,但被钱直接否了,柳自己投水,却被钱死死抱住不让她死。这一幕还有旁观者,就是在钱谦益府上当私教的沈明抡。

按陈寅恪的考证,所谓“湖水太冷不宜殉国”的说法,最早出自一本叫《扫轨闲谈》的书,它是道光年间才刊行的笔记小说,距离南明覆灭已有一百多年,里面写到钱柳发生这段对话时,是在常熟的尚湖,但南明覆灭时,钱柳都在南京,时间地点都对不上,可见是道听途说,不值得考证。

虽然没说过水太冷,但钱谦益作为前东林党领袖,关键时刻气节不如妓女,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你也可以骂柳如是逼人当烈士)。当他北上的时候,柳如是选择留在南京,摆明了耻于为伍的姿态。而他在北京当礼部侍郎还不到半年就告病回南京,人生的最后十几年,又再次转舵,一直在暗中金援反清复明运动,活到了八十三岁,差不多跟人虾君同龄,最后在绝望中死去。

这样的人,满清皇帝都不待见他。乾隆把钱列入《贰臣传》,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甚至用最恶毒的话来批他:

至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均属丧心无耻。若辈果能死节,则今日亦当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舍命,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是必当明斥其进退无据之非,以隐殛其冥漠不灵之魄。

钱谦益之流“自诩清流”,又厚着脸皮投降,实在无耻。这些人当年如果能殉国,今天自然也在表彰之列(乾隆曾多次褒扬袁崇焕),可他们既当又立,我当然要扒下他们的画皮,甚至要鞭挞他们的灵魂。

主子如此定论,纪晓岚这些聪明的汉臣,自然也就跟着落井下石,他用八个字评钱谦益:“首鼠两端,居心反复。”狠。

像纪晓岚、袁枚这些生在大清,没有历史包袱的文人,自然能够站着说话不腰疼,用各种段子来贬损“钱谦益之流”;而作为同样遭遇家国之变、又作出类似选择的陈寅恪,除了在学术上向钱谦益致敬之外,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示了对钱的理解。他的《柳如是别传》皇皇八十多万字,有三分之一篇幅都在写钱谦益晚年的反清复明运动。不难看出,陈寅恪笔下,钱谦益是在用这些行动洗刷之前的耻辱。

当然,陈也没刻意美化钱。在书中,他还引了顾公燮《消夏闲记》中《柳如是》条目,说钱谦益晚年不得意,“恨曰:要死,要死”,柳如是则讥讽他说:“公不死于乙酉(即南都倾覆之时),而死于今日,不已晚乎?”

恨不抗清死,留作今日羞,现在后悔太晚了。

这话,跟袁枚笔下的人虾君真是殊文同归。陈寅恪说,钱柳的这番对话,跟柳如是的“诙谐勇敢”和钱谦益的“迟疑怯懦”颇相符合,可信度较高。

只是,不知道陈寅恪抄这一段时,内心又是何等的风凉水冷。

2023-11-15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后代聊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122/198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