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Aly Song
芬兰非政府组织“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最新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头号污染国家,今年第一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历来单季最高纪录。路透社资料图片
中国周二(16日)公布最新数据,青年失业率升破20%,4月零售额、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均低于预期,这再次表明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并没有复苏。但另一方面,芬兰非政府组织“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最新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头号污染国家,今年第一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历来单季最高纪录。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正走回头路,继续依赖成本低但污染度大的能源,恐怕中国距离“碳中和”目标愈走愈远。
这份报告发表于英国气候新闻网站《碳简报》(Carbon Brief)。网站引述芬兰非政府组织“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上周五(12日)公布,与去年相比,中国2023年前3个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创下超过30亿公吨的历史新高。
中国改善空气质量走上回头路?
报告的作者劳里.糜伟(Lauri Myllyvirta)和中国分析师齐秦(Qi Qin)在报告预料,今年度中国碳排放量势必创下新高:“展望今年剩余时间,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意味着中国的排放量,可能会在2023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2021年的峰值。”
报告分析,这增长是由于中国年初解除防疫限制后,经济开始反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刺激措施,以及降雨量少和持续干旱导致水力发电疲软所致的。碳排放量增长的第二大原因是建筑材料产量增加,主要是钢铁和水泥。
不过,中国碳排量增加的趋势备受全球关注,令人质疑中国近年致力改善的空气质量,恐怕会走上回头路,尤其是在北京。2021年,中共官方订下2030年为该国碳排量最高的年份,之后逐年下降,并在2060年达到“零碳排”。
中国经济仍未走出衰退期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碳排量增加,却未能如实反映在中国的经济表现。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16日)发表的最新经济数据,远逊市场预期,显示内地经济受出口疲弱影响。其中,工业生产表现令人失望,4月按年增长5.6%,按月仅录得0.12%增长,逊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0.9%。
另外,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五(12日)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的通胀率,连续第3个月回落,同比仅上涨0.1。
中国金融学者司令周二(16日)对本台指出,官方数据反映通货膨胀率下跌,产品在市场难以销售,亦导致工业生产表现疲弱。而疫情后中国经济仍未走出衰退期,整体表现受第二产业拖累,相信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相当大的难关。
司令说:中国如果要靠工业,中国政府现在是束手无策的,只能依靠传统大水漫灌,搞工业让经济上升,只能依靠这种方法让经济增长,但由于这个增长动力是有限的,无法抵销整个中国经济巨轮严重下沉的情况。
分析:煤电依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外界关注,近年中国核电厂全速发展,新能源车大行其道,天然气使用增加,惟中国碳排量不降反大升,污染问题为何仍然严重?
司令指出,事实上中国仍依靠传统煤电,来支撑整个中国工业经济,不管公共或民用都依靠这种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模式,因此中国与“碳中和”目标愈来愈远。
司令说:整个中国现在如果想促进整个工业经济领域发展,势必大量依赖对于能源的巨大增长需求,煤电带来的污染,可以说是所有发电模式中最严重。我们不能依靠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就认为,现在中国核电好像超过法国传统核电大国的水平,事实上中国远远没有达到西方国家在能源供给上的清洁度。
中国近年积极建设新能源,包括北京在加快推进核电项目,声称期望在2025年之前拥有新能源70GW的运营装机和30GW在建装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