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中国热水袋热销欧洲,老外直接爱不释手,为什么以前没发现?

2022年的冬季,欧洲人忙着抢来自中国的电热毯,2023年老外们又整出了新活,开始抢中国生产的热水袋。

说起这热水袋,中国很多小年轻都没有见过,现在只有农村的老头老太太们还会用它,冬天的时候放被窝里捂捂脚。

说起冬天取暖,中国人可是世界上最在行的。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热水袋的保暖神器——暖炉,它分为熏炉、手炉和足炉。

手炉是用来暖手或暖怀的,足炉则更大一些,主要是用来焐脚的,既能随身携带,也可以放入被窝中。这些暖炉都是用金属制成的容器,内装热水来提供温暖。

在那个时代,这些暖炉只有宫廷和官宦世家才能使用,是当时贵族享用的奢侈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水袋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普通人也能享用的实用工具。

大约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种用热水取暖的袋子,那时候橡胶很难搞到,在江浙一带有人用猪尿泡灌热水,外面再套上一层棉布。这种取暖袋子最初是由江湖郎中发明的,起初并不是用来取暖,而是用来给扭伤四肢的人去瘀的。后来人们发现,这东西冬天用来捂手也很不错。

1943年,国民政府在重庆创立了中国橡胶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橡胶研究的机构,从而开启了大规模生产人工橡胶的进程。中国橡胶产量逐年攀升,于是猪尿泡被替换成了橡胶袋。

这种热水袋呈扁平状,小的只有手掌大小,大的能装两升热水。用的时候先要烧一壶热水,把袋口的塞子拔掉,然后将热水灌进去装好,这样就可以使用了。

皮厚的人直接在睡觉时放被窝里,往往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上烫掉了一层皮。正常人要在外面套一个灯芯绒或者手缝的小棉套,这样用起来要温和许多。

即便是这样,这种热水袋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最常见的就是盖子不紧导致热水漏出来,把人烫伤。

在90年代末期,一种全新的热水袋又出现了,这种热水袋不需要加水,它瓶盖处有一个插头,直接用电把里面的水烧热,凉了以后再去烧一会就行。

看起来构思很好,但是这种热水袋危险系数更大。无良商家卖的充电热水袋就是一个炸弹,水都烧沸腾了还不能自动断电,然后就成了高温蒸汽炸弹,很多人因此烫伤。之后热水袋就在中国遇冷了,取暖器、电热毯的普及把它的市场都抢走了。

那么欧洲人今年为什么喜欢上了中国人都看不上的老物件呢?

一个是觉得新鲜,以前没有尝试过这种取暖方式,看到海外抖音博主的宣传,很多人都跟风去买,反正价格也不贵。

另一个是欧洲这两年实在难过,电价飙升好几倍,通胀压不下来,许多人连电热毯都用不起了。欧洲的电热毯普遍在50欧元以上,贵的要400多欧元。

另外,欧洲人也没有装空调的习惯,装了也用不起,小太阳功率大,开一个小时恐怕就要3欧元。欧洲人现在要勒紧裤腰带过冬,以前过冬靠暖气,现在很多人靠传统的壁炉。

热水袋的便捷性也非常好,中国的热水袋不仅价格实惠,而且款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小的可以揣进口袋,大的可以放进背包,移动的取暖神器。

同时,热水袋的使用也非常方便,只需要注入热水即可使用,而且可以随时调节温度,热了加冷水,冷了加热水,非常适合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其实普通大塑料杯灌上开水,套个布袋上去和热水袋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么简单的取暖方式欧洲人之前怎么没有发现呢?

因为欧美人压根就不喜欢喝热水,喝热水这个习惯是中国人独有的。老外们即便是冬天,也只有在泡咖啡和泡茶的时候会使用热水。日本的一些餐饮店,冬天的时候给人上的都是冰白水,这其中的妙用老外们是很难发现的。

除了热水袋之外,取暖的手炉也在国外慢慢流行起来,这种手炉其实就是香炉,一根非常粗的香点着后,放到金属容器中,外面套上布袋,一个暖手宝就做好了。走路时还带着香味,这不比法国香水好闻多了。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心底的小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216/2018600.html

相关新闻