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耗资50亿美元整治仍失败 恒河大肠杆菌超标37倍

印度恒河是该国的“圣河”,约六亿人口居住在其流域,恒河同时也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印度政府“治恒河”逾30年,砸钜资50亿美元、狂建污水处理厂,却仍处处碰壁,当前恒河水质大肠杆菌依旧超标,其实连“沐浴”都不够干净?

信徒在河中沐浴,捧起混浊的河水啜饮一口,不远处的丧家正在举行葬礼,用河水清洁遗体,并将逝者骨灰撒入河中,这是座落在恒河河畔的古老圣城,瓦拉纳西的日常光景。

而这条河流,就是印度鼎鼎大名、神圣却高度污染的圣河“恒河”。

恒河仍脏,大肠杆菌超标37倍

印度教徒相信,生者在恒河中沐浴可以洗涤罪过、祈求祝福,亡者则将超脱轮回,因此瓦拉纳西著名的阶梯式“河坛”,不分昼夜皆相当热闹,更吸引许多外地游客,前来观看恒河“烧尸”等祭典。

随著印度人口爆炸性成长,恒河流域人口飙升至六亿,公卫系统却缺乏规划,许多民生废水直接排入恒河,废弃物也往河中倾倒,这条象征湿婆神头发分流的七条圣河之一,早已不堪负荷,河面上漂浮着尘土,水质只能以浊黄恶臭形容。

印度政府“治恒河”逾30年,砸钜资50亿美元、狂建污水处理厂,却仍处处碰壁,当前恒河水质大肠杆菌依旧超标。(欧新社)

印度环境与科学新闻网站Down to Earth指出,2023年1月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CPCB)的数据显示,恒河的水质检测站中,71%测出粪便性大肠杆菌群含量“高得吓人”,意味河水仍被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粪便言严重污染,其中,比哈尔邦有七个监测站,超标程度达限值的37倍。

雪上加霜的是,实际情况可能更糟,因为这次检测站点数量,仅占总数的61%,而印度北方邦仍有66%的排水沟,未经处理直接流入恒河及其支流。

莫迪拨款30亿美元,喊话五年整治梦碎

当前正争取三度连任的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2014年上任时将整治恒河定为首要任务。路透社

早在1986年,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就想“治恒河”,却以失败收场。当前正争取三度连任的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2014年上任时,也将整治恒河定为首要任务,推出综合保育计划Namami Gange,属于“国家清洁恒河使命”(NMCG)的一环,喊话要在2019年前,让恒河恢复清澈。

事与愿违,莫迪夸下海口的五年治理恒河大梦早已破灭,不过,他并未放弃继续推动计划。根据《印度快报》报道,NMCG于12月初和美国密西西比河城镇倡议(MRCTI)的124个城市,签订“共同目标备忘录”(MoCP),属于气候高峰会COP28的协议之一。

这项横跨超过30年的恒河治理难题,已让印度政府耗费钜资。关注环境议题的新闻网站《第三极》(The Third Pole)统计,1986至2014年,印度政府已花费21.4亿美元,莫迪上任后再拨款30亿美元,截至2022年10月,共支出15.7亿美元。

这些金额一大占比,用于建造污水处理厂(STP),美国科技文化杂志《Wired》报道,2021年新建和拟建中的污水处理厂达815座,是2015年数量的翻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因宗教因素,众多朝圣者会啜饮恒河河水,理应让恒河恢复至“可饮用”标准,但印度政府至今只设定让水质恢复至“可沐浴”程度。

不过,以当前水质检测成果,即便已压低标准,治理成效依然不及格。根据《印度时报》,水质中的生物需氧量(BOD)需低于每升三毫克,才达到适合沐浴的标准,北方污染控制委员会(Uttar Pradesh Pollution Control Board)2023年1月推出的报告,仅普拉亚格拉吉该地的水质达标。

恒河为什么屡治屡败?

至于印度政府砸重金,耗时多年希望保育恒河的计划,为何难有成效?

《第三极》分析,尽管印度政府已广建STP,但总量过多的污水,压缩到处理厂可净化的时间,当前印度主要采用“批次活性污泥”(SBR)的为微生物分解法,需要12至36小时作业,但实际情况污水仅停留最多三小时。

尤其,“季风雨季”的特性更让难题雪上加霜,恒河每年80%降水量,集中在6至9月的雨季,期间水量暴涨,污水处理厂不堪负荷,居民透露政府下令“直接关闭处理厂”。但雨季之外长达八个月的时间,恒河水量锐减,污染源更难以代谢。

容量问题之外,还包括净化技术,地方政府的实施与监控也有待改善,包括各地水质监测项目不一,检测结果具争议性等。更不用说,源头的民生与工业污染废水并未彻底被禁止。

环境运动人士、水务专家塔卡尔(Himanshu Thakkar)向《第三极》表示,1980年代以来,恒河治理可谓少有改变,与此同时,与Namami Gange同步推出的建设计划迅速发展,“旅游业扩张、航运与河滨开发,不断兴建水坝与高速公路,使河流状况恶化。”

《Wired》报道,商业利益正是阻碍恒河治理的一大元凶,政府难以采取更果断的手法遏止污染。“恒河是富饶的乳牛。每个人都仰赖恒河之名获利。”恒河保育运动倡议家米甚拉(Vishwambhar Nath Mishra)形容。

恒河流域是世界上最稠密的人口聚集地之一,对印度民生工业的影响,牵一发动全身。虽说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随著气候极端化,恒河治理难题恐怕只会更加棘手。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远见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23/199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