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诗古文 > 正文

苏轼在杭州送别好友,填了一首词,蕴含哲理,余韵悠长

杭州的诗情画意,给了苏轼无限灵感;充满朝气、胸襟豁达又不拘小节的苏轼,也被杭州百姓所喜爱,缘分真是很奇妙。苏轼两次赴杭州任职,他自己把这儿当作第二故乡,他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也是在杭州度过的。

心直口快的苏轼,一向出言不慎,遇到不平之事,总是不吐不快。就像在饭菜里找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他的弟弟子由,则比哥哥持重谨慎,多次规劝他说话要讲究分寸和场合。苏轼深知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跟谁说话,都是畅所欲言。

元祐三年,宰相司马光和苏轼因为讨论“免役法”产生分歧。苏轼希望保留免税,为百姓谋福利,而司马光则想全部废除。性格直爽的苏轼,直接问司马光,你当年在陕西当谏官,不管别人脸色,什么都说,如今当了宰相,却不肯让下属发表自己的看法。

苏轼知道自己得罪了当朝宰相,在京城很难立足,于是主动提出申请离京,很快获得皇帝的批准。公元1091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六年的春天,苏轼到担任知州一职。

55岁的苏轼,再次来到阔别近二十年的杭州,心情也变得好起来。心情好了,便有精力为百姓做点有用之事。当时,西湖因为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看到这些,下决心改变现状。于是他带领大家疏浚西湖。

有20余万民工参与这次西湖改造的大工程,大家一起挖淤泥,恢复西湖的本来模样。挖出的淤泥,被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以六桥相连结。西湖最深的地方,建了三座塔,从此成为西湖的标志。

这条西湖长堤便是苏堤。每年春天,百姓或泛舟湖上,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或行走于堤上,远望波光粼粼、小船摇曳。碧波绿柳,鸟鸣莺啼,让人流连忘返。苏堤春晓和三潭映月的美,源自苏轼。

此时,苏轼的老朋友钱勰要从越州赶赴瀛洲任职,途经杭州,苏轼设宴款待,为其送行,写了这首词。越州为今日的绍兴,瀛洲为河北河间。穆父要离开江南前往北方小城,苏轼依依不舍之际,更有无限惋惜。

临江仙·送钱穆

苏轼〔宋代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词的上片,诗人开门见山,写出与好友久别重逢,难掩心中喜悦。“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都门,意为都城的城门,词中代指京城。

改火,词中代指年度更替。在古代,一年四季,人们会用不同的木材钻木取火,提高成功的几率,称为“改火”。自从京城分别,不觉已有三年。诗人和好友自分别后,相隔天涯,辗转多地,在人世间漂泊,各有各的心酸。

依然一笑作春温,春温意为春天的温暖。别后重逢,是人生最幸运的事。诗人与好友再次相见,相逢一笑,温暖如故。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诗人以古井比喻内心宁静、恬淡,情感不因外界事物所波动。古井无波恰如人之心如止水,形象贴切。筠,意为竹。这两句诗,为诗人对好友的赞许,他的心一如既往,如古井之水,波澜不惊;他的气节,如有秋风中的竹子,高风亮节,自有风韵。苏轼的灵感,来自白居易的赠元稹。

白居易在赠元稹一诗中,写出对好友的欣赏,对他们知交情谊的珍惜。白居易在长安做官七年,挚交却只有元稹一个人。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白居易感慨知音难得。

元稹一直不改初心,这正是白居易最欣赏的一点。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能做到这一步,很难。因此,白居易称赞元稹,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苏轼借用白居易的观点,称赞好友,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漂泊半生的苏轼,也如他的好友一样,一直秉承松柏一样的节操,从未改变。明写主,暗寓客,以主人安慰客人,客与主同,说明知交情深,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当年伯牙遇到子期,语言都显得多余。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倾听。伯牙琴声里巍峨的泰山,奔腾的江河,唯有子期听得懂。伯牙心中所想,也会被子期洞悉。元稹与白居易,苏轼与穆父,都是这样的情谊。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渲染了诗人与好友分别时伤感的心情。离别在即,诗人难掩心中惆怅。穆父一个人连夜赶路,陪伴他的,只有孤帆一片。此时,淡月微云更添伤感。

“樽前不用翠眉颦”,这一句为转折点,诗人明写宴席中的歌姬不为离别伤感,暗写诗人宽慰自己,宽慰好友,离别乃寻常之事,不要让彼此感到哀怨。这一句,可谓笔锋一转,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看似是载歌载舞的歌姬,不被别人的哀怨感染,转向乐观、旷达的观点,从而自然引出下文。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此为点睛之笔。人生是旅舍,而我不过是匆匆的过客。苏轼的灵感,源于李白。李白认为,天地为世间万物的旅舍,光阴为古往今来之人的过客。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至此,苏轼的人生态度已然明了。他在宽慰好友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释然。苏轼的一生,虽然一直走在被贬的路上,但是他总是越挫越勇。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他总能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关系。

苏轼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故而总能自我调节心情,排遣压力。每当仕途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面对人世间的纷纷扰扰,他总能以恬淡自安的态度应对,超然物外、随遇而安,旷达而洒脱。

苏轼一生都坚持积极入世的态度,每至一处,他都会尽己所能,为当地百姓排忧解难,执行力超强。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所谓东坡处处筑苏堤,正是他热心的表现。除了杭州苏堤,他还在被贬颍州时,疏浚颍州西湖,筑长堤。

年近六十的苏轼,被贬至惠州后,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长堤修好后,当地百姓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如今,惠州西湖的入口处,横穿湖心的一条绿带,便是苏堤。绿带把湖一分为二,左边是丰湖,右边是平湖。

苏轼的这首临江仙,先从时间着笔,回忆之前离别,再就空间着墨,描述仕宦生涯。进而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乐观、旷达的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初心不改、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多年前,苏轼也曾填过一首临江仙,他的真性情在词中流露得更为彻底。那是公元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困顿。为了改善生活,他和家人一起,布衣芒?,出入于阡陌之上。乐观的苏轼,不仅靠辛勤的劳动改善了生活条件,还有了东坡这个雅号。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宋代〕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年,深秋之夜,诗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有感而发。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写出了东坡多年来宦海沉浮的无奈,面对未来人生的迷茫。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写出了他潇洒飘逸的旷达襟怀,这也是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豪放的李白,一生向往自由。他在诗中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这一观点,与苏轼不谋而合。可见,古往今来的才子,惺惺相惜,总会有相似的感悟。

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荒蛮之地海南,无论生活怎样艰难,苏轼都能在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在苏轼看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的人生态度,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谁家庭院木樨香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25/199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