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中国最好的学区房,是你的病房

六年前我讲过一句鸡汤,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被转得还挺多。现在发现自己错了,最好的学区房不是什么书房,而是病房,孩子读书都卷到病房里去了。

最近,各种医院儿科的“作业区”把人们看呆了,孩子们齐刷刷一边打吊瓶一边做作业,这边静脉注射,那边三角函数,猛一看你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作业进了医院、还是点滴进了教室。这种情景记得只在《射雕英雄传》里见过,郭靖密室疗伤,还要一边背外语:“斯热确虚,哈虎文钵英……”以前孩子都盼生病,余华因为装病,还被割了阑尾;现在谁敢装病,作业一点不能拉下,还白饶两瓶点滴。

这一幕太让人心疼也太荒诞,搞得北京教委赶紧明确,学生患病期间作业一律不作硬性要求,免得大家以为医院和学校联合办学。

要说反思,很多方面都要反思,如果真有学校给发烧的孩子硬性派作业的,那确实要反思;家长也要反思,你孩子到底差不差那一张卷子,郭靖少背一句“哈虎文钵英”会要命,你孩子少做一道三角函数会不会要命,是不是他更需要休息下喘口气,关注一下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医院或许也可以反思,不少孩子们打着吊瓶还能做作业,精神劲头还挺好,那么到底是不是需要打这么多的吊瓶、输这么的多液。

建议搞个集体反思活动,大人们都来反思一下怎么就把孩子们卷成这样了。为了让反思效果更好,大家不妨都把你们平时吹牛逼拉关系时喝的白酒都换成吊瓶,浓香的葡萄糖,酱香的氯化钠,打着吊瓶来反思,深入血液,才能触及灵魂。

其实说白了,家长之所以让孩子们打着吊瓶做作业,还是因为一个字,怕。你不做卷子,可是怕别人在做;你不卷了,可是怕别人在卷;你生病一周,害怕别人就进步一周;你害怕等自己孩子病好了,就看不见别人孩子的尾灯了,既然大家都超速,我怎么能按限速开?

孩子的生活,其实就是全体人群生活的投射。我们社会上最大的一种恐慌,就是“人人都干了,你怎么没有”。人人都旅游了,你怎么没有;人人都买貂了,你怎么没有;人人都买房了,你怎么没有;人人都考公了,你怎么没有;人人都在加班,你怎么没有;人人都给领导送礼,你怎么没有;人人都噶了练了葵花宝典,你怎么没有嘎。有句话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变异之后就成了我卷人人,人人卷我,最后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卷成一个高压窒息的大卷子,俗称肉蒲团。

而孩子,是被控制得最多,而排遣和发泄方式又最少的群体。孩子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什么都是大人给布置的。大家的期待转移给孩子,大人的梦想转移给孩子,大人的挫败和不满转移给孩子,宛如一个个命运的吊瓶,高悬在头顶。而孩子又没有太多的排解方式和宣泄渠道,他们不能车库里坐半小时不回家,不能水库钓鱼,不能狐朋狗友啤酒烤串,不能整夜在直播上看大哥大妹子。所以“卷”这件事在孩子身上体现得最极端、最惨烈。

而那个中国式的拷问“人人都干了,你怎么没有”,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地传递下来,到最后就都集中到了孩子身上,浓缩成了一句拷问:输液室里人人都做作业,你凭什么没有。

我们真的太缺乏松弛感了,太爱在前进的道路上推推搡搡、鸣笛催促,不能让人歇一口气。社会是要点松弛感的,为什么李白杜甫之外还要出一个王维,就是要个松弛感。家长们也放松点,不一定最卷的武功才最好,张无忌练乾坤大挪移第七层,放弃了好多不练,主动不卷,反而对了,避免了走火入魔发疯。

社会是会生病的,如果学校里病人很多,医院里学习氛围反倒很浓厚,那一定是病了。到底是谁要打点滴,真的该想一想。

不要过些年,学生们的流行语变成了:我就想开开心心生几天病。那也太难过了。

(注:本文原标题为《最好的学区房是你的病房》。)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六神磊磊读金庸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127/198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