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专家谈救经济:弥补民间收入 非投资基建

中国经济学家张军日前主张,中国经济当前最迫切的是弥补疫情3年损失收入的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家庭,不是一味在基建投资上花钱。而“促消费”不应诱导家庭更多地消费,而是动脑筋如何让家庭在短期内增加收入。

澎湃新闻报导,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张军日前受访时指出,3年的COVID-19疫情对中国实体经济冲击很大,使目前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比较大,导致市场缺乏信心或信心不足。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当前最迫切的还是要做好疫后经济恢复工作,尽快走出3年疫情的阴影。

张军指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疫情冲击的最大受害者,它们创造了中国90%以上的就业。但这3年,它们失去了太多,不仅没有赚到钱,先前的投入大部分成本都无法收回,损失惨重。中国政府当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样能让疫情对它们造成的直接冲击,更好地得到弥补,并帮助它们恢复元气。

他主张,中国政府应推出针对性政策,更好地弥补在这3年来损失收入的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家庭,“政府一定要在这方面多花钱,这个时候不必再想着更多投资的事”。哪怕透过发行特别国债到市场上募资也可以。中国公债占GDP的比重相对仍较低,“空间还是有的,要用好这个空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至于“促消费”政策,张军认为,政策的出发点不应是如何诱导更多家庭去消费,而是要动脑筋“怎么样把补助给到更需要的家庭”,增加家庭的实际收入。长期来说,中国需要从过去“建设主导”的财政体制,逐步转变到“福利主导”的财政体制。

张军直言,纳税人的钱,要更多地花到家庭收入上,而不是一味花在基建投资上。“我们每年的投资大多了,浪费很大,减少投资对中国经济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对于疫情后出现的部分产业外迁现象,张军指出,一些加工出口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帮跨国公司代工的企业,转移到更便宜的和给予更多优惠政策的目的地,是正常现象。

张军认为,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区段转移出去后,外企反而会加强从中国进口更多的中间品和零部件,甚至机器设备也会从中国进口,长远来看不是坏事。中国要实现产业升级,不可能长期拥有那么多的低端产业。走出去是必然的。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19/200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